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黑人專業護齦 抗敏感牙膏


今天小編有幸的分享一個關於牙齦保建的產品,名叫{黑人專業護齦 抗敏感牙膏},以下我就慢慢分享這產品與我們生活有何相關。

根據醫學統計,現代人罹患牙周病的機率高達9成,意思就是我們不管如何,或多或少都有牙周病。健康的牙齦是不會出血,當我們刷牙會出血就代表有牙周病初期徵兆。牙周病有不同類型,常見的分為牙周炎跟牙齦炎,形成原因有:1. 清潔不當,造成細菌在牙齒與牙齦內堆積形成牙菌斑造成牙齦出血,浮腫,發炎。2. 細菌發炎與身體免疫力不平衡,壓力和作息不正常導致免疫力降低,細菌趁機大肆破壞牙齦而臃腫。如此普遍的健康症狀,我們必須要預防除了調整作息,也要從清潔牙齒著手。

黑人專業護齦 抗敏感牙膏就是一款「保護敏感牙齒牙齦」、「雙效合一」的好產品。
這是牙膏擠出來的照片,使用起來跟一般牙膏不大相同,清涼略帶點鹹味,刷起來牙齒不會敏感。在用此牙膏之前,我牙齦會略微出血,使用此牙膏後三天,發現自己的牙齒喝冰水不再敏感,牙齦出血的症狀以消除,自己感覺牙根牢牢抓穩。

 產品介紹在外殼上都有充分標示,方便顧客選購。
◎保護敏感牙齒牙齦,雙效合一
◎硝酸鉀(PNS)抗敏感成分:臨床驗證,能夠有效幫助舒緩敏感性牙齒酸痛。
◎Bio-Gum護齦配方_3效護齦,科學實驗證明:
    1.幫助有效減少牙齦出血發生率
    2.減少牙菌斑
    3.有效預防牙齦問題
    4.幫助減少牙周病發生率


 也充分做到教育客戶作用,告知牙齦發炎的嚴重性。


牙膏面也有充分標示,讓我們了解產品。


附上網址:http://bit.ly/2cMVLCp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國中升學免煩惱,升學王課程實用又有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國中升學免煩惱,升學王課程實用又有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9月開學後,不少家裡有國一孩子的家長們也都跟著很緊張
急著想弄清楚會考到底是什麼啦、國一課程銜接不上該怎麼辦
孩子要補哪些科目呢......等等
其實,現在升高中的會考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每一科都要平均
如果大部分都落在AA,但有一科落在C的話
可以選擇的學校就比全部都A的還要少 @_@
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教導孩子每一科都要會,
而不是讓他專精發展有興趣或擅長的科目......
難怪現在有許多家長會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或是送出國讀書了
我想應該大部分家庭跟我家一樣沒辦法送小孩出國讀書
現在的課程我們也不懂,沒辦法在家自學
能夠採取的方式就是跟上學校的腳步而已
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會幫孩子報名補習班
補數學、英文、理化、作文,有的還要上才藝班
補下來一個月大約都要花6000元以上
而且交通往返時間和費用也不少
如果孩子對補習班老師講的課不感興趣,根本白上了還浪費錢
其實現在網路上搜尋升學、補習班的資料
有很多是線上補習的產品
其中有一家叫升學王
是連帥氣的謝震武律師都非常推薦的
裡面有好多補教名師的課程,國高中課程9科都有
而且不分時段、只要打開電腦或平板,隨時都可以上課
現在正好有跟偶像劇合作的試讀活動
大家可以自己體驗看看>>>免費試讀申請
因為考試的關係,一般學校都是傳統的教學
趕進度最重要,不管孩子有沒有領悟
升學王則有不同的做法
比方說,正式版產品在數學一元一次方程式就拆成了15個節點
每一個節點用5分鐘讓孩子更加了解
如果不懂還可以重複看,或是直接線上問老師
上完課馬上做題庫練習
有做錯的題目可以配著詳解,一再複習到會
或是用右下角照相功能儲存筆記,
還有類似小畫家的筆,可以把不會的用滑鼠圈出來線上問老師
其中很值得一提的課程還有歷史地理
一般對這兩科的印象都是要用背的
但升學王的老師更厲害
像歷史就把事件用輕鬆活潑的方式上,讓孩子更有記憶
這個系統可以幫助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遇到課業瓶頸也會自己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
而不是只能靠填鴨式死背
對於工作忙碌的家長無法接送或是有課外才藝的孩子來說滿適合的
時間的分配比較有彈性,不會被補習給綁住
推薦給大家試試看

單位裡高手的說話方式(增長閱歷必讀)

單位裡高手的說話方式(增長閱歷必讀)
文章來源:每天三分鐘學管理

高手說話,可能簡單幾句,就能讓對話者茅塞頓開。高手說話,沒有華麗的詞語,卻能讓與之溝通的人如沐春風。那麼高手說話的功夫是如何煉成的呢?



說話溝通,首先要擺正心態,有正確的心態為基礎,說話的方向就不會跑偏。

【真誠第一】

想要與人順暢地溝通,首先要有真誠的心態,不玩虛的、不做作。



內心的想法最終都會投射到人的隻言片語、肢體動作以及表情上,所以不要認為內心的想法別人察覺不到,弄巧成拙不如敞開心扉,用最真實的一面與人溝通。


說得好有用,但行為更重要。

【一視同仁】

不管對話的角色是誰,都保持對等的心態。



面對三教九流的勞動者,能夠慈眉善目、平靜溫和,以尊重的心與他們說話。



面對位高官旺的大人物,也能夠不卑不亢,以高貴的心與之交流。


【點到即止】

高手做事,做七分,留三分餘地,說話也是一樣。



一方面,不會長話連篇,讓對話者無法消化,這也是對人的尊重,留出讓人思考的空間。



另一方面,不會把話說滿,世事無絕對,所有的事都是發展變化的,留三分餘地更是認真負責的做法。



說話先走心,然後要走腦子,最後才是表達出來,有了良好心態,下一步需要鍛煉優秀的思維。

【知識儲備】

說出來的話,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以下是長年累月的學識積累。



知識的儲備,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懂得多,而是為了讓說出來的話言之有物不偏不倚。



