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首富】孫正義珍藏的10個投資秘密



商業狂人孫正義是如何成就軟銀帝國的?來看看孫正義最值得創業者學習的十大商業法則!

孫正義23歲時創辦軟銀集團,不到20年就締造出日本最大的網路和投資帝國,被美國《商業週刊》稱為電子時代大帝。他在1996年投資雅虎和2000年投資阿裡巴巴已分別成為投資傳奇,2006年他鉅資收購日本沃達豐被認為是豪賭,但最終結果證明他的正確,2012年軟銀又以20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創造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海外並購。目前,其身價近百億美元,是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日本首富。

《孫正義的頭腦》揭示了他的秘密,該書從多個方面詳細披露了孫正義的經營方法論和商業法則,從這本書中,本文總結出了孫正義最值得創業者學習的十大商業法則:

170%法則,預計成功率可達70%的事業就值得一做。

如果覺得自己在某項事業上有90%的概率獲得成功,可能已經有同樣有把握的競爭對手存在,這時動手為時已晚。如果成功率在50%,就市場的生命週期而言,可能時機尚早,同時也意味著自家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並未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業內協力廠商將無法判斷應當追隨哪一方。因此,70%的成功率是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2、做出1000套商業計畫後再來。

創業者做商業計畫時通常會基於營業額數據做出樂觀、平庸和悲觀三套方案,但孫正義認為三套商業計畫不夠,需要“1000套”。這似乎是強人所難,但孫的背後含義其實是,製作出1000套方案的關鍵就在於,找出方案的主軸,即用戶獲得率、客單價、設備投資額、使用者獲得成本等前提資料。新興市場沒人知道競爭對手會採取什麼樣的商業戰略,對方是採用低價策略,還是推出新服務提高客單價,可能性不勝枚舉,只要找到方案主軸,才能摸索出正確的答案。

3、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

孫正義總是先設定好最終目標,再通過減法確定過渡目標,然後才開始邁步。普通人制定計劃通常是“首先做什麼,其次做什麼”,而孫正義的思考方式是反常規的:“要實現某項目標,在目標的前一階段要做到什麼,而要做到這一點,又要在它的前一階段做到什麼。”比如,他希望最終涉足移動通信業務,但一開始卻是先推出寬頻業務,接著收購固定電話運營商,最後才收購日本沃達豐。若非如此,就算他開始就有心收購日本沃達豐,一是籌措不到數額龐大的資金,二是收購了也缺乏相關的管理人才。

4、提供自己認可的產品。

自己騙不了自己,最難說服的物件就是自己。軟銀推出的手機,孫正義都會親自瞭解一番,只有那些能被他認可的型號才會成為軟銀推出的產品。孫正義和他人談判合作之前,都要先和公司內部人士充分探討,制定雙贏的方案。否則一味追求己方利益,缺乏令對方信服的理由,只會讓自己心虛對方戒備。

510秒內想不清楚的事情繼續想下去也是白費力氣。

孫正義進行決策時,總會瞬間做出結論。不過有時他也會因一時“無法決定”而將相關事項暫時擱置,“無法決定”的因素要麼是當時未掌握立刻決策所需要的資料,要麼是尚在洽談中,還有繼續洽談的必要。經營者每天需要自己做出決策的事情數不勝數,如果思考良久依然無法得出結論,還是不要給出結論的好。

6、首先要採取行動。
未來是不確定的,比方說無法預測產品推出後競爭對手的反應、成本的變動等。只需要按照自己預定計劃去做,就算做得不好,任何一件自己做過的事,也會為將來的自己積累經驗。

7、公佈目標鞭策自己。

公佈目標並努力實現,風險雖更高,卻值得一做。其他企業也可能默不作聲悶頭苦幹,但人家的經營資源可能足夠豐富。風險型企業卻必須從聚合資源開始,公佈目標有利於聚合人力、物力、資本、資訊等經營資源,反而可能走得更遠。難點在於,目標定到什麼程度而不至於讓外界根本不會相信。

8、創業之初先爭取覆蓋面,再進行深度挖掘。

創業企業很難兩者兼顧,成立之初,應先以爭取用戶和市場份額為首要考量。比如雅虎日本,一開始就是個按類別劃分的門戶網站,然後才又增加了購物、網上拍賣等業務。

9、和龍頭企業合作。

如果能與龍頭企業達成合作,就算默不作聲也會一路順利。孫正義總是選擇與龍頭企業搭檔,是因為可以借此享受到龍頭企業的品牌號召力、價格競爭力等優勢。和龍頭企業合作並不簡單,對軟銀而言,有時也會面臨苛刻條件,但長遠來看,這仍是成就事業最為可靠的方法。

10、問“為什麼做不到”的人當不了領導者。

企業在擴張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領導者不能問“為什麼做不到”,而是必須不斷向自己拋出問題,即“怎麼樣才能做到”。同時,領導者也不能疏遠那些會解釋“為什麼做不到”的下屬,如果公司裡沒人回答這個問題,公司就會在帶“病”的狀態下發展,導致問題越滾越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