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不看「整勁」看「用勁」


文章來源: 
悅太極


不看「整勁」看「用勁」,談「指領梢牽」和「湧泉根摧」的內外分流

「內家」與「外家」,一般多以「剛猛、鬆柔」來劃分,而認為「剛猛」是「外家」,「鬆柔」是「內家」;可是實際上並非全然如此,「內家」與「外家」真正的差別,在於內家 「用勁」以「指領梢牽」,而外家「用勁」則以「湧泉根催」。

我們大多數人一看到「 太極拳」,就會稱「 太極拳」為「內家」,但是實際上,我們無論從「鬆柔」,還是從門派的「拳名」 上,根本分不出太極拳是「內家」還是「外家」。這就像台灣有些門派拿外家的「湧泉根摧」來練「鬆柔」太極拳,卻妄想只有自己的「湧泉根摧太極拳」是「內家」, 而把別人全當成「外家」來攻擊,卻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外家」。


所以說,不但從「鬆柔」處,很難看出是「內家」還是「外家」,即使從拳法名稱上面,也根本看不出誰是「內家」誰是「外家」 ;很多太極拳表面「鬆柔」,但其骨子裡比外家還強調「湧泉根摧」,反而是「大外家」;很多人眼中的外家武術,不強調「鬆柔」,但施技時偏向「指領梢牽」,反而是「小內家」 。「大外家」的太極拳,和「小內家」的外家拳相比,這些「湧泉根摧」的太極拳,根本連「內家武術」的邊都沾不上。

所以只要是太極拳,就一定是內家拳嗎?不一定。我們眼中的外家拳,就一定是外家拳嗎?也不一定。是不是內家拳,完全決定於有沒有用「指領梢牽」來作戰,沒有使用「指領梢牽 」的,即使名字叫太極拳,也不是內家拳。

我們中國內家講究「六合」,「六合」自古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在拳術上「六合」就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腳合、 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整勁」運作概念。在槍法上「六合」除了按拳術的定義之外,也有指:「 一截、二進、三攔、四纏、五拿、六直。」

「六合」的概念,在拳術上一般多說是明末「心意六合拳」宗師姬際可所創;但在槍術上,明遺民吳殳《手臂錄》中,就有「六合」槍法的記載,而吳殳卻認為: 「六合乃馬家槍名。」是馬家槍,更有人認為「六合槍」是宋太祖所創,所以「六合」這個名詞,最初也可能不是姬際可所創,而是明朝中期以前的武術就有的,姬 際可也有可能只是將「六合」的概念,用於「心意六合拳」,或者姬際可更強化了「六合」的原則罷了。

為什麼「六合」,會佔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因為依據「六合」鍛鍊「整勁」之後,整個身手步的統整效益最高,也最完美,不管是拳或槍或其他兵器,只要能夠徹底執行「六合」, 在和敵人接觸而受力時,他的身手步,就能夠完全「整勁」,而更協調、更流暢,也更能施展「鬆柔」的技術。

所以說武術「鬆柔」的最大源頭其實是「內三合、外三合 」的「六合」,一般太極拳講全身放鬆,這種「意念之鬆」只能在單獨運作時有效,也就是在自己練時有效,一但受到外力,就完全無效了,所以「意念之鬆」並不是「大鬆大柔」的根本源頭,只有「六合之鬆」才是「大鬆大柔」的根本源頭,也才是真正能用於太極拳技擊的鬆柔。
而「心易、太極、八卦」三家,就是全都含有「六合之鬆」的武術,所以像「形易」那樣被比喻為鐵球的剛猛武術,才會被列為「內家」;而「形易、太極、八卦」三家,也都因為都具有「六合之鬆」,所以才會被同時稱為「內家 拳」。因此,廣義的說,在「六合」最初出現的時候,只要是嚴格遵行「內三合、外三合」的「六合」武術,就已經可以被列為「內家」了。


但是這個以「六合」為「內家」 的觀念,並沒有流傳很久;因此「形易、太極、八卦」這三家,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內家拳,其實並不只是因為它們都是「內三合、外三合 」的「六合」武術,而是他們在「六合」這個必要條件之下,還具備一個「指領梢牽」的絕對必要條件。
因為中國武術發展到最高的境界時,中國武術前賢發現,並不是只要用「六合」來「整勁」 就能夠達到武術的高峰,因為在「六合」的「整勁」之下,不知不覺又發展出了各種不同形態的武術。以「六合」來「整勁」,卻實能夠達到最高的「整勁」 效益;但是最後卻因為「用勁」的方法不同,「六合」就分流成「指領梢牽」和「湧泉根摧」兩種不同形態的「六合」。