知道的,不隱瞞;不知道的,不妄言。儲備知識,提前做功課,是高手說話的基本功。


【邏輯清晰】

清晰的邏輯,能讓對話者更快速地理解你要表達的想法,讓對話的效率更高。



一方面體現在說話的條理上,先說主幹思想,再展開細節描述。高人說話總是“一二三”排開,不是為了模仿領導做派,而是為了表達更清晰。



另一方面體現在說話的嚴謹上,說出來的話是經得起推敲,可以自圓其說的,不會給人胡言亂語的感覺。

【換位思維】

說話之前,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再使用合適的方式與人交流。



這與“心態篇”提到的“一視同仁”並不矛盾,反而是對人真正的尊重。


  思考對方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思考對方能接受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思考對方能理解的知識範圍,採用他能明白的詞彙……


能夠用換位思維去說話、做事,是高手與普通人在思維方式上的分水嶺。


  依託于心態和思維,說話的技巧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度”。


【速度適中】

一方面體現在語速上,既不要老態龍鍾故意太慢讓人失去耐心,也不要像機關槍一樣太快讓人著急上火。



另一方面體現在說話的層次上,循序漸進,既讓人聽明白,又讓人樂意接受你的主張。


【音量適中】

根據不同的場合,合理控制音量。



私密的環境中,音量不宜過大,不要讓對話者有壓迫感。



公開的場合,音量不要太小,讓所有人都能聽到你說的是什麼。

【適當的幽默感】

適當的幽默感,能讓說話的氣氛變得輕鬆愉快。



即使是嚴肅場合,配合適度的幽默,拉近了與對話者的距離,能讓溝通更高效。

但幽默一定要適度,過分的逗比就喧賓奪主,影響表達目的了。

【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

配合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能讓表達更清晰、更準確。



在一些場合,表情和肢體動作更能調動起聽眾的情緒,促成良好的交流與互動。


【適當的修辭】

使用符合場景、聽眾能聽懂的修辭方式以及詞彙,能讓聽眾的記憶更深刻。

下面列舉一下常見的說話場景中說話的注意要點。


【對家人】


不要以為是自己最親最近的人,就可以放肆地耍脾氣。

相反,面對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親人的時候,反而要用最溫和最真心的方式與他們說話、與他們交流。

【對朋友】

對朋友說話重點是,不要裝。


不要站在高人一等的角度跟朋友說話,不要把你熟悉的專業詞彙掛在嘴上,有時候甚至說話糙一點,更能拉近跟朋友的關係。

【對領導】

與領導說話,要言簡意賅,清晰地表達出你要說的內容。

講清楚事情之後,可以簡要說一下你對利弊的分析,供領導參考。

提出問題的同時,最好提供一兩套解決方案,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對平級】

與平級說話,要照顧對方的面子,不要越過對方的專業領域過度指點別人的工作。


要幫對方想路子,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他可能需要什麼樣的説明,主動提供幫助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幫助你。


【對下屬】

與下屬說話,不要擺架子,雖然是工作關係上的上下級,但從人格角度,你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尊重你的下屬才能獲得尊重。


多表揚多鼓勵,多說一些表揚、鼓勵的話,能讓下屬的積極性更高。不要吝惜你的表揚,某種角度來說,表揚下屬是你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糾錯的同時要給予指導,下屬做事不到位的時候,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光罵人不教人。指出下屬錯誤的同時,一定要給予相應的指導,否則就是對下屬的不負責。


【對客戶】

與客戶說話,先拉近關係,不要急於推銷你的業務,先拉近與對話者的關係找到你們的利益共同點,對方才能聽進去你說的是什麼。



幫對方解決問題,與客戶說話之前,先要搞清楚對方面對的問題是什麼,在對話過程中表達出你能幫他解決問題的態度和信心,對方才能接受你的觀點。



以上,說話的心態、思維方式、技巧,以及實際場景中的注意點,需要長期鍛煉。



而更長遠來看,高手說話當時的表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說完話後續的行動,行動才是最有說服力的語言。



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一個言行一致的人,你也能成為一個高手!

商品

借天才的策略喚醒你的心靈

借天才的策略喚醒你的心靈
原創 2016-09-09 武志紅 

我想在剩下來未知的時間裡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畢竟,這26年來我好像從來沒為自己活過…爸媽生了七個小孩,我是老三,從上大學以來就自己掙錢交學費、交房租、替父母還債…無數次熬夜拍戲、累的腰間盤突出仍然大冬天泡在冰水裡拍戲、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來、五年拍了幾十部戲掙的錢全給家裡了,自己從來捨不得花…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後居然有一絲的輕鬆…我感覺我要解脫了…我信佛,我不怪任何人,也不想責問上天為什麼好人沒好報…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命…最後,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如果你們發朋友圈,微博什麼的一定要選我美美的照片哦,還有,請叫我的新名字:徐小婷!

90後女演員徐婷因淋巴癌去世,她的故事令人感傷,她以上這段文字,更是令人唏噓不已。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的一生,這該是怎樣的一生?這樣的人生要結束,她的感覺是“居然有一絲的輕鬆”。

這讓我想起我對NLP導師羅伯特·迪爾茨的採訪,他說,疾病的英文是disease,意思是“不自在”,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先活好自己,這樣才能ease,即“自在”。

我也見證了無數故事,真的是,太難為自己時,你的身體與靈魂會罷工。很多人通過重大疾病才領略到這個意思,代價太大。

發一下這篇文章,很長,但很值得仔細讀,也願我們都能得“自在”。



   一個人是被我們稱為所謂“宇宙”的一部分,受時空限制的一部分。他會覺得他的思想與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這是他的意識的一種錯覺。


這種錯覺是我們的牢籠,將我們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數一些和我們親近的人當中。我們必須將自己從這個牢籠中解放出來,拓寬我們的胸懷,去擁抱所有生靈和整個世界的美,這是我們的使命。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莫札特、達芬奇、迪士尼和愛因斯坦是眾所周知的天才。你,或許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那麼,是什麼令你卡在普通人的境界中,又是什麼令天才成為天才?
  
