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晚清時代,太極拳先輩在修煉實踐中就遇到推手的課題。看到推手習練者在操作中互相用力有礙太極功夫上身,用力有悖拳理的陰陽變化,從中看不到輕靈、松柔等太極功法的特性。陳鑫大師歸納出病手36種,在36病手中,將“推”列為病。京城楊式太極拳大師汪永泉,以避免猛推硬搡之誤解稱為揉手。揉手寓松柔、虛實、圓活,用意不用力。為了習慣說法,下文仍稱謂推手。
“推手”不是太極拳的打法,或者說不是全面的打法,是拳師訓練學子,四正四隅的掤、捋、擠、按、采、列、肘、靠等太極八法,以及訓練後來者手和身體的觸覺技藝的。嚴格地說,“推手”對初學拳的人是一種誤導,因為他們對太極拳流派認識瞭解甚少,對太極拳的特性知之也甚少,而對太極拳的博大精深還沒有深入的研究。推手,只能憑體力去撕皮掠肉,久之,推來推去都在推“手”。前輩拳師有一句名言:“太極無手”。如果仍在手上用功,不符合太極“形於手指”的拳法,也背離了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特性。縱觀當前的太極拳推手,五花八門,用力較技的、輕輕找勁的、撕皮掠肉的、喂手發放的、手腳齊上搬跤的等等。其實,歸納起來也就是兩種手法:一種是體力加著法;另一種是運用不熟練的虛實手。這兩種手法都犯同樣的病,即身形上的缺陷、凹凸、斷續;手上的頂、偏、丟、抗;腳下的雙重。為什麼呢?因為有以上毛病者,未曾推手精神先緊張,一是怕被對方推出去,二是想把對方推出去。持這種心態去推手,心理上不能安靜,手上“淨”不下來,也難化解來力。對方來手,迎上去用力手支住對方,身上凹回去,精神和手雙雙頂住對方來力和自身力都壓在自己身上,給對方當拐棍,兩個人的力都在腳下,這種狀態無虛實可講沒有松柔可求,只有“有力打無力,慢手讓快手”。拳論雲:“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遠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在長期習練中,應心量避免身上的凹凸、斷續和手上的頂、偏、丟、抗之病。經過修煉,底盤扎實,有比較好的應變能力,習練推手,整體功夫十分重要,拳論提示我們,“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前進後退,乃得機得勢。”練拳、推手上下、左右要求是一個整體,從腰分下肢腳、踝、膝、胯,上肢肩、肘、腕、手都要求鬆開,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周身為松柔陰陽的完整一氣。
所謂完整一氣,是動一發牽動全身,太極拳,一動無有不動。推手要求上下相隨,手腳結合,進退、屈伸、上下是身體的一個整體。似一輛車的開動,兩手似前輪,兩腳似後輪;前輪走,後輪不動,有悖完整一氣,只有失敗。習練推手,你就是一部汽車,四個輪子齊動,整體運轉。左顧右盼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兩手輕扶同時動,方向方位一致,否則車輪不聽話。請你去細細琢磨,慢慢咀嚼、點點消化,你變成一部“汽車”,你的推手技藝便可以拿到“畢業證書”,再進一步向渾圓一體修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