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談太極拳的“前不露手、後不露肘”


談太極拳的前不露手、後不露肘
文章來源: 魏坤梁 悅太極



前不露手、後不露肘據說是楊振基先生時常說的一句話。任何武術自始至終總是有一隻手或兩隻手在自己的視野中心,當然太極拳有的動作兩隻手都不在自己的視野中心,然而這樣的動作兩隻手必然都是在自己的視野之內的。如白鶴亮翅完成時,右手在右額的右側前方,左手在左胯的左側前方,兩手雖然都沒有在自己的視野中心,卻都是在自己的視野之內而眼睛餘光看得見的。因此對於太極拳是不存在前方看不到自己之手的。而對於別人而言,那任何武術就更不存在不見前方的手和不見後方的肘了。因此,前不見手、後不見肘這句話是不能按字索義直白理解為身前看不見手,身後看不見肘的。其實,太極拳鍛煉只要是正確的,就會體會到前不見手、後不見肘是一句隱藏了一些被省略的內容而尤其突出注意要點因而很容易理解的太極拳特有的警句。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完整的表述應該是:對於前後腳步型的拳式,別人側面看,前腳尖垂直線之前是看不到向前運動之手的,軀體兩肩連線之後(身後)是看不到向後運動之肘的。或者說:自己向前運動的手是不超過前腳尖垂直線的,向後運動的肘是不超過兩肩連線的。因此,太極拳鍛煉純正者無論在練拳還是推手中,手都是不會筆直前伸的,而肘都總是在兩肩連線的前方活動的。在對滬杭一些太極拳老前輩的接觸中就會有明顯的這樣手不過前腳尖,肘不到身後去的感覺。例如杭州牛春明先生的再傳弟子洪雪珍老師這種手不過前腳尖、兩肘總是在軀體前活動的情況給人的印象是很突出與深刻的。




歷代的太極拳文獻反映:手不過前腳尖,肘不到身後去是自古以來太極拳的一個標誌性特徵、是楊澄甫先生世代留下來的太極拳真傳。太極拳真傳掌握較全面的太極拳老前輩們對於這樣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視的。只是這一要求長期存在于口口相傳之中,沒有在古代文獻中形成成語,近代以來的太極拳書籍與雜誌裡也少有述及,但偶爾也有所反映。比如張肇平先生所著的《論太極拳》記載了鄭曼青先生的教導:出掌時不可過膝按出不可過膝等,就是手不過前腳尖的意思,2012年的《太極》雜誌則有文章反映楊振基先生在生前是時常說前不見手、後不見肘的。太極拳這樣對於手與肘的要求其實就是陳微明先生所整理、楊澄甫先生首先在《太極拳術十要》裡提出的含胸拔背所必然會形成的結果。因為當含胸拔背時,俯視看,胸部與兩大臂是呈現為弧形的,於是胸部就像是一隻圓碗的底部被兩大臂包含於最內部,在有關其它要領符合的情況下,向前運動之手的前緣垂直線是不會超過前腳尖的,向後運動的肘部也是不會超過兩肩連線露於軀體後的。由於含胸拔背是太極拳始終的標誌性的姿勢,因此,前不見手、後不見肘也是太極拳始終所呈現的姿勢特徵。如果含胸拔背及有關的其它要領沒有做到,比如一手向前直伸,胸部與大臂的夾角成為直角,或者如某些長拳那樣挺胸抱肘,拳置於體側的腰際,這樣的姿勢俯視看,胸部與兩大臂會呈現為3字形,那麼,前不見手、後不見肘自然是不可能出現的。太極拳含胸拔背的兩臂形態也可以表述為兩臂圓撐;在太極拳古代拳譜裡則被表述為開合按勢懷中抱開合按勢懷中抱這句話裡的所謂就是兩大臂向兩側前方撐開;所謂就是兩小臂向前方合攏;所謂按勢懷中抱就是兩臂如同向前圍抱就像是懷中抱月。太極拳無論是什麼拳式無論何時的動作姿勢都是各種不同的開合按勢懷中抱,胸部與兩臂都是呈現為前端或開口、或閉合的不同形狀的弧圈。即使是如單鞭倒攆猴兩手前後分開的姿勢,胸部與兩臂所形成的弧必然還是一個很大圓圈的一小段,或者說,這樣拳式的姿勢將胸部與兩臂所形成的弧線延長,延長的弧線必然會相接,從而胸部與兩臂所形成的弧線與延長的弧線必然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圓圈。當然有的開合按勢懷中抱所形成之弧的延長線在前方是相交為尖角的。比如手揮琵琶撇身捶就是這樣的。不過開合按勢懷中抱的姿勢無論怎樣,必然都是前不見手、後不見肘的。