我上過一個課程“天才的策略”,執教老師是享有全球聲譽的美國NLP大學執行長羅伯特·迪爾茨。顧名思義,這一課程的目的是讓普通人掌握天才的策略。


NLP以操作性強和見效快而著稱,在短短幾十年內得到迅速發展,並湧現出了一系列卓越的導師,羅伯特·迪爾茨被公認為是其中最富有創造力、貢獻最多的導師,這也是現年53歲的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授課。
  
在課程中,他一直強調一點:“是什麼不同導致了這一差異(Which difference make this difference)?”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天才和普通人存有差異,是什麼不同點導致了天才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第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天才狀態和糟糕狀態,是什麼不同點導致了我們形成這兩種不同狀態?
  
發現了這些差異,我們就可以學習天才的策略。不過,我們並非無中生有,純粹去模仿天才,而是通過模仿天才們的身心靈模式,説明我們自覺地將糟糕狀態轉化為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最佳狀態。
  
迪爾茨總結過很多天才的身心靈模式,並對莫札特、達芬奇、迪士尼和愛因斯坦這四位天才尤其感興趣,這次課程的目的便是説明學員掌握這四位天才的策略,並學會作為一個培訓師如何幫助個案掌握天才的策略。

 恐懼常是通向天才的鑰匙 
  
迪爾茨認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我和靈魂這兩部分。自我關注的,是我們周圍的生存環境,是我們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麼”,這種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懼,即自我覺得我必須得到什麼,否則就會死去,而靈魂是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它關注的是整個存在,它總伴隨著一種使命感。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其核心在於,普通人被卡在自我中,而天才們的自我和靈性是合一的,他們一直保持著靈性的通道。普通人對自我很戀棧,會常說“我”創造了什麼,而天才們都知道,重要的是將自己投入到一個更大的存在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將靈性的通道打開。對此,現代舞大師瑪莎·格雷厄姆有精彩的描述: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實現,從古至今只有一個你,這份表達獨一無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無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會失掉它。它有多好或與他人比起來如何,與你無關。保持通道開放才是你的事。
  
這一道理或體悟,差不多每一個天才都有類似論述,譬如莫札特的說法是:“我真的從不曾研究或追求創意……音樂不是由我而來,音樂是透過我而來。”他還描繪自己創作音樂的過程說:


我不知道它們何時出現,怎樣出現,也無法強求。那些悅人的歡樂留在我記憶中,我也習慣了像被告知的那樣,任由它們蜂鳴……這些點燃我的靈魂,只要不被擾亂,我的主題會自行擴展。
  
瑪莎·格雷厄姆和莫札特的論述非常迷人,但普通人如何模仿這種天才的策略呢?在課程中,迪爾茨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練習:


1)在後設位置(最初談話位置),培訓師詢問個案,他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狀態是什麼,而他又能想到一個最佳狀態又是什麼樣子。


2)進入到“最佳狀態”的位置,説明個案沉浸在自己曾經擁有過的最佳狀態中,並問個案,在這種狀態,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身體有什麼反應。


3)退回到後設位置,詢問一些必要的問題。


4)讓個案進入“問題狀態”的位置,培訓師幫助個案沉浸在自己的問題狀態,並問個案,在這種狀態中,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身體有什麼反應。


5)退回到後設位置,詢問一些必要的問題。


6)讓個案重新進入“最佳狀態”的位置,並帶著在“最佳狀態”的體驗,走進“問題狀態”的位置,發現這兩種狀態的不同,然後化解問題狀態,從而找到將其轉化為最佳狀態的鑰匙。
  
迪爾茨為一個女學員做練習時,這個學員的體會是:“我感受到,在不同的狀態,有兩個不同的聲音。在最佳狀態,有一個更高的能量從我頭上傳來,聲音是‘只要努力,夢想一定會實現’,而在問題狀態,一種恐懼從我的腿下升起,那時我就會擔心別人的看法,而一旦別人沒有認可我,我的恐懼就會更加嚴重,這時我會更加不知道該怎麼做。”
  
當迪爾茨讓她將最佳狀態帶入問題狀態時,她發現,在這種情景中,她不必擔心別人的看法,恐懼會煙消雲散,問題狀態轉化成了最佳狀態。
  
對此,他說,幾乎總是恐懼將我們卡在自我中,而不能打開靈性通道。在不同的問題狀態中,恐懼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便是化解問題狀態的鑰匙,一旦發現這個鑰匙,就可以打開那個通道。所以,“不是用拿掉‘壞我’,不是用‘好我’消滅‘壞我’,不是消滅與掙扎,而是接納和轉化。






 擁抱內心深處那個恐懼的小女孩 
 
我和我的拍檔做練習時,也發現了同樣的道理。我的拍檔的問題狀態是失眠,她說自己有20年失眠的歷史了,而她的最佳狀態有兩個,一個是她在事業上有巨大突破而被公司當作代表在全公司大會上宣講自己成功經驗時的狀態,一個是四五年前的一個晚上,她偶爾一次可以酣然入睡的記憶。
  
當我作為培訓師做最後一步練習時,她貌似很快轉化了問題狀態,但我沒任何感受,所以當她想退回到後設位置時,我輕輕地攔住她,讓她更深地沉浸在問題狀態中,看看是不是還有更深一層的鑰匙。很快,她的眼淚湧了出來,她說,她發現了一個怯生生的小女孩,自卑至極,躲在一個角落裡,不敢出來。
  
這個充滿恐懼、覺得自己不會被人愛與認可的小女孩才是化解她問題狀態的鑰匙。這是她20年前開始失眠的原因。當時,她遭遇了一個重大的人生挫折,此後便開始失眠,這個小女孩的意象顯示,她之所以失眠,是因為她認為,遭遇了這個挫折後,她就是一個失敗的小女孩,再也沒有人愛她了。
  
這在她小時候或許是正確的,但對於現在的她而言是一個幻覺,因她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且,四五年前那次沒失眠的體驗也告訴她,她僅僅作為一個人就是有價值的,她可以不必經過任何人的認可,就天然具有這份價值。
  
所以,當她帶著雙重的最佳狀態的體驗去拉、去擁抱這個躲在角落裡的小女孩時,轉化發生了。有一會兒時間,她淚如雨下,而那個小女孩不再只是躲在角落裡,她也主動迎上去,去接受這份擁抱。
  
