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1. 商業管理精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1. 商業管理精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如果事前想得清,那就事中不折腾

如果事前想得清,那就事中不折腾


MBA智库百科 今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件事,只有美好的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计划可以对你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计划可以作为你实现设想过程的指导,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减轻压力。有了好的计划,你就有了好的开始。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管理学上有一个布利斯定理,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指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01

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下面用一个实验论证一下:

美国的几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

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得心应手。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的,就是计划的重要性。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是一盘散沙。只有事前拟定好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应付自如。好的规划是成功的开始。

02

计划是事先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手段等完整方案的管理活动。计划职能在各项管理职能中占有领先地位,它决定了组织、指挥、协调的目标,也规定了控制和监督的标准。为了使企业各个环节的活动协调一致地进行,为了正确地把握未来,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求得相对稳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计划的职能。弹性计划方法,充分发挥计划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企业生产系统弹性的主要管理方法。

所谓的弹性计划是指考虑到计划在执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而制定的,能适应变化的组织内外环境,有一定的弹性。

同传统的刚性的计划方法相比,弹性计划方法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1.预见性。弹性计列方法使企业能更准确地或更超前地预测企业在未来发生的各种情况,事先加以筹划,采取预防性措施;

2.灵活性。计划职能的执行要有一定弹性,计划的目标和指标本身也要留有余地。弹性计划方法能更好地满足上述要求。

3.适应性。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条件不断变化,弹性计列方法“以变应变”,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

03

苛罗尼雅公司是澳洲一家颇具规模的制造公司。它设有3个事业部:蔗糖部、建筑与建筑材料部和矿业与化学品部。每个事业部下面又分若干分公司。这个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为符合公司总目标的战略计划,经常召开各种会议,通过这些会议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情况和各种目标。在每个月的董事会会议之后,公司总经理要会晤各部门的50名高级主管人员,同他们商讨公司的业务情况。另外,公司每年还召开2次中级经理人员会议,使他们了解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及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制定出详细的应对计划。

在公司的3个事业部中,以赫伯特领导的矿业与化学品部的计划工作最为成功。计划工作的程序是自下而上。参与制定计划的人员包括该部所属的10家公司的经理,某些情况下这些分公司的厂长和业务经理也会参加。

为了使各个分公司的步调能够一致起来,赫伯特总是把总公司对通货膨胀及其他各种经济因素的看法,及时告诉各分公司的经理,让他们把这些因素作为制定计划时的参考资料。

在每年的11月份之前,总公司会把各种指导性文件发到各大部,该文件详细地说明了哪些计划已被批准,以及总公司对各部有什么希望。在这个会计年度的最后几个月里,各部根据总公司发给的指导性文件,重新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并编制预算。随后,总公司再根据这些计划制定出整个公司的总计划。总计划应对整个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做出详细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统计资料。

通过这一道道繁复的程序,最后制定出来的计划就是确实可行的。为进一步确保战略计划的顺利完成,该公司还建立了一套"追踪审核"制度。该制度规定,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前,各分公司都应指派专门的稽核人员,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追踪审核"报告,从而做到能使一年的预测更为准确。正是这样一个严密的计划制定过程和监督执行过程,保证了苛罗尼雅公司在经营中很少发生失误,从而保持了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我们个人的自我管理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需要事先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像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反而是在里面不断加强能力,收获的往往比预计的还多。

后台消息回复处,回复“战略计划”,有惊喜!

综合整理/MBA智库百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公交站理論

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完美解释你的职场成败


2018-03-13 MBA智库百科



文/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我们用力在我们的成功之路走着,管理者在开发新项目,会计师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地处理退税,护士则在考虑如何更好地管理病人,而作家、设计师、画家和音乐家也都在对外分享着自己的作品。我们每天都在做着自己的创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在这一创作中坚持着直到成功,确是未知的。

美国摄影师,作家和教育家阿诺·拉斐尔·闵奇恩在新英格兰摄影学校上与台下的毕业生分享了一个简单的理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说的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这个理论在闵奇恩看来,甚至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它告诉我们:想要成为大师,就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公交站故事

闵奇恩出生在芬兰赫尔辛基。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大型公交站,但是大约有二十几个站台。每个站台顶上有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对应着从这个站台发出的公交车。这些数字可能是:21、71、58、33和19。每路公交车在城市中至少有1公里的路线重叠,一路上都会有停靠站点。

我们现在来打个比方,中途的每个站点代表一个摄影师人生中的一年。那么第三个公交站就代表从事了3年的摄影活动。假如你已经潜心研究了3年的人体摄影,那么我们就把你的那路公交车称作21路公交车。

你把这3年的作品拿到波士顿美术馆,馆长问你是否熟悉欧文·佩恩的人体摄影。他的71路公交车也在同一条线上。或者,你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巴黎的一间画廊,馆长则会提醒你看看比尔·勃兰特的作品,也就是58路公交车,诸如此类。这着实令人震惊,原来你干了3年的事情,别人都已经干过了。

于是你下了公交,打了辆出租车——因为人生苦短——然后径直跑回公交总站寻找另外一个站台。这一次,你要使用8×10的大画幅彩色相机从吊车的吊臂上拍摄躺在沙滩上的人群。你花了3年时间,耗费3000美元,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但却听到了相同的评论。你没看过理查德·米斯拉奇的作品吗?或者,如果你使用8×10大画幅相机拍摄了在海边随风摇曳的棕榈树黑白照片,那么你没有看过萨利·曼恩的照片吗?