也就是說同為「六合」的「整勁」,有些人在「用勁」時,是「從手而身而腳」形成合一;有些人在「用勁」 時,卻是「從腳而身而手」形成合一。所以說,有了「六合」之後,「整勁」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問題全出在「用勁」。

即使大家「整勁」全都用「六合」,也全都合於「六合」的規範;但「用勁」的時候,有些人使用「指領梢牽 」,有些人卻使用「湧泉根摧」,「六合」也因此分裂成「指領梢牽」和「湧泉根摧」兩種不同的流派。


我們在最早見到以「用勁」來判定武術優劣的相關文獻,就是明代槍家吳殳的《手臂錄》,《手臂錄》中,清楚描寫石家槍和沙家槍的不同「用勁」方式 ,並且作出優劣的比較,《手臂錄》說:

1.「石家槍之用在兩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乃合而為一。」
2.
「沙家槍之用在兩足,身隨其足,臂隨其身,腕隨其臂,乃合而為一。」
這是中國武術文獻中,第一次清楚地記載了中國武術的兩種「用勁」方式 ;其文中的「用」就是「用勁、用技」,「合而為一」就是「整勁」。石家槍和沙家槍都是能夠「整勁」而「合而為一」的武術,但是他們在「用勁」時,卻出現了強烈的差別。

吳殳所舉的石家槍就是「指領梢牽」是「從手而身而腳」的較佳「整勁、用勁」武術 ;而沙家槍就是「湧泉根摧」是「從腳而身而手」的較差「整勁、用勁」武術。

可見武術即使都會「整勁」,但是最後在「用勁」時仍然出現分流,而形成一優一劣的形態;至此「六合」的「整勁」,就不能夠作為判定武術優劣的標準了,判定武術優劣的標準,已經從「整勁」提昇到了「用勁」的層面了。

我們也可以說,「六合」在「整勁」時沒有出現問題,「六合」在「用勁」時,則出現了大是大非的爭論;誰才是真正的「六合」,變成敏感的問題,而吳殳判定「指領梢牽 」才是優勝的一方,「湧泉根摧」是敗劣的一方。


在峨嵋武術的《峨嵋拳譜》中,更特別強調:
1.
爾以丹田,我以湧泉。(你以丹田為本,我卻是用湧泉為根)
2.
爾以根摧,我以梢牽。(你以湧泉來根摧,我卻是用手臂來梢牽)
這《峨嵋拳譜》也是和《手臂錄》一樣,完全是以「用勁」方式,來作為最終判斷武術優劣的指標。中國武術發展到這個高點,「鬆柔、六合」雖然很重要,但是卻不再是判定「內家、外家」 或武術好壞的主要依據了;因為更重要的判定武術優劣的方式已經提升到「指領梢牽」和「湧泉根摧」,而「指領梢牽」和「湧泉根摧」在明代就已經被提出來了。

由此可見,當「形易拳、太極拳、八卦掌」這三拳出現之時,人們所以判定他們是內家,並且認為他們是優秀的拳種的原因,除了他們全都是「六合」武術,更重要的是他們全都是以「指領梢牽 」來「用勁」。

那麼大家會問,「六合」的主張有錯嗎?「六合」的主張還有必要嗎?「六合」的主張當然沒有錯,「六合」的主張也當然還有必要,因為「六合」是「鬆柔」的源頭,也是「整勁」的基本概念,「指領梢牽 」是「六合」應該如何進行「整勁」如何「用勁」的指標,「六合」不但不能廢棄,還要在「指領梢牽」之下,悉心保存起來。

「指領梢牽」是讓「六合」完全發揮出來的酵母,「指領梢牽」能讓「六合」發揮到淋漓盡致;「湧泉根摧」則是「六合」的毒藥,「湧泉根摧 」只會讓「六合」變成一無是處。

「湧泉根摧」是造成「六合槍」雜棍的主要原因,「六合槍」本來不雜棍法,「六合槍」也沒有棍法,但是吳殳 卻批評主張「六合」的馬家槍是雜棍入邪。「六合槍」會雜棍的問題是出在吳殳所見的馬家槍使用「湧泉根摧」,所以才造成「六合槍」雜棍的現象,並不是「六合槍」本來有混法。

這種情形就像現在很多太極拳,自己打時非常鬆柔,但是一接觸到別人的力量,就處處變成頂抗的棍法;其中的問題全出在「湧泉根摧 」而不是出在「棍法」;如果這些太極拳徹底放棄「湧泉根摧」,而改採「指領梢牽」,太極拳的形態就會自動轉變,太極拳頂抗的現象就會全面消除,而不再有棍法。