莫札特的策略是任由那些悅人的歡樂蜂鳴,並借此打開問題狀態,説明我們不再卡在自我的恐懼中。有時候,問題狀態太痛苦,直接讓個案從最佳狀態走向問題狀態會有很大困難,這時就可應用達芬奇的策略。迪爾茨認為,達芬奇策略的核心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他既可以沉浸在整體的美中,同時也會保持對細節的驚人洞察。借用達芬奇這一特點,迪爾茨將從最佳狀態到問題狀態的這條路切割成幾部分,讓個案一步步地從最佳狀態向問題狀態靠攏,從而實現轉化問題狀態的目的。

 給夢想家、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各自一個空間 
  
動畫大王迪士尼的策略和達芬奇的策略有些類似,他也是將創作過程切割,但不是一個簡單的切割,而是切割成了三個相對獨立的過程:夢想家、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過程都包含著這三個部分,只是,我們這三個部分常常是混在一起的,這導致每一個部分都沒有充分發展的空間。譬如,當你展望一個夢想時,你會同時擔心,這能實現嗎,甚至乾脆就批評它說,這是一個妄想;當你試圖將一個夢想變成現實時,批評家也常常跳出來說,你真笨,你根本實現不了這個夢想;同樣的,你也很難做一個盡興的批評家,這時你的夢想家角色可能會跳出來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這個沒有想像能力的傢伙;而現實主義者的角色也可能會跳出來說,你除了會批評還能做什麼,你知不知道我多辛苦……
  
一個人的思考過程會有這種混亂,一個團隊的集體思考過程也會有這種混亂,而迪士尼的策略是,將這三個部分切割,給每一個部分一個單獨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它可以不受干擾地充分表達。例如,迪士尼公司專門有一個“夢想屋”,在這個房間裡,工作人員可以盡情想像,而不允許有任何批評。
  
迪爾茨將迪士尼的這個策略進一步細化,具體步驟如下:


1)在後設位置,和個案談夢想;
2)進入夢想家的位置,培訓師讓個案充分表達他的夢想,並詢問個案有什麼體驗;
3)回到後設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4)進入現實主義者的位置,讓個案制定實現夢想的計畫;
5)回到後設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6)進入批評家的位置,讓個案從多方面去發現這個夢想和計畫的不足;
7)回到後設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8)讓個案繞著“夢想家、現實主義者、批評家和後設位置”這個圓圈多走幾圈,看看還會有什麼感受和體驗自動浮現出來。
  
這個練習對我有很大幫助。我的拍檔是廣州資深的NLP培訓師舒俊琳,他引導我檢驗了我一個重要夢想,在這個過程中,我放下了一切疑慮,因我發現,只要我能全然投入到這個夢想中,我的一切疑慮——也即自我的恐懼——會自然化解,當這個夢想徹底成為發自靈魂深處的呼喚時,現實層面的疑慮都將不存在。這並非說,我不需要任何現實層面的考慮,而是說,我越全然地投入到這個夢想中,現實層面會收穫越多,但這種收穫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副產品,而假若我試圖將它們變成主要的目標,我會感覺,我通向更大存在的靈性的通道被卡住了。這時,我越在現實層面掙扎,被卡住得就越嚴重,相應的,我的天分發揮得就越困難,這進一步會令我在現實層面更加掙扎,最終發展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這一星期的課程中,我發現,當我們的人生目標主要是自我層面的需要時,這種掙扎都會發生。並且,我還發現,這種掙扎非常普遍,而自我層面的需要也常化為各種貌似崇高的目標,譬如名譽、掌聲、施捨乃至所謂奉獻,這些已不再是簡單的物質需要,但它們仍然是建立在別人的認可上。這就是一種牢籠,正如本文一開始引用的愛因斯坦的名言,“將我們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數一些和我們親近的人當中。”
  
所以,不管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多重要,最終我們會發現,最重要的一環還是夢想家這一角色。假若我們的夢想真正能與更大的存在相連,那時便會產生匪夷所思的動力。






 他幫媽媽從晚期癌症中恢復 
  
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理論非常深奧,然而,愛因斯坦發現這些理論,依賴的從不是抽象的邏輯思考,而是直觀的視覺思考,他曾說:“如果我沒有辦法想像它是真的,那我也沒有辦法去實現它。”他說的想像是能夠用視覺看到一種理論設想的實現。譬如,他16歲時曾設想,既然我看到一面鏡子中的自己,是光的傳播的結果,那麼,假若我以光速前進,我還能看到鏡子裡自己的鏡像嗎?
  
迪爾茨設計了一個練習,讓我們通過視覺來思考,這對我也有很大幫助。不過,愛因斯坦對迪爾茨最大的啟發是想像的力量。


28年前,迪爾茨的媽媽的乳腺癌復發。一兩年前,她一個乳房被發現有乳腺癌,並在醫生建議下做了激進治療,將這個乳房切掉了。然而,癌症還是復發了,癌細胞不僅蔓延到另外一個乳房、卵巢和膀胱,還蔓延到了身體所有部位的骨髓,鎖骨上的一個瘤子甚至大到將骨頭都撐裂了。
  
醫生對她說,這已是癌症晚期,你只有幾個月可以活了。但真的一定會如此嗎?迪爾茨想,也許NLP的技術可以幫到她,於是他親自給媽媽做NLP的輔導,用的是迪士尼的策略。他問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
  
她回答說:“我沒有夢想了,因為沒有未來了。”根據愛因斯坦的策略,假若一個人連夢想都沒有了,就只有絕望了,這時任何人都幫不了她。所以,他要先幫媽媽喚醒夢想。於是,他繼續問:“如果有,那會是什麼?”
  
