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太極拳鍛煉是“由剛入柔”。意思是太極拳學練的開始不需要、也不應該放鬆、不需要、也不應該不用力,相反,仍然需要用力、緊張、快速地猛練,這樣鍛煉日子久了,漸漸地“柔”也就自然地會形成了。這種說法在九十年代是屬於極少數,之後漸漸地開始呈現擴大的趨勢。許多太極拳傳人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然而,現在的太極拳界也有許多人相信這種說法,而持這種說法的人中有的還是太極拳名家。因此,對於這種說法究竟對不對是必須認真對待與探討的。


“剛”與“柔”都是多義詞。對於太極拳而言,褒義的“剛”往往表示有一定強度的內勁與快速,也表示攻擊;貶義的“剛”則往往表示“拙力”與主動的快速;而“柔”主要是表示放鬆與“沾粘連隨”的技能。沒有學習過太極拳之人的用力、緊張、猛練只能是屬於表示拙力與主動快速的“剛”。在古代哲學裡,“剛”與“柔”是屬於一對“陰陽”。任何事物雖然都表現為“陰陽”,但具體的性質必然非“陰”即“陽”、 非“陽”即“陰”,不可能既是“陰”又是“陽”,或既是“陽”又是“陰”的。對於人的肢體而言,那就是要麼是“柔”, 要麼是表示使用拙力的“剛”。比如手臂,要麼就是放鬆,要麼就是緊張。太極拳的基礎與根本是放鬆,而且是動態的放鬆。有靜態氣功修煉基礎的人雖然在靜態時能夠放鬆,但動態時仍然是不能放鬆的。因此,學習太極拳的人由“剛”轉變為“柔”的過程必然是去“剛”增“柔”的過程。按照“陰陽”分析,由“剛”轉變為“柔”就是由“陽”轉變為“陰”,這一過程必然是“陽消陰長”的過程,如果“陽”始終不“消”,這“陰”自然也始終不可能“長”,“陽”也就始終不可能轉變為“陰”。也就是說:如果不去“剛”增“柔”,“剛”是不可能轉變為“柔”的。因此,太極拳學練一開始就必須學習放鬆與消除緊張,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太極拳學習還沒有開始。所以,太極拳學習初期仍然用力、緊張、猛練就是太極拳還沒有開始學習的反映。

太極拳的放鬆不僅是動態中的放鬆,而且是使用人體力量之中的放鬆。靜態氣功修煉所需要的人體力氣僅僅是維持固定的姿勢,局部的用力可以做到十分微小從而做到放鬆,然而這樣的放鬆與太極拳的放鬆是兩回事,因為從模糊概念說,這種放鬆是沒有使用力量的“無力”放鬆。太極拳的放鬆是在完成人體動作姿勢的變化之中的“有力”放鬆。人體動作姿勢的變化是必需要有外部或內部力量作用的,如果是個人練拳其肢體姿勢發生了變化,沒有外部力量的作用,那麼,人體必然是使用了內部力量了。說既肢體在運動,人體又沒有在用力,那純粹是強詞奪理、自欺欺人。從物理學的角度說,人體用了力就是發生了“做功”。如果一條手臂5斤重,沒有超過5斤的力量這條手臂是不可能提起來的。如果這條手臂的提起是使用了手臂局部的力量,與這條手臂運動有關的肩、臂局部肌肉就必然會緊張。而人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局部所使用的力量往往不是略微超過5斤這樣微小,而是10斤、20斤、50斤,甚至更多。局部使用的力量越多,局部自然也就越緊張。而對於太極拳而言,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即使局部僅僅使用了略微超過5斤這樣微小的力量,看上去是慢悠悠、輕飄飄的,因而許多人認為是“不用力”與“放鬆”、“松柔”了,現代太極拳界的有的名家就是這樣,從太極拳的角度說,這樣的“不用力”與“放鬆”仍然是屬於使用了拙力的“用力”與“沒有放鬆”。那麼,太極拳怎樣既手臂運動又避免手臂局部使用拙力與放鬆,也就是手臂局部“不用力”呢?那就是使用了傳遞性的人體力量。就是說,真正的太極拳,5斤手臂提起的“做功”完全或者主要是由傳遞性的人體力量來完成的。這傳遞性的人體力量,太極拳古人稱之為“氣”,達到了一定的強度又叫做“勁”。在掌握了一定的太極拳技能後,這種“氣”就會由腳開始向上傳遞。這種“氣”實質上是人體對於地面的反作用力所引起的力量,又由於人體各環節的相互反作用而以波浪(或者是抖動的綢練)的形式發生傳遞的,因此,太極拳古拳譜稱其為“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這就是說太極拳的“放鬆”、或者說是“不用力”依賴的是這有傳遞性的“氣”。這“氣”越強,肢體也就越能夠放鬆或越不用“力”;“氣”越少,肢體也就越不放鬆或越用“力”。這種“力”對於太極拳而言就是“拙力”,從“剛柔”而言,就是“純剛之力”。太極拳古人將這種情況歸納為“有氣者無純剛之力,無氣者為純剛之力”。經過互文修辭,前一句的“純剛之力”省略去掉前一半的“純剛”、後一句的“純剛之力”省略去掉後一半的“力”,再去掉一些虛詞,這兩句話就變成為“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了。這兩句話中的“無力”也就是“不用力”其實就是“放鬆”,就是“柔”;而“純剛之力”顯然就是表示使用拙力與沒有放鬆的“剛”。所以,上述這兩句話也可以說成為是“有氣者柔,無氣者剛”。或者發過來說:“柔者有氣,剛者無氣”。初學太極拳的人還不會產生“氣”、運用“氣”,是屬於這種使用拙力與沒有放鬆的“剛者”。“剛”不去,也就是不放鬆,現代運動力學證明要想運用傳遞性的力量那是極其困難與不可能的。“剛者”既不去“剛”,不學習放鬆,又不學習使用傳遞性的力量“氣”,那麼,這“剛”自然是永遠不可能變成為“柔”的。而如果初學太極拳的人能夠“去剛”,不僅需要學習放鬆,還必須學習使用“氣”,而使用“氣”的過程又必然是一個“去剛”的過程。