可見我們不能批評某某太極拳雜棍,我們要批評的是「湧泉根摧 」造成太極拳雜棍;像那些在胸前橫著手臂去接人之勁的太極「掤勁」,就全是「湧泉根摧」式太極拳所發明出來的棍法「用勁」技術;所以說只要使用「湧泉根摧」就一定會雜棍法 ,這是宿命。

可見,以「六合」整勁的武術,只要改以「指領梢牽 」,所有的棍法都會消失,這一點連吳殳也沒有看出來,所以他並沒有建議馬家槍應以「指領梢牽 」來操作,以解決馬家槍雜棍的問題,他只是以輕視的態度去批評馬家槍,這是吳殳最可惜的地方。

當然吳殳也極有可能是為了拉抬自己的師門,對「指領梢牽 」能夠解決雜棍問題避而不談,而沒有對馬家槍提出建議,以免馬家槍忽然全面轉變技術,頓時就變得強大;就像我們如果不是為了弘揚太極拳,而只為了自己,我們大可批評其他太極拳雜棍,絕不會告訴他們雜棍問題是出在「湧泉根摧 」,只要改掉「湧泉根摧」就可以了。

因為「湧泉根摧」的形態,並不是以槍尖為導引,在用槍時自然容易形成「打一片」的棍法;在刀劍槍中,同樣一個「劈擊、砍擊」,如果以「指領梢牽」的方式操作,就會出現「砍中帶刺」的形,這個 「砍中帶刺」的形,就是槍法的「打一點」,而不是棍法的「打一片」。「砍中帶刺」和「刺中帶砍」沒有兩樣,所以「砍中帶刺、刺中帶砍」和吳殳所講「紮中有橫力」的峨嵋槍技術,其實是完全一樣的。


吳殳在《手臂錄》中,在「革」的技術上,非常強調「封閉」的圓圈,在「紮」的技術上,則非常強調「紮中有橫力」,但是吳殳在「劈擊」的技術上完全沒有著墨,可見吳殳可能不知道「砍 中帶刺」的「捲落法」技術,而誤把馬家槍動作較大的「劈擊」動作,完全視為棍法,這點我們勝過吳殳。如果吳殳還在世,我們只要示範「砍中帶刺」的「捲落 法」技術,請他品鑑,相信吳殳對那些容易形成雜棍的槍勢,應該不會再有太大的意見。

吳殳在《手臂錄》中,雖然痛貶主張「六合」的馬家槍,卻仍然把「馬家槍」二十四勢,連招式名稱和插圖全,大篇幅列入著作之中, 只對其中他認為雜棍的招式作出要懂得取捨的批評,可見吳殳對馬家槍是愛恨交織的,一來他認為自己「指領梢牽 」的師傳超過馬家槍,但馬家的「六合槍」勢,仍然不能加以完全否定。

在我們宗嶽門道場上,也經常以實際的粘槍手法,讓師兄們確實明白唯有「指領梢牽 」的槍法,才能夠順利施展「擠挨撦磨」形成的「粘槍、控槍、鎖槍」技術,因為我們師傳的「奇槍」槍法,也完全是以「指領梢牽」的內家手法在操作。

「奇槍」的來源就是戚繼光《紀效新書 .二十四槍勢》,這二十四槍勢,和吳殳《手臂錄.馬家槍二十四槍勢》幾乎完全相同,只有「琶琶勢」,吳殳寫為「抱琵琶勢」。



由此可見戚繼光《紀效新書 .二十四槍勢》,就是吳殳所批評的「馬家槍二十四勢」,我們宗嶽門所傳授的「奇槍」本名「戚槍」,其源頭也就是明朝戚繼光的戚家軍槍法,所以宗嶽門所傳授的「奇槍」和《紀效新書 、二十四槍勢》只是順序不同,名稱口語化而不同,但實質內容幾乎完全一樣;但我們現在使用《二十四槍勢》,也完全沒有吳殳當年所看到的「湧泉根摧」及雜棍問題。

最稀缺而廉價的是戰略能力

2016-05-31 史萬奎 和君商學
作者:史萬奎 和君合夥人
來源:和君諮詢醫藥醫療事業部

導言:精進亦無果?勤勉仍平庸?苦幹難脫困?多是缺少戰略能力!
上帝的宇宙沒設門檻,“我心”的世界沒有界限,一切困境都是幻象,其本質是戰略能力稀缺。



一、什麼是戰略能力?