她開始有了一個夢想,她說她生命中的一個使命沒有完成,她渴望完成她。然而,當走到現實主義者的位置時,她說,她沒有計劃,因為沒有先例,以前病到這種地步的人都死了。
  
他問:一定如此嗎?你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本來以為只會有一個結果,但最後發現其他結果也可以實現。
  
她想到了幾個例子,一個是迪爾茨的大哥,小時候被診斷為肌肉萎縮,但最後發現這不是真的,另一個例子是迪爾茨的爸爸,他得了絕症,醫生說他只能活6個月,但他改變了生活習慣,最終活了16年。還有迪爾茨的外婆,外婆懷著迪爾茨的媽媽時,醫生說,你的生殖系統有問題,不要勉強自己生孩子,否則你們母子都會死掉。然而,外婆深入到自己靈魂深處後,決定還是試一試,最終順利地生下了迪爾茨的媽媽,後來她又生了三個孩子,醫生沒法解釋這種事,但它就是發生了。
  
通過這些回憶,她想像力的疆域打開了,她不再認為,等死是唯一的可能性,她相信她繼續活下去以完成她的一些使命的夢想可以成真,她也圍繞著自己的夢想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計畫……最後,她痊癒了,又活了18年,直到10年前才去世。這是一個醫生無法解釋的奇跡,但它的確發生了。
  
後來,她常說:“我有兩輩子,第一次是發病前,第二次是發病後。得癌症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事。”
  
這也是一個轉化,一個最糟糕狀態向最佳狀態的轉化。

 疾病常是靈魂和自我矛盾的體現 
  
迪爾茨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談到愛因斯坦的策略時,他幾次說,你的想像創造了你的現實。那麼,他的媽媽若只是想,一定要活下去,這就會實現嗎?
  
對此,迪爾茨回答說,如果這是自我的需要,是自我從恐懼而發的需要,那麼這一奇跡不會發生。同樣,假若他給媽媽做NLP輔導時,是從自我層面上說,我害怕媽媽死,我一定要媽媽活下來,那麼,這一奇跡也不會發生。要想有這樣一個奇跡,關鍵是深入到靈魂深處,去看一看,到底是什麼卡住了,結果令癌症這種最糟糕的狀態發生。
  
“大部分NLP技巧是為了自我,作為一個培訓師,我成功了,我很偉大,這種感覺是自我的需要,但追求它時,靈魂就會比較痛。”迪爾茨說,“所以,第一件是,把自己放在一邊,把那些‘我想要’的想法放到一邊,記住莫札特的策略,‘這些事情只是透過我而實現,而不是由我而實現’。”
  
這一故事令迪爾茨學會了感恩。本來,他覺得,媽媽再多活兩年他就心滿意足了,但媽媽最終卻多活了18年,遠遠超出了他的自我的這一期望。當媽媽多活到10年時,他和媽媽一起去檢查身體,媽媽完全健康,鎖骨上的瘤沒了,甚至用X光都看不出問題。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一個不可能的夢實現了”。然而,在如此長的時間裡,他竟然連一點感恩都沒有過。他曾暗自許願,如果媽媽能活下來,他會親吻大地,以表達感恩,但他一直沒有兌現這個諾言。現在,他決定,永遠記住感恩,感謝一切。


10日晚,在採訪迪爾茨時,我特地問了一個問題:“你現在如何看待身體的疾病?”
  
他回答說,疾病的英文詞“disease”的意思即“不自在”,其本意可以理解為,身體的疾病就是“內在的不自在”一種反應。
  
他說:“每一種疾病都是一種表達,當我們壓抑一些東西,不允許它在心理和靈性層面表達時,它會通過身體而表達,這就是身體的疾病。可以說,每一種症狀,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說‘不’,但我們不傾聽這種訊息,最終它不得不通過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
  
關於媽媽的疾病,迪爾茨說,他後來的理解是,這是一個很深層次的內在矛盾,是自我和靈魂的矛盾。一方面,她的靈魂想做自己,另一方面,她的自我擔心這樣會失去別人的愛與認可,這種恐懼迫使她按照別人的意志而活。於是,她的生命的最根本動力就被嚴重壓抑了,最終,她的身體用極端的方式向這種活法說“No”。並且,當她通過這次疾病,終於聆聽到自己內心的呼喚,並尊重了這種呼聲而做自己後,身體就不必再通過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這一動力了。
  
迪爾茨說,他媽媽的這一對矛盾,也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矛盾。生命不斷用各種方式呼喚我們,聆聽並尊重你的靈魂,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都可以成為天才。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心理撫養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心理撫養

作者  弓立新
來源  《少年兒童研究》雜誌  
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中國員警學會特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青少年法律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等。

