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研讀拳論的人可能會發現,大師們在解釋“開”、“合”的基本涵義時,基本觀點雖然大體一致,但在涉及到“開合”與“收放”的關係時,卻有不少異處,甚至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的主張“合為放,開為收”,有的主張“開為放,合為收”,主張前者的有王宗岳、楊澄甫等。王宗岳在(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楊澄甫在其所傳下的《太極平准腰頂解》中說:“合則放發去,不必淩霄箭,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在另一篇《懂勁先後論》中說:“見入則開,遇出則合。”主張“開是放合是收”的有李亦佘、孫祿堂等人。李亦佘在《五字訣》中說:“合便是收,開即是放。”並結合“呼吸”說:“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孫祿堂在《太極拳之名稱》中說:“開者為伸、為動,合者為收、為縮、為靜,放伸動者為陽,收縮靜者為陰。”以上兩種觀點截然相反。
拳論中這些字面上的“矛盾”,往往使一些人陷入困惑之中。“開”、“合”的定義或內涵是什麼?它和“收”、“放”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拳論中的這些觀點到底孰是孰非?要想從根本上弄清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全面地研究拳論,並結合實踐悉心體會。
何謂“開”?何謂“合”?經典拳論中其實早有全面而深刻的精到論述。王宗岳曾高度概括地說:“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李亦佘的說法則較為具體,他在《五字訣》中說:“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問,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楊澄甫則將外在動作和內意潛轉結合起來,進一步對“開合”進行闡釋,他說:“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見《太極拳術十要》)。從以上論點可以看出,他們劉“開、合”的基本涵義在理解」是大體一致的,在認識上也是一脈相承的,都賦予了“開”“合一個相對固定的涵義。但僅限於此是遠遠不夠的,縱觀歷代經典拳論,結合自身粗淺體會,我認為在練功的具體實踐中,應該對“開”、“合”、“收”、“放”從以下幾方面去認識。
一、太極拳所講的“開”、“合”,雖然在概念上具有相對固定的涵義,但在實際中的“開”、“合”卻從來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含、交替變化著的。不要將“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簡單地理解為“動就是開、合就是靜”,認為所有的“動”都是“開”,站在那裡不動就是“合”,這種僵化的觀點不符合太極要義。太極拳意念體用上的“開”和“合”分別指的是“由合向開”和“由開向合”的動態轉換過程。李亦佘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說:“收便是合,放即是開”,“合中寓開”,“開中寓合”。他在(虛實圖解)中又說:“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虛實即是開合。”武澄清在《太極拳論》中指出:“進固是進進中有退。退仍是進,退中隱有進機。”所有這些論斷都深刻地說明了“開”、“合”互含,實虛相容的觀點。
二、太極拳架中所體現的“開”、“合”,不是單純的外在肢體動作,而是內外一體的高度融合,特別是達到高深的境界時所體觀的是內意的潛轉與開合。武禹襄《十三勢說略》中說:“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李亦佘也說:“勁由內換。”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可見外在動作上的“開合”,全靠內意的“開合”來支配,即“心為令、氣為旗”、“意氣君來骨肉臣”。而內意的開合、轉換又是靈動多變、渾然無間的,所以開合互變、內外一體是太極拳“開”、“合”的內在特質。
三、太極拳“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太極拳的“開合”同樣也是“一處有一處開合,處處總此一開合”。一個具體部位的微觀動作要講究開合並存,合中寓開,開中寓合,如“按中帶合”、“擠又從捋”等;而在整個大架勢中,同樣也是開合互寓,往往是此處開,彼處合,此處合,彼處開。有時上開下合,有時下開上合,有時前開後合,有時後開前合,有時左開右合,有時右開左合,有時中開外合,有時外開中合。比如“白鶴亮翅”,在上下的方向上是伸、是動、是開,而在中間部位就是空、是吸、是收。所以說,太極拳的“開”、“合”要具體分析,不能籠統而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開合有致,虛實分明”。
四、太極拳的“收”、“放”,有時看來是具體而獨立的招式和功法,但在整體上,“收”、“放”是互為條件、互為依託地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同時又是任意轉化的。只有真正理解並做到此,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發揮“收”和“放”的作用。為了說明這一問題。
不少拳論曾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式進行過精確的分析。如李亦佘在《十三勢歌》和《八法打手歌解》中分別說:“按中要帶合,先下後回折”,“從上先沉下,平采身旁過”.“擠又從捋先引進,捋後無擠是空著”。“引不深,放不遠”,“有捋無擠空白捋,無捋有擠枉小頭”。所有這些論斷都充分說明了“捋”和“擠”(即“收”和“放”)是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的。“擠時可捋化,虛實隨機變”,則是說“擠”和“捋”(即“收”和“放”)是自由轉化的。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屈伸開合聽自由”的境界。
五、太極拳中的“開”、“合”、“收”、“放”,在高境界時是渾然一體的。楊澄甫在《太極圈》和《太極進退不已功》中說:“掤進捋退自然理,陰陽水火相既濟”,“任君開展與收斂”,“久而久之出天然”。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說:“收即是放,連而不斷。”李亦佘在《太極散手贊》中所說:“練到虛無處,無攻亦無守”,“處處有引進,滿身都是手。攻守不分明,虛實無憑證。”王宗嶽在論“走”和“粘”時曾說:“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然後又說:“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練太極拳如果只知道定義中的“走”和“粘”是不夠的,這是低層次的,還稱不上是太極中的“走”和“粘”,在實戰中也是用不上的。只有站在太極的高度並在實際體會中領悟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方不為謬矣。“開合”和“走粘”在道理上是相通的。所以說,正確的觀點應是:“開”既能“放”,也能“收”,同樣,“合”也是既能“放”,也能“收”。此時的“開”、“合”、“收”、“放”已“無須有心之運用耳”。
俗話說:“學會歌,差不多。”經典拳論是歷代大師在太極拳理論和實踐上的結晶,我們必須要下功夫“死讀”,但更重要的是“活解”,只有全面正確地領會其本質涵義,才不會被拳論中一些字面上的矛盾所迷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