1戰略能力是善用機會、轉厄為運、贏得生機的能力



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說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兩天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農夫便打算將井和這頭倒楣驢子一起填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但出人意料的是,當鏟進井裡的泥土打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轉變成為逃離厄境的階梯,最終撒著歡跑出了井口。



如果自己認為困境就是困境,沒有生機之念,困境就可能真的是困境了。而如果能用戰略思維換一種角度看問題,厄境還可能是好運的階梯。



如何扭轉厄境為運氣,是戰略研究的重要使命,需要戰略能力。

2戰略能力是洞察大勢、順天應人、定義格局的能力



20132月,星雲大師送習近平一幅字“登高望遠”。說“登高了,當然就望得遠,人民有福了”。當時,正值國內經濟“三期疊加”困難期,國際上大國經濟與軍事擠壓不斷,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看不到底部,中國和世界各國一樣可謂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如何破題倍顯急迫。



2013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拋出了“登高望遠”的第一個戰略: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一個月後,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再次發表演講時讓他的戰略定義更加豐滿: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從此開啟以“一帶一路”合作模式為契機,構築全球經濟貿易新的大循環戰略。“一帶一路”戰略覆蓋總人口約46 億,超過世界人口60%GDP 總量達20 萬億美元,約占全球1/3。而後,“亞投行”“京津冀一體化”等一系列戰略舉措點亮了“中國夢”,其背後是戰略能力所主導的頓悟,然後有重新定義世界的眼界和勇氣,用偉大的佈局,開啟擺脫困境的新格局。



規則是定義的,市場是定義的,甚至更多的需求也是定義的,洞察大勢、順天應人、定義格局需要勇氣,更需要戰略能力。

3戰略能力是主導大勢、合縱連橫、無限整合的能力



“一帶一路”、“亞投行”這種重新定義世界經濟與金融格局的戰略提出來,必然會受到美國的強烈阻擾。以中國的經濟基礎和國際地位,與美國抗衡顯然要冒很大風險。這最大的風險就是中國提出這樣的戰略,因受美國搗亂而沒有國家敢於參與。而事實是,戰略導向得到眾多國家的積極回應,其基礎就是眾多國家早就厭倦了美國主導的、以貪婪、自私、掠奪為本性的經濟與金融規則。



世界不缺乏追隨者,但缺乏主導者。用共創共用的戰略願景整合資源,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精髓,同樣也是不可多得的戰略能力。

4、戰略能力是用活、用巧、出奇制勝的能力



西元前284年,燕國將領樂毅出兵幾乎滅齊國。齊國僅剩莒和即墨兩座孤城。面對數十萬敵軍的圍困和進攻,齊國市場管理員田單臨危受命,被推舉為統兵不足5000人的城守。



田單整合人心,巧用戰術,率即墨軍民守城,樂毅攻城三年竟未下。這時燕昭王去世,繼位的燕惠王不喜樂毅,田單把握機會,用反間計離間樂毅和燕惠王。其散佈謠言說:“樂毅故意不努力進攻,是想自己稱王造反”。於是樂毅被驅逐,而燕軍怨,敵人開始軍心不穩。



離間計成功後,敵軍外行執政。田單開始用計麻痹城外的敵軍。他命令城裡百姓每家吃飯的時候必須撒米在庭院中祭天,於是飛鳥隱天蔽日來啄食。燕人對此感到奇怪,田單因此揚言說:“這是有神人下來幫我齊國。”每當發佈約束軍民的命令,一定宣稱是神師的旨意。



為強化齊軍作戰意志,打消持久厭戰情緒,他用計強化齊人對燕軍的憎恨與恐懼,增強齊軍民死戰之心。於是揚言說:“齊人最害怕失去鼻子,如果把割掉鼻子的齊人放在燕軍前面的行列來同齊軍作戰,即墨就會完蛋了。”燕人聽說了便按照田單散佈的話去做,齊城中的人看見齊國那些投降燕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更憤怒了。田單繼續施計說:“我害怕燕軍挖掘我們城外的墳墓,侮辱我們的祖先,我軍民當會為此痛心而失去戰鬥力。”燕軍於是挖掘齊人城外的墳墓,還焚燒屍體。這即墨人從城上望見,都流淚哭泣,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誓與燕軍決一死戰。