李枚瑾教授的專業是研究犯罪心理學,她對家庭教育的看法及角度也較為特別。在大量的相關研究後,她的體會是,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翹課、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等,多在12歲至18歲。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並且源于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孩子對父母有情感依戀,父母才能發揮心理影響力
少年兒童研究:從您的研究看,所有的犯罪都能找到其童年的心理根源嗎?
李枚瑾:是的。人的心理發展有順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有滯後反應的現象。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人的成長大致有三個時期,即16歲,612歲,1218歲。1218歲時人已經進入青春期,其獨立意識與逆反心態就決定了這一時期已經不是家庭教育的優勢時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在依戀期中,16歲又最為關鍵。由於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進程,所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於未成年。發生在2007年美國大學校園的一起槍擊案,槍手趙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屬於在未成年時期(8歲)因移民而造成了心理創傷,這種心理創傷導致他在23歲無故殺人。這一案例告訴我們: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對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說,熟悉的環境、親切的夥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車更容易讓孩子形成陽光與健康的心理。否則,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會成為泡影。
少年兒童研究:您提出對孩子的教育關鍵在於早年的付出,孩子和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非常重要,怎麼理解?
李枚瑾:依戀是非常重要的,依戀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條件,我心甘情願地聽你的。我們國家的一個情況是,很多農民離開故土去城市,孩子就交給農村的老人。城市的家庭中父母工作忙,就把孩子託付給幼稚園或者老人。這兩種情況都會破壞依戀情感的形成,導致孩子缺乏穩定可靠的依戀物件。
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依戀情感的發展。如果一個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就把他送回老家,由老人撫養,到孩子上學時再接回來,這個孩子和母親可能會有終生的隔閡。而且孩子在青春期時,很難管教。如果父母和老人有衝突,孩子可能從心理上恨父母,因為幼年時缺少對父母的情感依戀。所以,對孩子的教育關鍵在於父母在孩子早年的付出,讓孩子產生依戀的情感。這樣父母就對孩子形成了一種心理影響力,或者說心理資本、心理控制力。
心理控制力和其他控制力是不同的,領導對下屬只是權利控制,下屬服從你只是一種上下級關係,並不是心裡真的喜歡你。如果大人對孩子沒有心理影響力,那麼孩子就很難接受大人的管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能夠持續到青春期
    少年兒童研究:在你的研究中,犯罪問題和依戀是有重要關聯的嗎?
李枚瑾: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決定犯罪的因素很複雜。我把犯罪分為人格問題和心理障礙兩大類。有人格問題的人,基本上是只要有條件,他隨時都會犯罪,重複犯罪。他犯罪是必然的,他的人格障礙是天生的,沒有道理。也許父母都很正常,孩子就很壞,父母管不了,為他花多少心血也無法感動他。這種人根本無法形成對他人的依戀情感。這種情況中反社會人格是比較典型的。
更多的情況是另一種,由於在早年沒有良好的依戀關係,父母又缺乏正確的性格培養。這類孩子在6 歲沒有情感依戀對象,6歲至12歲時,無人管教,幾乎是自生自滅,那麼到18歲時,心理就會出現問題,對社會冷漠,殘忍,作案可怕。
    孩子一定要有固定的依戀物件,寄宿制幼稚園和學校不利於兒童情感發育
少年兒童研究:您強調父母親自參與孩子的早期教育,現實中常有老人或者保姆帶孩子的情況。如何看待呢?
李枚瑾:如果孩子由保姆照看,保姆必須是穩定的,從孩子出生到大,保姆沒有換過。保姆替代了母親的作用,孩子的依戀對象是有的,不是沒有。儘管保姆和媽媽同時存在,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孩子依戀的是誰。有兩種情況,如果孩子和媽媽一起睡覺,即使有保姆帶,孩子還是依戀媽媽,因為有身體接觸。如果孩子和保姆睡覺,那麼,可以肯定這個媽媽在孩子心目當中沒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祖父母帶孩子,作為孩子的依戀對象,也不比媽媽差。如果是姥姥照看孩子,對孩子來說,姥姥幾乎就等同于媽媽,因為媽媽和姥姥在情感和行為上都相互肯定,可以互相替代,成為孩子的依戀對象。如果奶奶和媽媽共同照看孩子,孩子可能會出現兩難選擇,不知誰最值得自己依戀。因為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婆媳關係不好的情況。這種孩子到青春期時會有叛逆,他想回避兩個女人之爭。當然,如果婆媳關係好,孩子就不存在困惑。
   
    少年兒童研究:這個問題有這麼嚴重嗎?現實中很多父母恐怕沒有意識到。
李枚瑾:我們從專業角度看,的確是這樣的。我對很多同志說:你現在是處長,你不當,明天就有人幹,沒關係。但是作為父母,你不幹,就沒有人能替代,做母親更是如此。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說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放在老人家,到孩子6 歲時,最親近他的人去世了,這就很麻煩。因為依戀是從出生持續到12歲的,孩子依戀的對象不能中斷。如果中斷,孩子會有心理創傷。
所以,讓老人帶孩子,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給老人。因為一旦老人逝世早的話,孩子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而且,帶孩子的老人最好是身體非常健康,等到孩子十七八歲,至少15歲以後再離開,就沒有問題了。像有很多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給老人,跟著爺爺。孩子8歲時,爺爺去世了,這個孩子就失去依戀物件。這時,孩子回到父母身邊,就會覺得陌生。從環境到人,孩子都會有陌生感。於是,孩子很容易和父母不親近,他就一個人外出閒逛,上網成癮,走向犯罪道路。
  
   少年兒童研究:對於小學生的父母來說,還可以彌補以往對孩子的照料不夠嗎?
李枚瑾:依戀是在12歲之前,小學階段有一個彌補過程。畢竟在12歲之前,孩子從生理上和身體的外形上,都沒有成年,還是很弱小,特別需要身邊有親人的陪伴,所以花時間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等孩子到青春期,父母想陪他,孩子也不讓陪了。父母可以白天很忙,但是晚上一定要陪孩子入睡。我是反對孩子上寄宿制小學或者幼稚園的
有一項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戰受到創傷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由國家撫養。這些孩子智力沒問題,但是性格有缺陷,自卑封閉,刻意表現等,很多孩子都存在情感障礙。人們發現,儘管在學校環境下,但是孩子仍然缺少依戀的物件。依戀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戰爭孤兒的研究引發出來的概念。
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們有一個最基本的顛三倒四。錢是掙不完的,人生有很多種活法,孩子就是你的,社會是大家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的責任在哪裡。