這種前不露手、後不露肘的姿勢是太極拳得以能夠施展使得別人終不得力沾粘連隨由腳而腿而身的勁力傳遞的姿勢基礎,也是所謂中土不離位身體重心穩定的保證,因此,也是太極拳能夠維持放鬆的姿勢基礎。這種姿勢其實又是太極拳很多要領的綜合體現。比如拳從心出兩手各管一邊等都是呈現為前不見手、後不見肘的。因此,這種姿勢特徵也是鑒別一個人太極拳水準程度的一個標準。

前不見手、後不見肘對於太極拳既然那樣重要,太極拳鍛煉是不是應該時時十分注意做到呢?那倒是沒有必要的。這是因為太極拳鍛煉必須由淺入深不斷追求精神的放鬆安靜,這是太極拳之所以有尤其好的健身益壽與特殊武術效果的根本保證,所以太極拳任何要領的符合都是必須從有意識的注意漸漸達到不假思索的、無條件反射的,也就是拳無拳、意無意用無意識之真意的。從而因此才可能漸漸達到《楊氏老譜》所說的無須有心之運用耳懂勁層次。因此,太極拳鍛煉留心注意的要領越少越好,直至什麼要領也不注意又什麼要領都符合並且是潛意識的清楚。而前不見手、後不見肘是由於太極拳很多有關要領所作用而形成的,不是刻意控制所能夠完成的;只要是有關的要領符合了,前不見手、後不見肘自然也就形成了。如果有關要領沒有符合,單單的前不見手、後不見肘那必然是東施效顰,這樣的姿勢必然是勉強拘束不自然的,因而是弄巧成拙的。所以,對於前不見手、後不見肘,即使是初學時也是沒有必要過分注意、甚至是無需注意的。




 
例如右攬雀尾,有的人往往前的手超出了右腳尖,成了前見手了。而如果時右胯充分內縮而胸腹完全正面朝前、前的手腕垂直線約落在右腳的第一蹠骨上、左腿的臀紋溝充分下陷、左膝充分朝前、腰脊後撐拔背等,前的手就不可能超出右腳尖,並且全身能夠放鬆自然。而如果在這些要領沒有符合的情況下刻意地做到前的手不超出右腳尖,那必定是十分勉強不自然的,那就是在折磨自己了。

又比如右攬雀尾,很多人的雙手都超出了右腳尖成為了前見手。原因也是左胯沒有內縮,胸腹沒有完全正面朝前,右手的垂直線沒有落在右膝的右外側,而且身軀前俯等。如果這些要領符合了,的雙手是超不出右腳尖的。

又比如左摟膝拗步的右掌前推,很多人的右手也超出左腳尖很多而成為前見手了。原因往往是左胯沒有內縮;身軀不僅前俯,而且發生了主動用力因而發生了扭曲,也就是俯視看兩肩連線與兩胯連線沒有成為平行線或重合,而是成了交叉;右手掌前推不是被轉身所帶動弧形經過耳旁至鼻前再被撐脊拔背所催動前移,前推的右臂俯視看也不是呈現弧形的和右掌沒有正對自己的鼻尖等等。如果沒有發生這些錯誤,前推的右掌必然是超不出左腳尖的。