于是,你可能再次跳下公交车,打了一辆车,回去又找了一个新站台。你反复投入自己的创造力,反复展示新的作品,但却总是被拿来与他人比较。这时,你该怎么办?

很简单,你可以选择待在公交车上,待在那辆可恶的公交车上别动。因为如果你保持不动,那就迟早会看到变化。离开赫尔辛基的公交车都保持相同的路线,但这种情况只会持续一会儿,可能是一两公里。之后,他们便会分道扬镳,每一路车都会前往自己不同的终点。33路车会突然向北驶去,19路车则会驶向西南方向。21和71路的线路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相互重叠,但很快就会分开。欧文·佩恩会驶向其他地方。

这一分道扬镳的过程很重要,一旦你开始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你所崇拜的工作之间的差异——这也是你当初选择那个站台的原因——那就是时候寻求自己的突破了。突然之间,你的作品会被人注意到。此时,你会更多地落实自己的想法,而你的作品与当初对你产生影响的作品之间也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差异。你的视野会升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作品也会不断积累。要不了多久,批评家们也会对你的作品产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只是你的作品与一些大师的作品之间的差异,还包括你入行之初的作品。

最后,你其实是重新获得了整条公交线路。人们突然之间开始重新评价你20年前拍摄的老照片,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价格也卖得很高。在线路尽头,公交车最后可以休息了,司机可以下车抽烟甚至喝一杯咖啡,而你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这可能是你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的终点,甚至是你生活的终点。但你的所有作品现在都呈现在自己面前,早期的(所谓)模仿、后来的突破、顶峰和低谷,以及最后的封笔绝作,都会打上你独一无二的视觉烙印。

你保持始终如一,就能成功?

上述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成为大师,就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到底。这包括不断重复、提升平均速度。这些想法都至关重要,但“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则帮助我们明确了一些经常被人忽视的重要细节。

先想想大学生。他们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可能已经在教室里待了1万多个小时。他们是否已经成为了专家,非常擅长吸收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不是。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多数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

再想想每天都使用电脑的人。如果你从事一份工作已经好几年,你很有可能花了1万多个小时来撰写和回复邮件。拥有如此多的经验,你是否具备创作一部伟大小说的能力?恐怕没有。

最后想想一个每周都去健身房的普通人。很多人都坚持了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他们是否成为了顶尖运动员?他们的身体是否已经无比强壮?不太可能。

“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的关键在于,它激励你不要简单地从事更多工作,而是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工作。

关键不是工作,而是反复工作

普通大学生碰到某个理论时只会学习一次,最优秀的大学生则会反复学习。普通员工只写一次邮件,最顶尖的小说家则会反复修改各个章节。普通健身爱好者每周都会不假思索地遵循相同的训练计划,最优秀的运动员则会主动地思考每一次的重复动作,不断改进自己的能力。这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始终待在同一辆公交车上,你就有时间反复提炼和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创作出独特而鼓舞人心的伟大作品。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大师。而如果日复一日、年付一年地投入足够的时间思考普通的想法,最终也将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天赋。

马尔科姆·格莱德维尔在《异类》中提出了“1万小时定律”: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专门训练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我认为,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的专门训练其实就是不断复习,不断重复。如果你没有认真复习,那就算不上专门训练。

很多人都花了1万小时。但真正用1万小时来复习的人却少之又少。唯一的办法就是待在一辆公交车上,不要中途下车。

任何创作都会经历过失败,我们遭遇失败时往往都会打一辆出租车,然后换一条公交线路。但原先的线路之后或许会越来越顺畅。事实上,我们应该待在一辆公交车上,投入大量精力来反复思考和提炼自己的想法。

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就必须面临最艰难的决策:应该乘坐哪辆公交车?你希望用自己的人生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希望花费多年时间重复和提炼哪项技能?你如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没人知道哪辆公交车最好,但如果你想充分释放自己的潜力,就必须做出选择。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这是你的选择,但你必须做出选择。 而一旦你做出了选择,就请待在自己的车上,切勿换来换去。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領導法則

世界500强都遵循的6大领导法则


2018-03-01 MBA智库百科



文/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鲍其尔教授认为,作为领导者,应具备十大素质条件: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恰当授权;随机应变;勇于负责;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众。

大多数领导过程是领导者群体合力行为,因此,要形成一个良好领导班子,需要合理搭配领导成员,形成合理结构。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创造性地从事领导工作,对领导管理规律灵活、巧妙、娴熟的运用,是领导者德、才、智及经验的体现。领导艺术没有现成固定模式,领导者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领导艺术。

以下,小编要介绍几个领导者法则,一起验证你的领导是优秀的领导者吗?

