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霧滿攔江
1
朋友圈裡有篇微信,說一個孩子,大學畢業好幾年了,始終沒有找到工作,問他想做什麼,他一臉茫然:不知道,沒想過。家人替他著急:那你將來怎麼辦?想想自己喜歡什麼?孩子仍然是一臉的茫然:不知道,什麼也不喜歡。這時候,家長就知趣的閉嘴了,因為再問下去,孩子就會勃然大怒,摔東西砸人,徹底失控了。
不敢讓他失控,惹不起,就只能看著他每天這麼呆坐著。
真的是呆坐,他能夠在座位上呆呆的坐著,眼神迷亂,臉部僵硬,一坐就是一整天。他沒有自己喜歡的事兒,沒有想幹的事兒,朋友們也都躲著他,沉重的失敗與失落,讓這孩子陷入絕望之中。
這樣的孩子,並非個案。
學校與家庭教育,在關注孩子自我成長方面,做的遠遠不夠。讓有些孩子長大後,仍然沒有自我。內心的虛弱,導致他們喪失了獨立意識,變成了迷惘困惑的空心人。
2
在美國的薛湧先生,說過這麼一件事:
有個孩子,想上紐約大學的商學院,但他的SAT考試,分數還差一點,於是準備衝擊一下。但忽然有一天,孩子坐在課桌前,感覺到內心疲憊,空虛迷離,人生的一切仿佛都變得毫無意義。
孩子的意志力崩潰了,再也打不起精神來學習。
家長心憂如焚,急忙聯繫薛先生,煩請薛先生幫著疏導一下。
薛先生也不是心理諮詢師,但是他見多了這類型的孩子,上來就單刀直入,戮入孩子的軟肋:騷年,你醒醒吧,就你那點分數,根本不夠上紐約大學商學院的,你是聽了留學仲介公司的忽悠,以為拼一下就能夠達到目的。可你騙不了你自己,在你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它在告訴你:孩紙,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這不是你的人生……騷年,我有說錯沒?
孩子震驚了:薛老稀,你太瞭解我了,嗚嗚,你懂我。
薛先生打鐵趁熱,那你趕緊,絡一絡自己的思緒,美國又不是就這一所紐約大學,還有許多其它的學院嗎。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水準,調整一下目標,我來幫你……
薛先生正興致勃勃的說著,孩子突然打斷他,擲過來一句話:紐約大學上不了,其它低一點的大學都太爛了,怎麼辦?
什麼?薛先生勃然大怒:熊孩紙,誰告訴你其它大學都太爛了?哈佛爛嗎?耶魯爛嗎?對,你離哈佛耶魯大門還有點遠,可是美國也不止哈佛耶魯和紐約大學這麼三家呀,你研究過人家的課程嗎?在網上聽過人家的公開課嗎?你知道每家大學,與其它學校的教育體系,有什麼區別嗎?你閱讀過人家指定的書目嗎?你……
總之,薛先生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感覺已經震住了孩子。
萬萬沒想到,孩子嘟囔了一句:我要上紐約大學,就是覺得自己不比別的同學差。
完了!
薛先生仰天長歎:孩子,你這根本不是在選擇適合自己人生目標的學業。
你在玩攀比。
你把讀書學習、充實自我這事,玩成了車馬大賽。
你想的不是自己的人生,你在為別人的人生而活,你是為了別人而選擇大學,你心裡根本沒有自己。
感慨一番而後,薛先生決定拿出絕招來,上正菜,徹底讓這孩子暈菜。
3
薛先生單刀鎖喉,問孩紙:就為了滿足你和別人攀比的心態,為了滿足你名牌的欲望,你要上紐約大學,可你想過這點欲望,要花掉你爹媽多少錢嗎?
孩子不吭聲。
薛先生:你說呀,到底想過沒有?
孩子:……木有想過。
沒想過就對了,你看起來也不象想過的樣子,實際上你在逃避這個現實。薛先生大喜,立即掰著手指頭,開始給孩子算帳:孩子,美國紐約大學,一年的學費是4.6萬美金,加上你的吃喝拉撒日常消費,一年要花6萬美金。你四年讀下來,要花24萬美金,大約合人民幣150萬元。
可是孩子呀,象你這樣,根本沒想過自己為什麼讀書,讀紐約大學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購買品牌的欲望,即使是你在紐約大學四年,又能得到什麼呢?
搞不好,你最多回來做一名快樂的海帶,歸國待業人員。
現在,海帶數量激增,嚴重貶值了。有些孩子出國讀一圈回來,找個工作,最多是每月幾千元。就算是以後薪資還會漲,但他馬上就面臨著成家、生子的花銷。而且,讀書時只知道一味追名牌的孩子,就業觀念也是一樣,多會選擇北上廣這類大城市,生活費用奇高,不繼續啃老幾無可能。即使是啃老,一切生活費用都是父母掏,那也要30年,才能夠把這點學費掙回來。
可是這時候,孩子,你已經55歲了。
你的人生,就這樣被自己玩殘了。
4
講了這件事後,薛湧先生大聲疾呼:我不要飯碗了!