少年兒童研究:父母離婚是否就意味這孩子失去依戀對象?
李枚瑾:離婚一方面是孩子的依戀感被破壞,另一方面是給孩子造成了心理恐懼,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離婚會讓孩子內心矛盾衝突,回避恐懼。
當然,依戀只是一個起點,依戀是教育的資本。但是,如果孩子很依戀父母,而父母沒有教育水準也很麻煩。
        6歲到12歲,父母要同時發揮作用。12歲之後,父親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少年兒童研究:您認為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什麼?
李枚瑾:我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依戀的對象就應該是母親。讓孩子真正依戀父親,應該是在青春期前後。因為父母兩人的角色是有分工的,母親更多是生活照顧,父親更多是行為榜樣。父親更多在社會當中,可能為人處事心胸更寬一些,不會那麼囉嗦,具體細緻。這些正好是和母親形成互補。
孩子開始青春期,走向社會的時候,更多需要父親的影響。對父親的依戀,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尊重上。父親要在孩子心中有權威感。6歲之前母親最重要,6歲到12歲,父母要同時發揮作用。12歲之後,父親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少年兒童研究:父親的行為榜樣如果有缺陷的話,孩子會有很大影響嗎?
李玫瑾:這裡有一個具體案例:今年1月,從事廢品收購工作的熊振林連殺8人後逃離,在火車站辦理假身份證準備逃跑時被公安局抓捕。被殺害的8個人中,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2歲。29日,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熊振林故意殺人罪成立,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熊振林在作案的過程,表現的對情人很依戀,當情人說你臉上怎麼有傷時,他內心也很感動。但是情人拒絕和他結婚時,他就把情人殺掉了。在這個過程中他有有人性的地方,也有特別殘忍的地方。為什麼?因為他在整個成長過程總缺少父親的榜樣作用。
熊振林的母親是教師,前夫跳河自殺後,又和一個文化層次低於自己的工人結合,感情不是特別好,母親經常住在學校。從這個經歷,大致的判斷是這個女人很需要男人的依靠,在孩子心目當中,母親軟弱,甚至委屈求全。熊振林更多是和母親在一起,母親照顧他是沒有問題的,感情也不錯。所以,從後來的情況看,他有情義的一面。之所以殘忍,是因為他是以女性的心理方式來對待女性,沒有以男性心理對待女性。他既想得到妻子,又想跟著情人。如果情人和他結婚,這一邊確定了,他就踏實了。可惜他兩方面都沒有得到,於是產生了仇恨,他的心態就是他母親心態的折射。
我認為,如果一個母親離婚後再婚,就要好好過日子,照顧孩子,讓家庭具備完整的家庭功能。有一些家庭儘管結構上健全,但是功能上沒有,這是非常可怕的。就像熊振林的家庭,父親在家裡非常窩囊,也就是陰盛陽衰的家庭,孩子就非常容易變態。他一方面想替男人出頭,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對母親不滿。一個是他依戀的物件,一個是他想幫忙的物件。因此,他走向社會後,他對女性就是充滿矛盾的狀態的,離不開女人,又恨女人。很多男性罪犯都是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
母親如果不再婚,就要堅強一些,讓孩子看到母親堅毅的那一面,替代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那麼,儘管是單親家庭,母親能兼顧這兩方面,孩子也會非常出色。
我們有些研究是比較淺顯的,比如依戀父親,這個概念不是特別合理。國外有調查,犯罪人說母親好的占多數,說父親不好的也占多數。也就是說,在家庭中父親的殘缺,或者說父親角色的殘缺,功能的殘缺,是導致男孩出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個人言語遲鈍,不善表達,很容易形成社會性交往障礙


少年兒童研究:我們看到一些罪犯是那種性格內向,言語遲鈍的人,這種性格和犯罪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李玫瑾:人的情感發展會影響到言語發展,而言語發展會影響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發展好的孩子願意和人打交道,這樣就能避免在內心積聚心理障礙。言語遲鈍,表達不善,一定是情感較少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言語表達。

有的孩子說:我不知如何和別人玩到一起去?如果這個孩子能言善辯,說一會兒,別人可能就接納他了。如果他不會說,但是有特別的資本,比如玩具、某種絕活等,也會比較快地和夥伴交往。可惜,孩子年齡小,具備這兩樣的也比較少,所以常常不知所措,有被人排斥的感覺。

為什麼一些內向的人會出現很可怕的行為?首先,早年的言語遲鈍增加面對這種局面的困難,形成了社會性缺陷。孩子會覺得,我害怕和人打交道,於是就轉向自己玩。這樣孩子越發展,就越封閉。孩子在獨自娛樂的時候,沒有干擾,注意力集中,穩定,他內心的活動很豐富,學習也很好。而且他遇到不順心時,也不馬上表現出來,但內心並沒有畫句號。其實言語是人的一種內心的宣洩,如果他不表達,並不等於沒有,他自己在心裡說。久而久之,某種過激的反應就會付諸行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言語的社會性發展不良,導致的孩子的行為問題。

少年兒童研究:有人可能會問,我也很內向,會不會出問題?
李玫瑾:內向的人,如果他身邊的人很好,生活順利沒有大問題。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就有可能做出極端的事情。如珠寶店殺人的黃勇,他就屬於不善言語的,從小在家裡就是一個多餘的人,在成長過程他飽嘗孤獨。

人的心理發展是有一個順序的,12歲之前,主要依戀對象是父母,12歲至16歲,依戀物件是同伴中同性別的人,同性戀就是心理發展在這個階段出現了問題,16歲以後異性相戀。如果一個孩子在12歲之前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12歲之後又遭到同性夥伴的排斥,那麼他再交異性朋友就非常麻煩。異性交往是要努力揣摩對方的心理的,可以說交往的難度是越來越大的。很多和性有關的男性犯罪,大部分都有我剛才說的這些障礙。

如果瞭解這些過程,很多犯罪心理一看就明白了,這些都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所以,我告誡父母,要注重和孩子的語言溝通。孩子上小學以後,要讓孩子走出去和夥伴交往,教給孩子基本的處事方法。有時孩子會主動問,有時孩子可能不敢,父母要細心觀察。如果不陪伴孩子,父母是很難瞭解到孩子內心的各種困惑的。

我們青少年問題嚴重,是因為我們大部分家庭是分離的,農村家庭分離,城市也如此。這是很讓人焦慮的事情。有些父母是很好的人,有教養,可就是管不好孩子。我對他們說:你們管得太晚了。父母說孩子小時候可乖了。我說,就是他乖的時候,你沒有好好引導,覺得什麼都放心了,不去參與孩子的教育問題,等到了青春期就很麻煩了。
             父母一定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少年兒童研究:家庭變故和父母溺愛都有可能令孩子走向犯罪。您認為哪一個更嚴重?
李玫瑾:溺愛影響最壞,觀念和性格的培養和溺愛都是衝突的,性格就是社會行為的培養。這孩子真聰明,老師一講就會了,這是智力行為。這孩子做事很急,這叫氣質。這些都是先天的,不是性格。這孩子特別自私,冷漠,寬容,這些是性格。性格中最基本的方面是,是否任性,是否衝動,是否自私,是否嬌氣,是否願意承擔責任。在孩子小時候,體現最多的就是衝動和任性。當發現孩子因為不合理的事情而鬧的時候,父母不讓步,這就是性格培養。

溺愛是沒有是非的愛。對孩子的過錯可以包容,是指有耐心,而不是遷就。耐心是父母不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愛聽,也要說,讓孩子早晚明白是非的界限。這和那種“你不愛聽,我就不說了”是完全不同的。溺愛無法讓孩子形成自我控制。
  少年兒童研究:您認為孩子6歲之前,最晚不能超過10歲,父母一定要學會說不,為什麼?