卢维斯定理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即使是圣人,在他专长的领域之外,他也要保持谦虚的心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

管理不是一门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学问,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不完美,每一个充满这样那样缺点的人,都能掌握的学问。用管理学大师杜拉克的话来说:如果一个组织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组织必须有这样一个形式:在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领导集体领导下能够正常地运行。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卢维斯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一,作人首先谦虚。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第二,谦虚要有个度。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

第三,要处理把握好谦虚的尺度。对自己不懂的或懂的不够的要谦虚学习;对工作职责中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要尽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不能因过分谦虚而失去自己显示才华的机会。

狄伦多定律

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前董事L·狄伦多提出,一个团体或机构中所发生的激烈冲突,往往是因为面子问题引起的。解决任何问题的办法在于把握问题未发生前的契机,并将它消解于无形。

树要皮,人要脸。面子就是人外表的自身形象,它反映了一个人、团体或机构的人格魅力和尊严,一定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团体或机构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定位。

一个人或者团体如果“面子”大方得体,美誉闻名遐迩,头上有一道闪亮的光环,势必会为他带来很好的“面子效应”。所以,很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都要自我张扬,惟恐自家的产品优点别人不知道,都千方百计通过种种手段来广而告之,以达到推广促销的目的。于是,企业商业的广告不仅满街都是,还充斥于日常的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之中。为了一个“面子”,做大广告,商家之间竞相不惜血本展开了一场永无休止的广告战。

相反,若失去面子,商家厂家形象一败涂地,出了伪劣产品而臭名昭著,以至于没脸见人,也会使一家企业公司失去顾客和市场,导致产品滞销和亏损。所以为了面子大家的都会相持不下,不惜代价的争取,乃至发生了种种的冲突。

最后,与其争面子,不如挣面子。适当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你就能够说服对方。

克里奇定理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 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有人说,是“9•11”成就了纽约前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实际上朱利安尼的领导才能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他在上任之初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危机管理这门功课,诸如生化武器或炸弹攻击等,并且反复检讨与练习。因此,“9•11”的发生虽然出人意料,但在发生时,他能够坚强理智地带领着纽约市民走过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

美国军事家克里奇提出,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领导。可见,一个好的领导者对于一个组织的作用力是如此之强。

怀特定律

1997年,周宏钧进入报喜鸟集团从事信息化工作。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操作员。而那时的报喜鸟只有3台用来打字的电脑,整个集团的业务全是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周宏钧自己开始学习编写进销存软件,一点一滴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后来,作为IT经理的周宏钧准备在集团内上一个视频会议系统。

对于年产几十亿元的报喜鸟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很小的系统。即使这样一个小系统,公司老总在总裁办公会议上提及好几次。为的是提醒副总们、各部门负责人予以重视。周宏钧说:“有的主管业务的副总与视频会议系统根本没有关系,但老板这样重视,他们不能不重视。”而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老板的鼎力支持,与他在企业中确立的权威有很大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S·怀特提出,领导在群体外的声望有助于巩固他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他在外界的声望。领导权威即影响力,是由职务权威(即权力)和信任权威(即威信)构成的。职务权威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必备条件,领导的信任权威是领导功能的基础,是领导活动成败,事业盛衰的关键。

艾德华定理

在沃尔玛,所有经理都会佩戴镌有“我们信任我们的员工”字样的纽扣。在该公司,所有的员工甚至最基层的人员也被称为合伙人,同事之间因信任而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境界。最好的主意来自这些合伙人,把每个创意推向成功的,也是这些受到信任的合伙人。沃尔玛从一家小公司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的秘诀之一就在于此。

英国BL有限公司前总裁M·艾德华提出:高级主管如果不能互相信任,任何集体领导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在一个组织内,如果领导之间的合作没有处理好的话,组织的命运就值得担忧了。有好的领导集体,才会有好的集体领导。

托利得定理

《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提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或见解。广泛征求意见,是领导者在做出决策前的必要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广泛征求意见最主要的是态度,包括言者无罪、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和善于纳谏等。

现代的领导,都难免遇到下属冲撞自己、对自己不尊敬的时候,学学宋太宗,既不处罚,也不表态,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不失领导的尊严,而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你的部署更会为你倾犬马之劳。对于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心胸宽广能容纳百川。但宽容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下属着想,这样的老板不是父母官,也称得上是一个修养颇高的领导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同样老板在面对下属的微小过失时,则应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体面和企业的利益。

