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孩子的專注力,決定了未來10年的表現!媽媽必看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好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不但學習不上心,連特長愛好也堅持不下來。 這些情況,如果深究原因的話,往往是孩子小的時候(學齡前),“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什麼是“專注力”
簡單地說,“專注力”是孩子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所有感官全部集中起來,去瞭解一件事物的能力。專注力是人的“十二情商”之一,一個孩子能否很好地適應環境,跟專注力有很大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專注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且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很強,比如孩子吃奶的時候,那專注勁兒簡直是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但是,如果日後得不到合理的訓練和保護,“專注力”是會衰退的,“三分鐘熱度”便是專注力衰退的結果。
 哪些行為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1.過於瑣碎的“關愛”

在孩子專心玩耍的時候,跟在屁股後面不停地問“喝口水吧”“吃口香蕉吧”“歇會兒吧”“給你把把尿吧”…… 
1

有次見過一位最極致的家長,兒子在玩旋轉木馬,媽媽拿一根香蕉站在那裡,每次兒子轉到跟前,就過去給兒子賽一口香蕉……你看,這樣下來,孩子既沒有專心致志地去玩耍,也不可能養成按時吃東西的好習慣,沒有一點好處。

2一次給寶寶太多玩具



在孩子想玩玩具的時候,一次給他很多個,導致孩子那個都想玩,結果哪個都是玩個幾分鐘就丟一邊了。

所以,一次給孩子的玩具要不超過2個,好讓寶寶能專心地玩。

3過度的“協助”

優媽之前給孩子買過一個拼圖,插拼起來是個漂亮的小房子。我當時怕孩子拼不起來,就很快幫著孩子拼好了,結果孩子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高興,一腳就踩扁了,而且以後再也沒玩過…… 孩子的專注力,也是需要在他們單獨的探索中來強化的,而家長過度的“關心幫助”,只會擾亂孩子的專注,破壞孩子的興趣。

4一邊看孩子,一邊玩手機


說實話,看孩子並不是一項輕鬆愉悅的事情,媽媽們也總有不耐煩和疲勞的時候,這時玩玩手機消遣一下,人之常情。 但是需要注意頻率,媽媽要是經常當著孩子面玩手機的話,孩子就很容易被手機吸引,他會想“媽媽手裡的東西肯定更有意思”,於是孩子便無法專注於自己的遊戲,每次媽媽一玩手機就湊過來瞧瞧。

5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這是很多家庭中的不良習慣,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不能專心吃飯,往往大人都吃完了孩子還沒吃飽,只能隨後再追著喂,很影響孩子消化;另一方面,就是嚴重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吃飯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其他事情就更難了。

6逼迫孩子做不感興趣的事




媽媽覺得鋼琴很好,就讓孩子學鋼琴;媽媽覺得舞蹈不錯,就讓孩子去練舞蹈……但是,孩子專注力的良好發揮,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的,一件孩子不感興趣的事,很難讓孩子把專注力集中在上面,久而久之還會降低孩子的專注力。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多接觸幾種,然後尊重孩子的意見,選擇他比較感興趣的那種。孩子只有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才能更專注、更耐心,更有利於專注力的保護和培養。

7噪音過大

有些媽媽怕寶寶無聊,經常在寶寶玩耍的時候給他放音樂,或者乾脆開著電視。 但是,這些聲音對於寶寶來說,有可能就是噪音。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不但影響寶寶的專注力,還會影響寶寶的情緒,甚至對大腦功能也有一定損害。所以,要儘量保持寶寶周圍環境的安靜。

 哪些遊戲能訓練寶寶“專注力”?

1“開火車”遊戲

爸爸:“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全家齊喊:“往哪開?”爸爸:“往上海開!” 寶寶必須立刻接著上海說:“開呀開呀開火車,上海的火車就要開!”全家齊喊:“往哪開?”寶寶:“往廣州開!” 然後媽媽再接上…… 


這個遊戲需要寶寶挺清楚前一個人說的地點,所以對專注力有一定的訓練,而且還能讓寶寶趁機多知道一些地名,很不錯。

2“我是鏡子”遊戲

讓寶寶假裝自己是一面鏡子,當媽媽在“鏡子”前做動作的時候,寶寶就要模仿啦。剛開始的時候,媽媽動作可以簡單、緩慢一點,等遊戲玩熟練了,動作難度就可以加大了。

3拍手遊戲

在“你拍一我拍一”的遊戲中,媽媽可以不斷變換手的位置,讓孩子準確地與媽媽擊掌。

4詞語遊戲

比如,媽媽慢慢地念出一長串物品名字字:水杯、手機、刷子、鞋子、鉛筆……讓寶寶聽到“文具類”的時候舉左手,聽到“衣物類”的時候舉右手

類似的遊戲還有很多,媽媽們可以慢慢發掘。

優媽說專注力是一項很寶貴的能力,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很大影響。那些能取得輝煌成就的科學家,往往都具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工作的時候,真的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對於寶寶的專注力,保護比訓練更重要,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地改掉那些破壞寶寶專注力的行為。

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原创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