李玫瑾: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強化”與“負強化”。所謂“負強化”就是在孩子成長中對他說“不”!是讓孩子有痛哭一番的經歷……

我常講:父母若在6歲之前(最晚別超過10歲)對孩子說“不”,他儘管會因為你的拒絕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滾來滾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歲之後的青春期,你再開始對他說“不”,他不會再簡單地哭鬧,他會離家出走,會服毒自殺,會跳樓威脅,因為那時候他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曾有記者問我“為什麼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會自殺”,我回答:那是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

我遇到許多無助甚至絕望的父母,他們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發現孩子的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猙獰。當他們無奈地向我訴說孩子的問題時,我只有一個感受:為時已晚,他們錯過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間。
我還經常從新聞管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父母痛苦的報導:僅因母親對兒子上網的責駡,年僅12歲的兒子喝農藥自殺;僅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學習出色的女孩居然跳樓自殺。為此痛不欲生的父母狀告網路經營者,狀告學校。  每當此時,我都想對可憐的父母說:知道嗎,這種結局是你們自己造成的,你們是主要的責任人。真相,多數時候很殘忍。
  
   少年兒童研究:一些孩子在青春期是會有一些翹課抽煙等反社會行為,是不是就意味這孩子會走向犯罪道路。家長如何判斷呢?
李玫瑾:人在青春期會有一些反社會行為。反社會行為和反社會人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們社會認定的一些社會準則和習俗,比如小孩不抽煙等,只要孩子故意做相反的,都叫反社會。這裡的社會是指社會規則。人在青春期會有一個探索階段,故意做一些違反規則的事情。到青春期結束就有完全正常了,這叫做反社會行為的自然消退。

家長如何判斷自己孩子是否會走向犯罪道路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這個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的視線和身邊,有依戀。二是父母本身是正直的人,從觀念到行為都不會做壞事。家長只要做到這兩點,孩子就不會出大問題。
幼年時的耳聞目睹決定孩子的觀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做任何壞事

少年兒童研究:對小學生來說,您認為父母應關注什麼問題?
李玫瑾: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孩子上學能否坐得住。有些孩子活潑好動,只要不翹課就行。如果孩子特別好動,我建議用教孩子畫畫的方式使孩子靜下來。上小學的孩子只要靜下來30分鐘不動,就符合要求。因為孩子如果坐不住,就學不好,如果學不好,就不願在課堂呆著,稍微大一點,到五六年級就可能翹課。翹課是最帶有違法犯罪傾向的行為。二是,他有沒有被人欺負。受人欺負的往往以後容易抑鬱自殺,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這個障礙會影響他的發展。

此外,對於那種肆無忌憚的孩子,父母要管教。凡是那種在學校稱王稱霸,欺負別人的孩子,家長也是比較霸道的。有的父母會認為,自己孩子凶一點會不吃虧,但是他在不吃虧的情況下,往往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我要告訴一些家長,你的孩子在佔便宜的同時,會吃大虧的,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人特別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少年兒童研究:有的父母本身就人格分裂,在家和在外完全不同,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李玫瑾:雖然依戀很多家庭都能做到,但是人品很好,不是很多家庭能做到的。如果從好壞人來評價,很多父母絕對稱不上是好人。比如,上海襲警案的楊佳,他的母親對他非常好,絕對是一個好母親。楊佳之所以到這一步,就是母親的人品不好。如果論母愛,他母親可以打5分,如果談人品,也就2 分。
有些家長教育孩子很現實,說如果有人欺負你,你就打。我認為這樣不對,因為你一旦打開了,你讓他不打是很難的。在教育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錯,要做對的事情。別人欺負你,你可以到老師身邊玩,找個大的同學交朋友,避免欺負。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合理的方式。霸道的孩子學習都不太好,父母會認為學習不好沒關係,只要他不受人欺負。但是,他欺負別人欺負夠了,一定會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堅守正道,孩子只是吃眼前虧,但是不會吃長遠虧。不要讓孩子什麼便宜都占到,佔便宜這種理念很容易然給孩子吃大虧。


少年兒童研究:我們經常會發現,作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徑庭,如出租司機,有的在遇到乘客遺忘錢財在車上時,會非常認真地尋找失主或將錢財主動上交給公司;而有的司機則不吭不響,只要沒有人回頭來找,錢財就歸個人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與人的差距經常被人們視為“人的素質”。但您認為這不是人的素質問題,而是人的觀念差異問題。如何理解呢?
李玫瑾:素質一般是指個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潛質。這種能力或潛質多源于天生的屬性。而決定一個人做某事還是不做某事,其判斷與選擇的關鍵卻在於人的觀念。

觀念,是人的一種看法。只是這種看法往往發生在“觀”的同時或“看”的同時。人們通常認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對其教育,對其講道理之後才會形成。但多數人不知:孩子在聽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經在形成某種看法。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生病,他的父親或母親輕輕地走近他身邊,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額頭,輕輕地坐在他身邊,給他掖緊被子,陪伴著他……這種情境長大的人當其身邊有人生病時,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照顧別人;我們有太多的行為是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行為的,這就是父母身教影響,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僅有看到的觀念;還會有“聽”到的觀念,這就是父母的嘮叨,父母強調的,父母堅持的東西,如“咱人窮志不短”“人活臉樹活皮”等,這些話語待孩子成年後都會成為其做人的觀念,甚至他會用這種話語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許多成年人做完某種不良之事後會出現“於心不安”的感覺,這種不安感就源於人內心的觀念存在。有人在某事面前會說:“這種事打死我也不能做”!這一定是與他的觀念相衝突的事。心理學家佛洛德在分析人為什麼會出現潛意識時,經常提到“觀念”,他認為,觀念不僅在人清醒的時候對人的內心具有約束力,甚至在人睡著時,仍然檢查著夢中的情況。所以,觀念是人內心的一種重要的自我管理的力量,也是自我約束的力量。

 我們講人要積德,這是佛教的一種說教,做好事、做正經人是一個人積德的過程。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做任何壞事,就叫積德,父母的行為就是給孩子看的,每一次的行為都是一個畫面,會印在孩子的腦海中,形成觀念。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同時,也告誡那些成天擔心孩子出問題的家長,只要你們相親相愛,相互尊重,家庭和睦,只要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德重禮,遇到問題處理時有理有節,你們身邊的孩子是差不到哪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