还有更多领导者管理定律,无法一一列出,感兴趣的童鞋,可在后台消息回复处回复以上条目关键字,了解更多领导者管理法则。

文/MBA智库百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MBA智库百科(ID:mbalibwiki)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2018.1.25亞洲記錄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收低1.1%至近兩週低位,因日圓走強傷及出口類股
(路透)日股日經指數週四跌至近兩週低位,因日圓升值傷及出口類股,但油價走高帶動石油和礦業類股上漲。
日經指數收跌1.1%,收於23,669.49點,為1月12日以來的最低收位。
石油和礦產類股表現好於大盤,因油價觸及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準。
東證股價指數跌0.9%至1,884.56點。

--台灣股市:小幅收高,投資人擔憂貿易保護主義追價意願受限
(路透)台灣股市週四小幅收高。分析師指出,投資人擔憂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恐對股市不利,盤中指數雖接近週二的波段高點但仍面臨調節賣壓,在電子股回落拖累下,終場指數僅小幅上揚。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收高0.12%,至11,165.95點。分析師預估,明日台股交易區間在11,100-11,250點。
今日成交初值為1,602.87億台幣,上交易日修正後為1,480.85億。
外資及陸資今天買超67.52億元,投信賣超0.91億元,自營商賣超22.56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4.05億元。
台幣兌美元週四早盤出量勁揚,並創五年盤中新高。
亞洲股市週四持於紀錄高位附近,不過圍繞美國特朗普政府保護主義立場的擔憂令金融市場籠罩陰雲;而美元則因美國財長努欽歡迎美元走軟的言論而陷入掙扎。

--中國股市:滬綜指收跌結束七連升金融地產股拋壓加大令大盤震盪加劇
(路透)中國股市滬綜指周四小幅收跌,結束七連升。分析師指出,此前大盤連漲令部分個股累積可觀漲幅,今天金融地產股拋壓加大,使得大盤震蕩開始加劇,但盤中急跌後仍有資金在低位吸納,表明下方承接力度較強,料股指仍會沿著原來趨勢運行。
滬綜指收報3,548.31點,跌11.16點或0.31%;盤中最低跌至3,528.04點。今日上海A股成交額為2,877億元人民幣,上日為3,074億元。
上證金融地產行業指數收跌1.22%。滬深300指數收報4,365.08點,跌0.57%;滬深300指數期貨主力2月合約收報4,373.0點,跌0.72%,成交15,135手。滬股通和深股通分別淨買入14.9億元和淨買入9.84億元。

2018.1.24歐美記錄

--歐洲股市:受美元下挫拖累收低,法國蘇伊士和科技股承壓
(路透)歐洲股市週三受美元下滑拖累,歐洲多數股市收低,而美股上漲。
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發布盈警後公用事業股下挫,且科技股走軟令市場承壓,但諾華製藥業績勝預期,給市場提供了一些支撐。
泛歐STOXX 600指數收低0.5%,德股DAX指數和英股富時100指數分別收挫1.07%和1.14%。英鎊兌美元走強也拖累了英股的表現。
儘管週三收低,泛歐STOXX 600指數仍接近2015年8月來的最高水準,歐洲經濟復甦和預期企業盈利持續增長,吸引投資人進入歐股。
法股CAC-40指數收低0.72%。

--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在震盪交投中小跌,晶片股拖累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路透)美國股市週三標普500指數收盤持平,納斯達克指數在震盪交投中下跌,此前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講話中暗示,可能針對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採取行動。
股市盤初上漲,因又一批企業發布良好業績,以及美元走低,扶助大型跨國公司股價,之後有關貿易問題的講話令標普500指數最多下跌0.5%。
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指數能夠在下跌後收復失地,因投資者選擇留在市場等待貿易方面的具體行動,近400個交易日以來市場修正幅度不超過5%。
美元下跌0.98%,此前美國財長努欽對美元走弱表示歡迎。
道瓊工業指數收高41.31點,或0.16%,至26,252.1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收挫1.59點,或0.06%,至2,837.54點;納斯達克指數收跌45.23點,或0.61%,至7,415.06點。
公司業績期繼續表現強勁,根據湯森路透截至週三早上的數據,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盈利預計增長12.4%。在88家已公佈業績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中,78.4%的業績好於預期,過去四季均值為72%。

--美國債市:美國財長努欽為美元頹勢背書後公債價格回落
(路透)美國公債價格週三下滑,此前美國財長努欽支持美元走軟,以扶助提振美國的全球貿易,打破了往屆政府支持強勢美元的政策傳統。
美國30年期公債收益率升至逾三個月最高,10年期和兩年期公債收益率也觸及日高。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瑞士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前,努欽表示,美元走軟對美國有益。
受其言論影響,過去幾個月已經承壓下挫的美元大跌。除美聯儲外,歐洲央行等其他央行都已轉趨貨幣政策正常化,提振了其貨幣兌美元的走勢。
週三美國公債遭拋售,同努欽講話後美元走勢一致。
尾盤,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升至2.652%,週二尾盤報2.622%。
美國30年期公債收益率盤中觸及三個半月高位2.956%,尾盤報2.933%,高於週二尾盤的2.902%。