太極拳的放鬆不僅是動態中的放鬆,而且是使用人體力量之中的放鬆。靜態氣功修煉所需要的人體力氣僅僅是維持固定的姿勢,局部的用力可以做到十分微小從而做到放鬆,然而這樣的放鬆與太極拳的放鬆是兩回事,因為從模糊概念說,這種放鬆是沒有使用力量的“無力”放鬆。太極拳的放鬆是在完成人體動作姿勢的變化之中的“有力”放鬆。人體動作姿勢的變化是必需要有外部或內部力量作用的,如果是個人練拳其肢體姿勢發生了變化,沒有外部力量的作用,那麼,人體必然是使用了內部力量了。說既肢體在運動,人體又沒有在用力,那純粹是強詞奪理、自欺欺人。從物理學的角度說,人體用了力就是發生了“做功”。如果一條手臂5斤重,沒有超過5斤的力量這條手臂是不可能提起來的。如果這條手臂的提起是使用了手臂局部的力量,與這條手臂運動有關的肩、臂局部肌肉就必然會緊張。而人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局部所使用的力量往往不是略微超過5斤這樣微小,而是10斤、20斤、50斤,甚至更多。局部使用的力量越多,局部自然也就越緊張。而對於太極拳而言,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即使局部僅僅使用了略微超過5斤這樣微小的力量,看上去是慢悠悠、輕飄飄的,因而許多人認為是“不用力”與“放鬆”、“松柔”了,現代太極拳界的有的名家就是這樣,從太極拳的角度說,這樣的“不用力”與“放鬆”仍然是屬於使用了拙力的“用力”與“沒有放鬆”。那麼,太極拳怎樣既手臂運動又避免手臂局部使用拙力與放鬆,也就是手臂局部“不用力”呢?那就是使用了傳遞性的人體力量。就是說,真正的太極拳,5斤手臂提起的“做功”完全或者主要是由傳遞性的人體力量來完成的。這傳遞性的人體力量,太極拳古人稱之為“氣”,達到了一定的強度又叫做“勁”。在掌握了一定的太極拳技能後,這種“氣”就會由腳開始向上傳遞。這種“氣”實質上是人體對於地面的反作用力所引起的力量,又由於人體各環節的相互反作用而以波浪(或者是抖動的綢練)的形式發生傳遞的,因此,太極拳古拳譜稱其為“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如練一氣”。這就是說太極拳的“放鬆”、或者說是“不用力”依賴的是這有傳遞性的“氣”。這“氣”越強,肢體也就越能夠放鬆或越不用“力”;“氣”越少,肢體也就越不放鬆或越用“力”。這種“力”對於太極拳而言就是“拙力”,從“剛柔”而言,就是“純剛之力”。太極拳古人將這種情況歸納為“有氣者無純剛之力,無氣者為純剛之力”。經過互文修辭,前一句的“純剛之力”省略去掉前一半的“純剛”、後一句的“純剛之力”省略去掉後一半的“力”,再去掉一些虛詞,這兩句話就變成為“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了。這兩句話中的“無力”也就是“不用力”其實就是“放鬆”,就是“柔”;而“純剛之力”顯然就是表示使用拙力與沒有放鬆的“剛”。所以,上述這兩句話也可以說成為是“有氣者柔,無氣者剛”。或者發過來說:“柔者有氣,剛者無氣”。初學太極拳的人還不會產生“氣”、運用“氣”,是屬於這種使用拙力與沒有放鬆的“剛者”。“剛”不去,也就是不放鬆,現代運動力學證明要想運用傳遞性的力量那是極其困難與不可能的。“剛者”既不去“剛”,不學習放鬆,又不學習使用傳遞性的力量“氣”,那麼,這“剛”自然是永遠不可能變成為“柔”的。而如果初學太極拳的人能夠“去剛”,不僅需要學習放鬆,還必須學習使用“氣”,而使用“氣”的過程又必然是一個“去剛”的過程。

由上述可見,學練太極拳,由“剛”變“柔”,必須“去剛”。如果不“去剛”,所謂“由剛入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所謂的“由剛入柔”是根本不合情理、不符合邏輯、很錯誤的,對於太極拳學習,純粹是屬於誤導。按照這樣的觀念學習太極拳,要想真正進入太極拳之門是不可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