西元前279年某日,他下令讓全身赤裸裝扮如鬼手握尖刀的5000正規軍在城下潛伏,只讓老弱婦孺登城守衛。同時派人去向燕軍投降,燕軍聽說他們要投降,都歡呼雀躍,放鬆了戒備。田單卻用一千多頭牛,將畫上五彩花紋的外衣給牛們披上,把鋒利的尖刀綁在牛角上,而將灌好油脂的葦草綁在牛尾上。當晚,趁著夜色,齊軍點燃牛尾,再把牛從預先鑿好的幾十個城牆洞中趕出去,牛群後面尾隨著五千名如鬼般的壯士。牛尾被火燎燒灼痛,一千多頭牛都瘋了一樣,奔向燕軍大營。加上城頭上鑼鼓齊鳴、呐喊助威,天神、夜怪、衝殺,燕軍無從分辨,驚恐萬分,紛紛逃命,潰不成軍,齊國失去的七十幾座城都失而復得。



老子認為:有形的資源僅僅給人帶來便利,而無形的東西更有大用。戰略能力還體現在對有形無形的思想、人心、資源和機會的創造、把握和運用。

5、戰略能力是深根固柢、積土成山、不斷成長的能力



   華為是一家世界級卓越的公司。在短短的30年時間,其從一家草創公司成為全球第一的通訊設備商,是其在人才、技術與用戶量等方面不斷紮根分不開的。比如技術創新方面,201631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佈的2015年國際專利申請資料中,華為再次蟬聯首位。從各國的申請數量來看,美國居首,日本和中國分別位列二三,但可喜的是,中國的專利數比上年增長17%,在增長率方面大幅超過美國的-7%和日本的4%。從專利技術的數位變化,可以理解華為的持續高速成長,也可以體悟中國的未來。



“給我一個支點,我為你撬動天下”,但戰略需要支點,只有支點的根基紮得多、紮得深,才能讓戰略杠杆更加有力。因此,深根固柢是基本戰略能力,是開拓創新的根基。

6  戰略能力是認清自己、抓住要點、將事做成的能力



亂花迷人眼。很多時候,繁華世界的各種聲音讓人感到恐懼。沒有被打死,先是被嚇死的事情時有發生。事實上,世界很大,真正與我有關的不多。



因此,正確認識自己、認清自己要什麼並不是個小事。比如一名成績平平的高三學生某甲,上課幾乎聽不懂老師講的數學和物理,這一點可能會讓很多學生恐懼甚至崩潰。但這名學生認為,他的高考目標只要是“三本”;臨近高考就剩半個學期時間,老師在為同學拔高成績,講解的都是難題。他認為,此時再去衝擊難題不如將時間用到基礎上。於是他在戰略上放棄數學和物理難題,只追求簡單題不丟分。結果,由於節省了時間用到其他科目上,高考總分竟然達到了一本線。



第一、前列、卓越這些目標不盡是芸芸眾生的必然。很多時候,我們的目標是平凡的,甚至是被人看不上的,但只要對我們自己很重要,就夠了。於是,戰略能力對很多個體來說,僅僅是認清自己、做好自己。知道什麼是當下最重要的,並專注做好,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戰略能力

二、再說什麼是戰略能力?



命自心立,運在我擇,順用功成,勢蓄乃久小勝憑精進,大成靠戰略!



精進是善念、執著、勤勉、刻苦、精益、進取的意思,是向著目標而將當下做到極致的狀態。而戰略關乎機會的取捨,是辯證不同時空的收放,是佈局,是總成系統和微觀精進的運籌與實踐,是機會、資源與能力的縱橫捭闔,是有形與無形的活用。



這個社會,精進的人占多數;精進者不能出類拔萃,多是缺少戰略能力!不論個人、企業、組織還是國家或民族,長期勤勉刻苦,兢兢業業,而成果始終在低水準徘徊,不能實現人生突破、不能實現企業振興、不能實現組織興旺、國家昌盛,乃至於不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超過九成是戰略能力不足。



什麼是戰略能力?



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老子,用五千言所闡述的《道德經》,通篇歸結于“心修”,用現在話說,就是指導培養人的戰略能力。



戰略能力在心。什麼是心?心即我見,是我對自身、家庭、組織平臺、國家、世界乃至宇宙的認識、觀點或看法。用“我見”指導實踐,用實踐提升“我見”,以不斷提升人或組織的戰略能力。這是老子在2600年前,早給我們培養戰略能力的方向指引。



有什麼樣的“我見”,就有什麼層級的戰略能力



比如關於財和人之間的關係論述,可以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持這種觀點的人,懂得以散財之態度集合人氣,而成為團隊領袖;



也可以說“人聚財聚,人散財散”,持這種觀點的人懂得到人口密集的都市去獲取財富,或者通過聚合客流量、把握客流量增廣生意;



還可以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篤信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會見好就收,甚至放棄財富之念,淡泊逍遙;



還可以說“人生有命,富貴在天”,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正在村頭燒香遙祭,慨歎天命不公;



還可以說“命自心立,運在我擇”,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斷修煉“我見”,提升戰略能力,洞察時運,順天應人,見機而作,運籌帷幄,縱橫捭闔,規避風險,物形勢成。



到底什麼是戰略能力?