--全球匯市:美國財長努欽支持美元走軟的講話助燃了美元跌勢
(路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週三跌至三年低位,此前美國財長努欽稱,對美元走軟表示歡迎,且市場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週稍後的講話中宣布保護主義政策。
努欽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瑞士達沃斯前夕發表講話時稱,美元走軟對美國貿易有利。
努欽的講話觸發新一輪美元拋盤,並令投資人質疑是否美元走軟會給經濟提供長期的刺激。
美元指數跌0.99%,報89.235,2014年12月來首次跌穿90。美元兌日圓下挫約1%。
近幾個月美元已然承壓,因市場認為美聯儲不再是唯一可能收緊政策的央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提速,尤其是歐洲經濟。
歐元兌美元升0.84%,週三公佈的調查顯示,歐元區企業2018年開局表現遠遠好於路透調查中的全部預估,企業活動增速為2006年中段以來最快。
投資者在等待歐洲央行週四會議,以尋找決策者開始擔心近期歐元升勢的跡象。
英鎊升穿1.42美元,因英國就業數據強勁以及美元普跌促使投資人增加英鎊多頭倉位。

--全球金市:金價觸及一年半峰值,此前美國表示歡迎美元走弱
(路透)黃金周三上漲,觸及2016年8月來最高,因美國財長努欽對美元走軟表示歡迎,投資者對通脹可能上升尋求保障。
現貨銀觸及四個月高位,和貴金屬價格一起上漲,交易商表示。
美元指數觸及三年低位,此前美國財長努欽稱美元走弱,對美國有利。
美元下跌,令美元計價的商品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便宜。
1905 GMT,現貨金上漲1.4%,報每盎司1,360.23美元。美國2月期金收高19.60美元,或1.5%,報每盎司1,356.30美元。

--國際油市:油價放量大漲,因美國原油庫存連續10週下跌      
(路透)油價週三放量上漲,受助於美國原油庫存創紀錄的連續10週下降,但煉廠活動下降和產量增長表明未來幾周美國庫存可能增加。
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10萬桶,低於預期,但連續10週下跌是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數據最早追溯至1982年以來的最長跨度。4.116億桶庫存也是2015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庫存穩步下跌,激發了投機客的創紀錄高位買盤量,將指標油價推升至三年高位。
美國原油收高1.14美元,或1.8%,結算報每桶65.80美元,布蘭特原油升0.57美元,結算報每桶70.53美元。兩者皆處於2014年12月以來最高。
EIA數據顯示,上周原油日產量升至990萬桶,接近1970年創下的1,004萬桶紀錄高位。

戰略

一文说清:何为战略?


2018-01-25 MBA智库百科


1


运营效益不等同于战略

近20年来,管理者一直在学习运用一套新的管理原则运营公司:企业必须具有灵活性,才能迅速回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它们必须持续运用标杆法,才能达成最佳实践;它们必须积极开展外包,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率;它们还必须培养若干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领先竞争对手。

长期以来,定位一直被视作战略的核心,然而由于当今动荡的市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很多人认为定位太过静态而抛弃了这一概念。

根据新的管理信条,竞争对手可以很快地复制任何一个市场定位,所以任何竞争优势至多只能是暂时性的。

然而,上述信条都是危险而错误的,它们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两败俱伤的竞争之路。

的确,某些竞争壁垒正随着监管放松和市场全球化开始消失;的确,很多公司适当地投入精力,使自己变得更加精干和敏捷。

然而在许多行业里出现的所谓超级竞争是一种自残的结果,并不是竞争范式发生改变后的必然结果。


问题的根源出在人们未能分清运营效益和战略这两个概念。

对生产率、质量和速度的追求,催生出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技巧,比如,全面质量管理、标杆法、时时竞争、外包、联盟、流程再造、变革管理等。

尽管很多企业的运营效益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它们却因为无法将这些进步转化为持续盈利而备感挫折。渐渐地,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管理工具取代了战略。结果是管理者越是努力地进行全方位的改善,企业离自己原本可行的市场定位就会越远。

2


运营效益: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创造卓越绩效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和战略对于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都至为关键,但两者的作用方式截然不同。

企业唯有在建立起一种可以长期保持的差异化,才能胜出竞争对手。它必须向客户交付更大的价值,或者以更低的成本创造出相当的价值,或者两者兼具。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企业的卓越盈利能力:通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可以提高平均单价;通过提高效率,企业可以降低平均单位成本。

所以,归根结底,不同企业在成本或价格上的所有差异都源自于设计、生产、销售和交付产品或服务(比如拜访客户、组装最终产品、培训员工)所需的成百上千种活动。

成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产生,而成本优势则在以高于竞争者的效率开展特定活动时获得。