又比如攬雀尾轉為往回,很多人的兩肘都移到身後去了而成為後見肘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違反了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兩手發生了主動。轉為首先是沾粘連隨,然後是沾粘連隨。因此這個是不能有強行作用人之用力的,是必須對於借人之力隨人而動的模擬。所以,可以是依賴前右腳的蹬撐將勁往上傳遞引起身軀的後移,同時身軀可以先以左胯為軸微右轉,右大臂與兩肩連線的俯視夾角保持不變,使得兩手被動地內旋掌心朝下而右手被身軀帶動弧形往右側外方抽動,從而與左手分開;接著在身軀繼續後移的同時,以右胯為軸微左轉身至胸腹正面朝前,從而帶動兩手外旋掌心斜朝對側,左手被帶動弧形向左移動,右手則維持在原來的空間位置,引起兩手更加分開,並且兩手被帶動微內旋掌心斜朝前下方、含胸、屈臂、垂肘,這樣,右手掌是被動地順時針地劃了一個斜的立弧,而左手掌則是被動地逆時針地劃了一個斜的立弧,兩手於是先分開然後又在胸腹前略合攏了;然而與此同時,左右肘的俯視被動移動軌跡則是右肘略呈逆時針的、左肘略呈順時針的,結果當準備前時,兩肘是位於胸肋之左右側前方的,都在兩肩連線的前方。


又比如搬欄捶的右拳回收,很多人的右肘也都是向後超出了兩肩連線移到了身背後去而成後見肘了。原因也是發生了右拳主動直線的往右腰側回抽。而根據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裡的教導,搬欄捶的右拳回收是屬於沾粘連隨,是不能主動的,練拳中是應該被身軀的左右轉動所帶動但又不能完全被帶動的,因而右手被帶動而運動的軌跡是一段逆時針移動的弧。右手臂的這種弧形移動與右單推手的右手臂移動是一樣的。就是身軀先以左胯為軸右轉身帶動右拳沿著前後中心線向著胸腹正中移動,當右拳將接近胸腹時,身軀再以右胯為軸左轉並且右大臂與兩肩連線的夾角保持不變,這樣,右肘就向著右側外方移動了,這樣的結果是右拳約置於臍的右側,俯視看,右小臂幾乎是與兩肩連線成平行線的,這樣的姿勢顯然右肘是不可能移到身後去的。楊振鐸先生搬欄捶的右拳回收就反映了這種情況。



又比如左野馬分鬃的兩手分開,很多人的右肘都移到兩肩連線的後方去成為後見肘了。右臂往往變成字的撇、豎形,主要原因也是兩手發生了主動。野馬分鬃采按兩手應該是不動的,野馬分鬃雖然兩手如同扇子樣的上下左右分開,然而俯視看,兩大臂與兩肩連線的夾角都是不變的。對於左野馬分鬃,上的左小臂與左大臂的角度變大那是左小臂被左大臂所帶動的;俯視看,右手則幾乎始終是在原來的空間位置,僅僅是手的實際空間位置下降而已,左野馬分鬃完成時,俯視看,兩臂與胸部是一個半圓。如果是這樣的話,右臂肘部是不可能移到兩肩連線後方去的。






由此可見,要在練拳與推手中符合手不向前超過前腳尖、肘不向後移到身後去的前不露手、後不露肘,關鍵是動作要符合有關的太極拳要領。與動作有關的太極拳要領符合了,前不露手、後不露肘自然也就能夠得到保證和能夠自然形成了;前不露手、後不露肘實質上是太極拳整體水準的綜合反映。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前露手、後露肘在太極拳界是很多的,有的人雖然口頭上也講前不露手、後不露肘,實際上卻是前露手、後露肘的,甚至有的太極拳傳人似乎根本沒有前不露手、後不露肘的概念,這反映了太極拳水準滑坡的一面。因此,前不露手、後不露肘在太極拳界是應該引起普遍與高度重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