戰略能力是一種神秘而偉大的力量。有的人天生富有戰略素養,有的人經由後天體悟,戰略能力不斷提升。古代開疆立業的王侯,如秦穆公、劉邦、李世民等,無不對具有戰略能力的賢人求之若渴、師以尊之;乃至新中國能夠讓“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戰略口號由虛到實,得以在世界叢林巍然立足,也是因為毛澤東、周恩來、錢學森、鄧稼先這些具有戰略能力的人共同致力於“兩彈一星”,而終成偉大。



戰略能力是一種巨大無外、巨細無內,看得到機遇、抓得住機會、做得成杠杆、收得住趨勢的綜合能力;是登高望遠、明察秋毫、科學決策、系統總成、關鍵精緻、合縱連橫的能力;是科學的認識發展環境,以願望為導向,順應大勢,對機會做恰當的取捨,該收該放因勢而動,見機而作,剛柔並濟,德利雙手,常懷憂患,主導事功從太極到無極的能力。



如是人、如是心,放得如是戰略能力。戰略能力是難以量化、甚至難以定性的一種綜合性能力,其建立和培養,需要“我見”加“我行”的相互影響和驅動,需要經由人生從波峰到穀底的反復摔打、對人心寒冰到烈火的不斷淬煉,需要一種難以言傳的宏大眼界加本能直覺的創造力。

哪些習慣能讓你變得簡潔高效?


文章來源: 和君商學
很早之前我在知乎上回答過這個問題:



哪些習慣能讓生活變得簡潔高效?



今天晚上在這個問題下看到一個從閱讀到行動的答案,作者@Leesun 剛好也關注了我的知乎和微信。



從他的回答中能看到,他確實是把自己在知乎和微信上閱讀到的東西,根據自己的個人環境和情況,經過思考之後,去行動,最終變成自己的習慣。

行動和沒行動在剛開始時,不會有什麼太明顯的變化 ,但一旦持續幾年時間,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一旦你看到哪篇文章對自己有幫助,少收藏多行動,努力去完成自己的100天行動,這才會讓你產生變化。




1.
把你想要用的東西放在你隨手夠到的地方

因為特別喜歡喝咖啡,我曾經買了很多咖啡。

但是因為咖啡的製作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每次都不會主動煮咖啡,而是更願意跑到路邊的咖啡店買咖啡喝。

這種情況的發生更多其實是因為我製作的咖啡的不順當,然後我養成了把咖啡放在自己隨手夠到的地方,然後自己就養成了咖啡隨手做的習慣了。

2.
睡覺時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隨手掛在床邊,
而不是堆在髒衣簍裡。
這樣能讓你快速起床。

還有類似一個觀點是:只要醒了就立馬起床,要不然會在床上浪費更多的時間。

提高起床的效率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起床的動力,如果你內心知道你的任務是什麼,通常你起床會比較迅速,就算你睡眠不夠。

比如說我們每天上班為什麼能很快起床呢?因為你起晚了你就趕不上班車,就會遲到被扣錢。

另外一個怕起床的原因是不願意改變現有狀態,因為起來的那一刻,你必須改變被窩裡暖暖的感覺,到一種很冷得環境下,尤其是冬天的時候。

我想到了一種方法就是把要穿的衣服放在你隨手能夠到的地方,養成一種超級好的心態來面對起床。每天做好內心都會受到一點點鼓勵,這樣你就能更優雅的起床了。

3.
想起來就做,
給每一件事限定時間。

拒絕拖延症的最好做法就是:想起來就做,並且記錄時間開銷,每次給自己限定時間做一件事。

第一次應用這個理論的方法是但是第一次和朋友(現在的女朋友)聊天,當時她要趕第二天早上的飛機,因為很累,懶得動,懶得洗澡,懶得收拾東西。當時給她限定了10分鐘收拾衣服,20分鐘洗澡,然後睡覺。

她做到了,我明白這個方法是有用的,我自己也開始明白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一種變形。

我相信任何事情如果堅持下去就會成為好的習慣。拖延症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生活惡習,要想改變它,先從立馬行動做起。

