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拳也叫虛實拳
太極拳從整體動作來分,動作達到終點定式為“實”,動作變轉過程為“虛”。從動作局部來分,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腿為“虛”;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虛與實在太極拳中是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的,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太極拳中,無論上肢、下肢、軀幹,以及身體各部都存在有虛實。“單鞭”中的弓步,主要是由左腿來負荷體重,因此,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兩手的虛實,意念著重於右手,則右手為實,左手為虛;意念著重於左手,則左手為實,右手為虛。“單鞭”中左手為實,右手為虛。因為,這時意念著重於左手。就整個左手來說,也要分虛實,左掌內側為虛,外側為實。因此,就整個單鞭動作來說,左右手和左右腿都有虛實之分,左手又分為虛實。“雲手”中兩腳移動,移左腳時,重心在右腳上,右腳為實,左腳為虛;移右腳時重心在左腳上,左腳為實,右腳為虛。太極拳運動中身體各部虛實的出現及其轉換是不固定的、短暫的,完全隨著拳姿的變化而變化。但也應該看到,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實腳支撐體重後,虛腳還要起到一個支點的作用。既要分清虛實,又不要絕對化。根據動作的虛實變化,勁力有柔有剛,張弛交替,動作做到終點時,也要求各部位關節和肌肉保持少許伸縮轉化餘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太極拳的每個動作,每個瞬間都是在幾種相反相成的力量作用下,在相互牽制和對抗中進行。比如推手時,掌根向前用力,同時肘部向下沉,肩窩向後縮,上體放鬆,這樣兩臂如棉裡裹鐵,沉而不僵;手臂後收時,肩力放鬆並向後帶,手腕也微微放鬆,小臂自然而圓活地旋轉,動作輕而浮,活而不散,柔中寓剛,剛中寓柔,剛柔相濟,虛實變化,動轉自如,剛柔虛實辯證統一。
根據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原則,練習時,由腳而腿腰而手總須完整一氣,上下相隨,周身協調。當左手上捧時,腳蹬在地面上,地面產生反作用力於腰腿手而產生力量,這同時含有“有上即有下”,左手上捧時右手下按。若只有左手上捧而沒有右手下按,則左手捧勁相對小,且動作不協調,這又含有“有左即有右”。太極拳中的每個式子都是由一對對立的動作,或幾對對立的動作所組成,沒有單一孤立的動作。諸如有動即有落,有伸即有縮,有進即有退,有前即有後,有剛即有柔,有放即有收,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此等等,諸多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貫穿太極掌始終,故而,太極拳又稱之為虛實拳。
人們總是希冀事物運動的變化發展能夠取得圓滿的結果。圓滿,才能相對地完美無缺。太極拳要求人體的氣勢必須求達于圓滿、無角無棱、無懈可擊的境地,且在一舉一動之間必須存在著陰陽兩個對立面,隨著運動的進行,兩者不斷互相作用、互相交替地變化,使陰陽始終處於它們應處的地位,以符合運動的根本規律。陰陽體現在內勁的涵義上,又稱為“虛實”。陰便是實,實即是陰;陽便是虛,虛即是陽。要使對方始終只能接觸我之虛,而得不到我之實。以虛實體現太極拳藝的奧妙,能使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達到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的妙境。太極拳運用陰陽的無窮變化作為制人的方法,使拳藝奧妙無窮。不知陰陽,便不知太極。矛盾運動就是事物內部兩方面既 對立又統一 ,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的關係,它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和變化。
二、掌握虛實才能練好太極拳