同样,差异化来源于对活动的选择和执行所选活动的方式。所以,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劣势来源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而不仅是几项活动。


运营效益(OE)是指企业执行类似活动时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运营效益不仅限于效率,它是指一家公司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而更好地利用其投入的做法,比如,减少产品的次品率或以更快的速度开发更好的产品。

相对而言,战略定位则是指执行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和竞争对手相似的运营活动。

不同企业在运营效益方面普遍存在着差异。一些企业能够从投入中获得高于其他企业的回报,因为它们消除了无谓的活动,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更能激励员工士气,或者对管理特定活动或系列活动拥有更为独到的见解。

这种在运营效益上的差异,是造成竞争各方盈利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以及差异化程度。

试想一下,有一条生产率边界(productivity frontier),它是任一时间现有的所有最佳实践之和,可以把它视为企业在既定成本下运用当前最高科技、技能、管理技巧和原料,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

生产力边界既适用于各项单独的运营活动,也适用于如订单处理和生产制造之类的互为关联的群体性运营活动,甚至适用于整个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

每当企业改善了运营效益,就在向生产力边界靠拢。这样做可能需要资本投入、不同的员工队伍,或者仅仅是新的管理方式。

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及新投入的出现,生产力边界正在不断往外推移……

运营效益上的竞争推动生产力边界向外推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每个企业的竞争门槛。

然而,尽管这种竞争能使每个公司的运营效益都得到绝对提升,它却不能使任何公司因为获得相对提升而脱颖而出。

就以美国年产值逾50亿美元的商务印刷业为例。该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唐纳利父子公司、魁北克公司、世界彩色出版社和大花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场正面交锋。这些公司服务于各类客户,提供同样系列的印刷技术(凹版印刷和轮转印刷),斥巨资购买同样的新设备,提高印刷机的速度,缩减员工规模。但是,生产力随之得到提升后,从中受益的是客户和设备供应商,印刷企业却没有因此而提高其盈利能力……

改善运营效益之所以不是充分条件的第二个原因是竞争趋同,它更加微妙,隐患也更大。企业越是运用标杆法,它们之间也就越相似。竞争各方越是多地把运营活动外包给高效的第三方,往往是相同的第三方,这些运营活动就变得越通行。

当竞争各方在质量、生产周期或供应商伙伴关系上互为模仿各自的改善做法时,战略就会趋同,竞争就变成了在同一跑道上展开的赛跑,无人能够胜出。单单基于运营效益之上的竞争是互相摧毁式的竞争,最终导致消磨战,只有通过限制竞争的方式才能遏制。

最近出现了一波行业并购整合的浪潮,这在运营效益竞争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缺乏战略远见、一味地受到业绩压力驱动的企业,除了一家接一家地买下竞争对手以外,别无更好的选择了。行业里最后剩下的竞争者通常只是比其他公司活得更久,而并非是拥有真正的竞争优势。

3


战略有赖于独特的运营活动

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例。它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二级机场之间提供短程、低成本和点对点的服务。西南航空公司避开大机场,也不飞远程航线……


总部设在瑞典的全球家具零售商宜家家居同样拥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它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年轻消费者,他们想要低价但又有格调的家具。将这一源自营销的定位概念转化为战略的则是一套特别设计的运营活动,是这些内部运营活动使外部定位概念得以实现。同西南航空公司一样,宜家家居选择以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实施自己的运营活动……

4


战略定位的起源

战略定位有三个不同的来源,它们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经常重叠。

首先,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的某类产品或服务进行定位。我将其称为基于品类的定位,因为它是以产品或服务类别的选择而非客户细分为基础的。当企业针对外部市场竞争,形成独特的内部运营活动而提供最好的特定产品或服务时,基于品类的定位就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比如,捷飞络国际公司专营汽车润滑油,不提供其他的汽车维修或保养服务。与综合汽修店相比,其价值链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快捷的服务,这个组合非常有吸引力,以至于许多顾客情愿费点周折进行分开购买,即先在捷飞络公司更换润滑油,然后到其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其他服务……

定位的第二个基础是满足某个特定客户群的大多数或全部需求。我将其称为基于需求的定位,它与以某个细分市场的客户为目标的传统思维更为贴近。当某些客户群存在不同的需求,而一套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能够最佳地满足这些需求时,基于需求的定位就随之产生了。有些客户群比其他客户群对价格更加敏感,需要不同的产品特征以及各种不同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宜家家居的顾客就是这种客户群的典型代表。宜家家居致力于满足其目标客户群的所有家具和家居用品需求,而非仅仅满足他们的部分需求……


大多数管理者都会凭直觉按照所要满足的客户需求来规划业务。但是,基于需求定位的要素之一与直觉完全无关,而它常常遭到忽视。只有一系列满足需求的最佳活动也存在差异,需求上的差异才可能转变成有意义的定位。否则,每个竞争者都能满足相同的需求,这个定位就不存在独特意义或价值了。