拖延症最大心理來自於給自己太大的時間預期,如果每個時刻都是deadline,那麼你一定不會是一個拖遝的人。

4.
階段性目標的設置

昨天晚上在咖啡館看書,看了兩本關於吃的書籍,一本叫做《5:2輕斷食》,另一本是《吃的科學》,啟發我想到了很多東西。

當時用鉛筆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了,回家後沒有來得及整理,所以就放在今天早上來整理。這也是受校長(朱玉龍)啟發,知識只有形成系統化才能發揮效用。

每個階段的生活總會完成一些事,如果我們做計畫了,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計畫是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時候我們忘記了做計畫,所以時間就慢慢的溜走了。

不是我們沒有更好的生活,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在意生活。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會很累,但是當你每一件事就能想到一個心理學原理,每一秒鐘都獲得實實在在的成就感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人生的意義就是這樣的。

目標確定好了就就有了做事的方向,艾力在《你的8760個小時》提到過一個成功公式:成功=方向方法努力,方向取-1和﹢1,方法取0-10;努力也取0-10.那麼結果就是-100到﹢100之間。

所以我們活著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在0-50之間徘徊,套用網上流行的那句話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就沒到拼智商的程度

5.
不要輕易放棄正在做的事情,
想到別的事情的時候就先記個提綱

就在剛才,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只把題綱列出來,等買菜歸來再接著完成後面的文字。

其實這個習慣壞透了,我意識到我自己的寫作能力沒有提高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每次寫到一點點的時候就會有放著吧,等到下次有時間的時候在好好寫,其實我們有時間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想起來。

6.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思想一定要解放出來。

剛剛寫起床習慣的那段想到了這個話題。這個話題來自於最近新公司的領導開會講到的。

我們的部門分了好多個專業組,每個專業組都有自己的專業性,做技術的其實就應該這樣,在管理學上這叫矩陣式管理。豎列是各個專業,橫行是各個項目,這種佈局能保證每個專案都有專業的人在做自己拿手的事情,從而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和品質。

這其實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我的規劃是做一個資源協調者,也就是專案經理或者職業經理人這樣的角色。

專業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各個專業都有牛人大師,而且技術方向需要內心更踏實,思路更開闊的人來做。

通常具備這種專業性的人是能夠有所建樹的,當然做技術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挑戰,新畢業的同學一年內就能比你學到更多的東西,老闆也會願意雇傭新畢業的學生來完成更多的工作。

因此工程師如果不能在專業性上有所建樹,遲早會受到威脅的,而且年齡越大這種威脅越明顯,最後也可能迫於壓力自己主動辭職。

所以遇到職業天花板是一個人短視、沒有戰略思維的表現。優秀的人總能在適當的時候從技術員工程師的崗位上變成管理者。

7.
做一個愛好記錄的好同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思考了要落地才能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思考伴隨了我很長時間,這也是我愛好讀書的原因。我通常會做一些簡單的讀書筆記, 這也是我和別人交談時候的一種談資,要不然我豈不是變得很無趣。

有句話說:讀書就是用作者的眼睛去看世界。我深深贊同這句話。

8.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學會做計畫

計畫其實就是在給自己限定時,你把它寫下來,記在心裡,不知不覺你就會去完成它。

因為你心裡知道今天要做什麼事,所以寫下你要做的事情,隨時查看並記下來。

每次我們忘記事情都是因為任務並沒有在心裡完成多次重複。計畫寫在紙上,不容易丟失,每次看到都會明白自己今年的任務和這個月的任務。所以不知不覺你就會完成這個任務。

9.
定期丟東西,實現斷舍離。
減少選擇的時間。

斷舍離能讓你自己活在一個相對簡單的世界裡。

比如我現在基本不會因為每天穿什麼而煩惱,因為自己的衣服就那麼幾件,除了A就是B,偶爾還會選擇C,因為那是正式場合。

10.
明白時間的價值

我現在基本上不會願意花時間去做一些價值很低的事情,因為自己真的很忙,有很多書要看,很多技能要學習。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掌握的技能也是有限的。

為了讓自己的價值更高一些,那麼需要增加自己的價值,學更多的技能。你可以選擇自己摸索,也可以選擇找個老師或者買個課程來學習。

找個老師或買課程就是花錢換時間的一種具體體現。

1)比如說我不會游泳,我自己摸索學習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我找游泳館的教練,讓他教我學,我支付他400塊錢,他教我四次,每次1小時。四周後我學會了,而我只花了四個星期天,而不是一個月30天。