太極拳講究“輕沉兼備”,“虛實分明”。這是行拳走架保持自身平衡的基本需要,也是太極拳莫測高深技擊法的基本要素。太極拳的“輕沉兼備”是指雙手而言,“虛實分明”指雙腳而言。“輕沉”,亦可作“輕重”。因此,有“上分輕重,下分虛實”之說。有了兩隻手的“輕重”,重要的是要分出兩隻腳的“虛實”來。兩腳的“虛實”比較容易界定,重心偏重於哪只腳,或完全放在哪只腳上,哪只腳即為“實”,另一隻腳則為“虛”。手重則腳虛,手輕則腳實。
1、雙腿分撐全身重量時,上升手為輕,下降手為重。如“披身錘”、“白鶴亮翅”的最後定式時,左手在下為重,右手在上為輕。
2、兩手平行隨身體左右轉動時,身向左轉則左手為重,右手為輕。諸如“金剛搗碓”第二個動作雙手平行右捋,“前趟拗步”轉第二“斜行”雙手右捋。這時皆身向右轉,則右手為重,左手為輕。
3、單腿支撐全身重量時,對應手為重(左腿對應右手,右腿對應左手)。如“金剛搗碓”與“金雞獨立”的左腿承重為實,則右手為重。單腿貼地鏟出時,另一隻腿為獨立承重腿為實。
一些太極拳家在談到太極拳的“輕重”、“虛實”時,總是籠而統之地說全身都要分虛實:腳上有虛實,手上有虛實,腰上有虛實,全身處處有虛實。我認為,簡單地說,“上分輕重,下分虛實”是講手與腳的配合,是上下肢的協調。練太極拳者周身分出陰陽來的根本目的,也是著眼於周身的協調。不能孤立的談身體的某一部分“陰陽”、“虛實”、“開合”、“輕重”,要找出身體對應部分的輕重虛實的辯證關係,使之符合“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虛實原則。這樣就容易決定我們的重心該放在前腳還是後腳,左腳還是右腳。當你一旦擺下姿勢,很容易找到立身中正,力撐八面的感覺。用心體味,則距“周身一家”的目標不遠矣。
三、練太極拳如何做到虛實分明
“虛實分明”是太極身法習練的重要目標之一。而腿部練習更是使習拳者達到“虛實分明”的重要途徑。我們必須重視腿部的練習。只有做好腿部的虛實練習,才能使習拳者在習拳時做到兩腿進退轉換虛實分明,穩健輕靈;也只有做到“虛實分明”,才能使動作穩定靈活,進退轉換變化更加自如。
第一,要順應陰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相合。一切動作都應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動”,而非故意做作。動靜相兼,虛實結合,曲直互用,蓄髮互孕,剛柔相濟。每個動作都應在規律的架構內活動,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能隨心所欲或反序亂序,務使動作平常自然,輕鬆愉快,圓潤和諧。
第二,要動作輕靈。“聽之至細,動之至微”。輕起輕落,慢起慢落,點起點落,真正做到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身體不能“硬邦邦”的,落腳不可“撲騰撲騰”的響。
第三,要練習松靜。人體下為陰上為陽,右為陰左為陽,前為陰後為陽,在於調整上下陰陽,平衡左右陰陽和媾通前後陰陽。媾通前後陰陽,即是打通任督二脈;平衡左右陰陽,則是要使人體氣血運行平衡;調整上下陰陽,目的在於練習松靜,把易於升浮至頭部的虛陽虛火降伏下來。
第四,要找虛無的氣勢。太極拳功夫,其最高者,是有了虛無的氣勢,才能感應靈敏,才能融化萬物,所以首要在穩靜安舒上著手,以養其虛靈也。練虛無氣勢的功夫,初步必先找柔軟,再找輕靈。有了柔軟輕靈之後,才可以找虛無。久而久之,便可有出手包羅萬象的氣勢,如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即不專注於某一手某一式或某一部,是要處處有照應,處處有感應。學練太極拳,由硬到軟,由僵到柔,由重到輕,由滯到靈,由實到虛,此乃太極拳程式之精要所在也。
第五,要求“著熟”。學陳式、楊式、武式、孫式、吳式等太極拳,拳架有同有異。學一家,精一家,不要雜學。練拳架,一式一式地學而時習之,這是外形動作的程式,“逆”不得,也“亂”不得。由有力,而減力,而微力,而鬆軟,而煉意煉神,以外養內,以內馭外。
第六,要求與呼吸相結合。太極拳運動中的開合虛實動作,要求與呼吸相結合。即實為呼,虛為吸。練習太極拳時,氣要向下沉,即“氣沉丹田”。這樣可以保持胸寬和腹實的狀態,使得胸部舒適自然,腹部松沉,從而能有效地放鬆緊張的呼吸肌,改善肺通氣量,增強肺臟的代償功能,延緩肺腑呼吸系統的 衷老。
悅太極轉載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