定位的第三个基础是根据获取客户的不同方式对客户进行细分。尽管这些客户的需求是相似的,但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最佳活动配置方式才能接触到他们。我将其称为基于接触的定位。可以按照客户的地理位置和客户群规模来接触客户,或者以最佳的方式,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系列的活动来接触客户。

例如,农村和城市客户不同的接触方式使得企业活动存在差异。此外,由于为小型或大型客户、密集型或分散型客户服务的方式不同,为满足不同客户群的类似需求而规划营销、订单处理、物流和售后服务活动的最佳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为定位下完定义后,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何谓战略?”这个问题了。

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理想定位,那么企业也就无须战略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发现并抢占这个定位,以此赢得竞争。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

如果同一套运营活动能够生产出所有品类的产品、满足所有的需求、接触到所有的客户,那么各家企业很容易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运营效益将决定企业的绩效。

5


可持续的战略定位需做取舍

然而,选择一个与市场竞争对手不同的定位还不足以确保可持续优势。一个有价值的定位会引起既有竞争对手的仿效,它们可能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抄袭。

第一种,企业可以对自身重新定位,以绩效卓越的对手为赶超目标……第二种效仿的方法更为常见,即骑墙策略。骑墙者试图在受益于成功的新定位的同时又能保持其既有的定位。它把新特色、新服务或新技术嫁接到原有的运营活动上。

有人认为竞争对手可以复制任何一个定位,然而航空业就是检验这种观点的绝佳例子。表面上看,似乎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能模仿其他同行的经营活动。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能购买与竞争对手相同的飞机,租赁相同的登机桥,提供相同的餐饮、售票和行李搬运服务。

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看到西南航空公司做得很成功,于是决定采取骑墙策略。它一方面维持作为全面服务型航空公司的定位;另一方面着手赶超西南航空公司在多个点对点式航线上的优势。大陆航空公司将这项新业务称为“Continental Lite”。“Continental Lite”不仅取消了餐饮和头等舱服务,增加了航班班次,还降低了票价,缩短了登机等候时间。因为大陆航空公司在其他航线上仍然提供全面服务,所以它继续通过旅行社代理售票,采用混合型机队,继续提供行李托运和指定座位服务。

但是,倘若企业不在多个定位之间做出取舍,它就不能获得一个可持续的战略定位。当企业各个运营活动互不兼容时,它就需要进行取舍。简而言之,每次取舍犹如厚此薄彼。例如,航空公司可以选择提供餐饮,但这样会增加成本,延长泊机时间。或者它也可以选择取消餐饮服务,从而降低成本并缩短泊机时间。但如果它想兼而有之,结果必然是效率降低……

企业之所以做出取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形象或声誉的前后不一致。如果一家以创造某种价值而知名的公司开始创造另外一种价值或者试图同时提供两种互不一致的东西,它将有可能失去诚信,并让客户感到迷惑,甚至损害企业的声誉。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取舍源自经营活动本身。不同的定位(及其定制化活动)需要不同的产品配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员工行为、不同的技能以及不同的管理系统。许多取舍反映了机械设备、人力资源或组织系统方面的不可变通性。宜家家居通过让顾客自己组装和运输家具来配置自己的运营活动,以实现低成本,它在这方面做得越出色,就越难满足那些需要更多服务的顾客。

最后,取舍还可能由内部协调与控制的局限性引起。企业高层明确选择某种竞争方式后,就会确定组织各项工作的优先次序。反之,企业若是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它将在竞争过程中面临战略不清的风险,员工在制定日常运营决策时可能失去明确的框架。

定位的取舍在竞争中普遍存在,它对战略至关重要。它不仅迫使企业进行选择,还有意识地限制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品类。它威慑住了重新定位和骑墙的行为,因为采用这两种方法竞争的企业将破坏自己的战略,而且贬损其既有运营活动的价值。

取舍最终迫使“Continental Lite”停飞。大陆航空公司亏损数亿美元,CEO也因此下台。该公司的航班要么从拥挤的枢纽城市误点起飞,要么因行李转运而拖延登机时间。

大陆航空公司试图同时用两种方式展开竞争。它既想在某些航线上提供低成本服务,又想在其他航线上提供全面服务,这种骑墙策略最后让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过去10年里,管理者大幅地提高了运营效益,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不用取舍为上策”的这个理念。但如果没有取舍,企业将永远无法获得可持续优势。结果为了保持现有地位,企业不得不加快发展。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何谓战略?”我们发现取舍概念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什么。没有取舍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需要战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任何好的想法都可能被快速模仿,而企业的绩效也将再次完全取决于运营效益。

6


匹配驱动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了一家企业将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配置各项活动,还决定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运营效益是指在单个活动或职能方面取得卓越成效,战略则是指整合各项活动。