2)我做不好PPT,我找了很多材料後發現自己需要篩選,尋找,浪費很多時
間。索性自己在某PPT教學網站上充值100元,得到系統性的課程,看完後知道怎麼做好PPT了。

 花錢買時間的人,時間價值都是很高的,他們能夠認識到專業的人做好專業的事。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商業思維。

3)剛來北京的時候,特地根據公司班車路線找了房子。

公司在郊區(大興),班車線路10條,查看了每個線路的時間和地點,選擇了一個上班最晚,回家最早的路線,並拒絕在公司附近租房,雖然那邊房租很便宜。

我的思維是,相對別的同事減少上下班路上的時間2-3個小時,第一自己能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第二不用趕,第三郊區物質匱乏,精神匱乏,不利於年輕人成長,貧民窟裡出不來富翁,道理類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用多出來的時間去學習新的技能,用這些技能去創造新的價值,例如兼職等。

11.
定期升級自己的裝備

為了更快速的看書,自己升級了個顯示器,顯示器清晰,螢幕大。以前我三小時能看完一本書,現在兩小時就能看完。原因就是顯示器大,顯示的內容多,每一屏可以顯示好幾頁的內容嗎,200頁的書只需要翻20下基本就完事了。

春節的時候,搶紅包總結的道理,蘋果手機比別人搶到的紅包多50%以上,因
為它快。所以自己現在的手機平板都是蘋果的。不是因為別的,就圖一個快,省心。

把不用的東西扔掉,把常用的東西換好的。

12.
買塊手錶

簡潔高效的含義就是

時間用的最少,東西用的最少。

不高效的人通常對時間沒有概念,所以需要一塊手錶。

而不是每次打開手機,然後看到微信的小紅點,順手看看,然後發現朋友圈有更新,有評論,有各種各樣的資訊,忘記了你看時間的最初目的。

13.
模組化

生活模組化越多的人,越簡潔高效。

這就是涉及到平臺化的知識。我自己的方式是:歸類。

內褲一共四條用盒子裝起來,襯衫3件在最左邊,外套4件在最右邊。褲子在下層衣櫃裡。衣服搭配固定,每次最左邊對最左邊。基本不會在衣服搭配上浪費時間。洗完衣服後收納的時候就做好分類。

洗臉用的東西在浴筐裡。學習用的東西在床頭。生活用的東西在右邊格子裡。所有的卡都在名片夾。就這樣各自位置固定,不用去重新搭配,尋找,節省思考、決策的時間。

14.
系統性

系統性思考問題和學習是最近才想通的問題。

學習最有效率的時候是deadline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最有感觸的就是為什麼一個學期學的東西,在考試周幾天就能記住並順利通過考試,這個時候的效率是最高的。

引申一下就是我們能在最短時間內學會一門技能,或一門學科。它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去轟炸它。

集中注意力的結果就是學的內容多而全,全面的掌握一門知識/技能需要從上到下去瞭解他。系統性就是全面把握這個知識/技能,這樣不會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某些東西而導致大部分都不明白。

我最近自費報名了在職研究生考試,四門學科。每一門都需要花好多時間。為了學習效果,我把每個月分成四個周,每個周只學其中一門。

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效果立馬顯現,邏輯學那麼晦澀的東西,我在在一周內看了12本書,然後去做題,基本都能對,這既是系統性學習的重要性。

這個原理可以用到各行各業。

15.
看書+思考

我覺得看書是增加知識,思考是觸及事物發展的本質。

生活之所以拖拉,亂七八糟。根本原因是做事的時候沒有思考事物的本質,而不思考的原因是因為知識的匱乏。

多看書就能多瞭解世界,通過作者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我們沒那麼多時間去經歷那麼多事情,所以漲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是學習,看書。

當知識到達一定境界以後,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了,很多問題也不會糾結了,因為道理你都明白了。

16.
學會處理情緒

這個是很重要的人生哲學,所以圖書市場上最暢銷的就是這類的書。




處理情緒我總結的關鍵字是:我丟東西了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忽略,不走心即可。




很多同學經常因為別人的話黯然傷神,鬱悶。原因就是太在意別人的行為和言辭,太走心。

人活著又不是非要活給別人看,自己過得舒坦就好呀。(建議:偶爾看看畢淑敏的散文挺有幫助的。)

17.
定期收拾自己常在區域

不論是工作臺還是臥室;以前有個非誠勿擾的女生提到過這個習慣,說她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收拾屋子,把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

我自己覺得有道理,所以每週收拾一次屋子。每週前三四天天都是很乾淨的,後面幾天需要自己再整理一下。所以現在基本按時每週四、周日要打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