薛湧先生說:我是吃留學飯的,寧肯不要飯碗,也要說句實話。我見多了無腦型留學生。你幫這些孩子選擇了更適合的學校,留學費用也降到一半,可是這些孩子根本不聽,他們嫌適合自己的學校太LOW,覺得自己沒面子。
就為了讓這些無腦孩有面子,爹媽不惜血本,砸重金讓他們去讀他們想念的學校。可最終,爹媽的天文學費交了,可這孩子根本不想讀,他就是想要個名校畢業生的面子,上課時他們根本不去教室。每天他們只做一件事,為今天不去教室再編造個藉口……
薛湧先生,是個一向溫和的學者,當他氣憤的說出“無腦型孩子”時,可知他是實在替那些家長們心疼了。
5
家長們,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上一輩子人,從貧窮階段走過來,認准了錢是個好東西。以為給孩子多多的錢,予取予求,就是對孩子好了。
但孩子最缺的,不是這個。
而是飽滿的、健康的、有自我人生目標而且充滿了激情的獨立人格。
6
薛湧先生說,向他求助的這個家庭,已經算是中國父母中,比較優秀的了。
比如說,他們從來不干涉孩子,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而是依據孩子的心理成長,適時的予以引導——他們能請出薛湧先生,可知這父母是何等的上心思。
但這還不夠。
明顯還缺了點什麼。
7
孩子成長,是天底下頭等難事。
這世上,難度最高的就是做父母,但偏偏這個行業連進入門檻都沒有,不需要上崗證不需要資格考試,成年了,還處在蠢萌階段,就已經匆忙就位了。
許多父母,連自己是怎麼回事都沒弄清楚,就被迫考慮孩子的人生選擇了。
難呐,許多家長,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他們自己都被日常生活困死,滿心期望的就是雞窩飛出個金鳳凰,自己雖然疲頓,但萬一孩子有出息,自己在人前人後,就可以露臉了。
好的家長就會在孩子身上,多花心思,也知道關注孩子的內心。但,這些家長完全是邊學邊練,摸爬滾打,跟孩子一起成長。最痛苦的是遇到困難,完全找不到個人商量。
一句話,孩子成長,充滿了不確定的變數。家長上心也好,不上心也罷,家庭教育永遠是現學現賣,最麻煩的是,等你學會了家庭教育,孩子已經長大,你的方法可能已經過時了,不再適用了。
而這時候,孩子們自己,就得有個自我教育的意識——人在這世上拼爭,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只要你願意認識自我,不甘心這一生混混沌沌,這時候你的人格就已經形成了,未來已然鋪開。剩下來的,不過是行進而已。
8
人格這個詞,是典型的舶來品。
此前,中國人信奉的是樹大自然直。許多看起來蠢萌蠢萌的孩子,長大後放開手腳,那一番作為,讓許多人看得跌落眼球——但面對更多的失敗品,這一粗放原始的教育理念,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也只有在今天,這些問題才會成為問題。
所謂人格,不過是一個人的精神結構,說明白了就是,這個人腦子裡都裝了些什麼。被薛湧先生憤然指控為無腦型的,是說這類孩子大腦空空,根本沒有什麼精神世界可言。
構成人格的精神結構,大致有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對未來的預期和想往。你希望未來的人生是什麼樣的,自己要做個什麼樣的人?是成名成家還是淡泊明志?是金錢美女還是坐擁財富,而且這個想法必須是目標而不是欲念,欲念只是空想,而目標需要行動。
第二部分,是一個人的天命觀,就是你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規律怎麼看,你相信一切東西都可以奮鬥而來,你就會選擇奮鬥。你壓根不信奮鬥,認為自己就是個窮命,累死也改變不了命運,那你當然不會奮鬥。
第三部分,是一個人的應用體系,除了眼前的苟且,你是否還需要點什麼?你需要,就是有精神追求那一類。感覺不需要,就會不停的問別人:你老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總是這麼問的人,他永遠不知道,正是沒用的那些,才成就了別人,才拉開了你和別人的遙遠距離。
來看看這張圖:


這張圖,不是給孩子們看的。
成年人也有必要看一看。
9
從人格結構圖上,我們可以發現:
如果一個人,他的人生缺失了目標,就淪為迷茫類,他們會被離奇古怪的偽科學所吸引,象什麼永動機啦,長生不老了,他們一聽就信,就是不信正經事兒。
如果人生缺失了心靈,那是典型的市儈,縱然是賺到了錢,也不知道如何贏得別人尊重。
如果目標裡缺失了奮鬥——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常態,也是我們說的那些孩子。有些人,是不相信奮鬥能夠改變命運的,無論你把多少個奮鬥改變命運的案例堆在他面前,他也不會看一眼。他只相信腦子裡已經固化的東西,必須從根本上入手,才能夠把奮鬥的理念,給他植入進去。
這樣,我們就可以總結營健自我心靈、及孩子人格教育的方法了。
10
如果你沒有孩子,也不相信奮鬥能改變命運,盡可以表達自己的觀念,這個別人管不著。
但如果,你有了孩子,還望子成龍,希望豬窩飛出玉麒麟,那就得先行改變自我觀念了。
——要在家裡,設個讀書角,你可能不喜歡讀書,但一定要有個讀書角,中國的書,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簡直跟白給一樣。別說讀書無用的蠢話,也別說現在的書都是垃圾,這世上沒有垃圾書,只有不妥當的觀念。哪怕你真的這樣想,也要養成購書的習慣,這個習慣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只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環境。
——象對待成年人那樣對待孩子,與他們正經談話,你把他當成孩子,他就會把自己當成嬰兒,你把他當成年人,他才會長大。
——多交有價值的朋友,諸如讀書有成的這類,哪怕你討厭他們,認為他們太裝,但你知道這只是別人的成功帶給你的壓力,你在扭曲現實而已。你的孩子也應該成為這樣的人,成為帶給人壓力、贏得別人尊敬的人。你的朋友圈有這類人,才會有意無意影響孩子。
——自己努力,按照本文的人格結構,營建自我。你的優秀,是對孩子最完美的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