西南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正确的答案是:每一个环节都重要。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包含一整套活动体系,而不是各个单一部分的集合。该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各项活动之间的互相匹配与强化。

战略匹配为企业建立起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链,将模仿者拒之门外。正如大多数拥有优秀战略的企业一样,西南航空公司的各项运营活动以能创造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方式进行相互补充。例如,某项活动的成本由于其他活动的实施方式而得到降低。与此类似,某项活动对于客户的价值可由其他活动加以提升。战略匹配正是以这种方式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卓越的盈利能力。

7


匹配类型

各项职能政策之间匹配一致十分重要,这是最早的战略思想之一。然而渐渐地,这一思想不再是管理层的考虑重点。管理者不再将企业视为整体,而是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关键”资源和“关键”成功因素。事实上,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匹配乃是竞争优势的核心组成部分。


匹配有三种类型,三者之间并不互相排斥。第一层面的匹配是各项活动(职能)和整体战略之间保持简单一致性。

一致性能确保各种活动的竞争优势不断累积,且不会减弱或自动消失。它使得企业以更简洁的方式与客户、员工和股东进行战略沟通,帮助公司上下统一认识,提高执行能力。

第二层面的匹配在各种活动互相增强时产生……例如,比克公司通过各种可用的渠道向几乎所有的大型客户市场(零售、商业、促销和赠品)出售一系列品种有限的标准化低价圆珠笔。与基于品类定位的企业服务于广泛的客户群一样,比克公司强调一种共性的需求(低价实用的圆珠笔),采用覆盖面广的营销手段(庞大的销售队伍和密集的电视广告)。

第三层面的匹配超越各项活动互相强化的层面,达到我所称的活动最优化。美国休闲服装零售商GAP公司的关键战略要素之一,是让消费者在门店内购买到各种产品。GAP公司通过店内库存或仓库补货的方式保证产品的供应。它几乎每天都从三个仓库补货,以减少店内的存货数量,优化各种活动的效果。GAP公司之所以强调补货,是因为它的商业战略始终以提供少数几种颜色的基本款式服饰为核心。

对于这三种匹配类型,整体系统比任何单个部分都更为重要。竞争优势源自整个活动体系。各项活动实现匹配一致后能大幅降低成本或增加差异性。除此之外,单个活动的竞争价值或与之有关的技能、能力及资源都不能脱离整个系统或战略而存在。因此,将竞争性企业的单个优势、核心能力或关键资源解释为成功的原因是一种误导的做法。事实上,这些优势贯穿于多个职能部门,且互相融合。因此,更可取的方式是以渗透于各项运营活动中的定位主题为视角进行思考,比如低成本、某个独特的客户服务理念,或者某个独特的价值理念等。这些主题始终贯穿于由各项运营活动紧密联结而成的系统之中。

8


匹配与可持续性

在众多运营活动中建立战略匹配,不仅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保持这一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要复制一批环环相扣的活动,远比仅仅复制某个特定的销售队伍策略、某项工艺技术或者某套产品性能困难得多。因此,建立在活动系统之上的定位要比那些建立在个体活动之上的定位更容易持久。

一个企业的定位越是依赖于内部运营活动系统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匹配,其竞争优势越具有可持续性。从本质上讲,这种体系一般很难从企业外部拆解,因此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即使竞争对手能够了解相关的关联性,也很难复制这种关联性。企业之所以难以形成战略匹配,是因为这需要整合多个独立部门的决策和行动。

当一个定位的活动体系由于需要取舍而互不兼容时,这种定位的可行性最高。战略定位决定了取舍原则,后者又决定了单个活动的配置和整合方式。从运营活动系统的角度观察战略,我们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为何不同的组织文化、体系和流程需要不同的战略。反过来,根据战略来调整组织将更易于实现互补效果,促进可持续性。

因此,战略定位的时间跨度应该是10年或者更长,而不仅仅是着眼于一个战略规划周期。如果企业经常切换定位,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企业不仅必须重新配置单个活动,还必须重新调整整个体系。一些活动可能永远也跟不上摇摆不定的战略变化。战略频繁变动,或者说一开始就未能选择一个独特的定位,必然导致活动配置时“人云亦云”或者模棱两可、各职能部门之间互不一致以及整个组织内部失衡。

何谓战略?现在我们可以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答案了。

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匹配。一项战略是否成功,取决于妥善处理和整合多件事情,而不仅仅是几件事情。如果各项活动之间未能匹配,该战略就没有独特性,也就几乎不具备可持续性。那时,管理层只好再次选择一个更为简单的任务,即监督各项独立职能,而运营效益也将决定企业的相对绩效。

后台回复“尾灯战略”条目名,有惊喜!

友情提示:底部是留言区,查询关键词请先返回公众号界面!

图:互联网。本文选自《战略过程》,原作者:迈克尔·波特。原载于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