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太極拳與圓圈原理

太極拳與圓圈原理

文章來源: 悅太極

太極就是一個圓圈,太極拳也就是由無數的圓圈連貫而成的一種拳法。無論一舉手一投足皆不能離開這個圓圈,離了這個圓圈便違背了太極的原理。四肢百骸不動則已,動則皆不能離圓圈。


太極拳的招架便是攻擊,攻擊也便是招架,不能運用太極拳的方法攻擊人的,斷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招架。因為手手處處皆是圓圈,功夫越深,圓圈越小,有時尚不及見其轉動,已盡招架與攻擊之能事。所以練太極拳的人,在推手的時候十分注意聽勁的工夫,質言之便是練習觸覺,使之靈敏。皮膚能聽得敵勁之來路方向,即順著來勢,以半個圓招架半個圓攻擊。太極拳論中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這個道理。







練太極拳非有臨陣經驗不可,不然總難有把握,練太極拳的人萬不可忽略臨陣經驗這一層。拳術從事比武,誰也知道少不了一個快字,何以太極拳在練習的時候都以越慢越好呢。須知太極拳的架式全是練體,是做拳術的根本工夫。

第一,虛實得分別清楚。太極拳經日,偏重則隨,雙重則滯。雙重便是虛實未曾分清。練架式的時候,四肢百骸,從頂至足迴圈虛實,一手之中,其虛實之互為變換,愈密愈妙,自起手以至終結處處成圓,處處隨虛隨實。

第二,增長內勁。難道與人比試起來真個一點兒力不要?經中有四兩拔千斤之語,不過形容少力勝多力的話,然也得四兩之力,不能說毫不要力。練太極拳時是不用力,若動作太快,如何能增長內勁。因其動作很慢又一氣到底中間不能停留,四肢百骸不住的運動,自然能將氣力增長起來,這種氣力行家稱為內勁。是全身活動的勁,這種內勁著在敵之身上,也與尋常的氣力不同,能使受者有如觸電。

第三,研究太極拳不能不知道必須注意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的道理。人身丹田有三處,一居頭頂,道家認為藏神之地,二居中脘,道家認為蓄炁之地,三居臍下,道家認為藏精之地。虛靈頂勁者,乃頂欲虛靈,所謂存神上丹田,屏寂思慮;氣沉丹田者,乃沉氣臍下,欲其充實。如練習架式時動作過快,心思必散亂,呼吸必急促。何能收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之效。練習太極拳時能注意到存神納氣,最要注意的是滿身松柔不可有一寸許著力之處,其轉動周旋之能,一如落雲行太空,毫無阻隔毫無停滯。其故在太極拳皆系圓圈組成,也可以說全體皆是攻擊和招架的方法,全體沒有攻擊和招架的方法。無論頭腦如何細密之人,欲從架式中分析出如何攻擊如何招架,必是挂一漏萬。





用什麼去和人比試,我們練拳術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快字之意義,不是兩手伸縮迅速謂之快,也不是兩腳進退迅速謂之快,快慢的分別重在兩雙眼睛,就在看機會能否迅速與否。兩人對打時,何謂機會呢,在敵人失卻重心的須臾之間,便是機會,兩眼看到了機會趁機進攻,便能將敵人打倒仍是不一定,還得不失地位,不失方向,就能有效果。因為敵人的重心雖失,然必須觀察其偏差所在,從何處進攻,向何方反擊,方能用力少而成功多。兩人相打之際,進攻之機會彼此皆時時可以發現。有時發見稍遲,則機會已過,有時因攻擊之地位以及方向錯誤,雖進攻不能發生效力,也是錯過了機會。推手聽勁就是重在尋找機會,以及應從何處地位和方向進步,兩眼能不失機會,進攻也不失機會方向。分別工夫的深淺,武藝的高下全不在手腳如何迅速,而完全在此。太極拳之所以練不用力,於練架式之外有數種推手的方法,就是要練習的人從拳術根本上做工夫,不可注意一部的動作。



太極拳以圓活為體,在練習太極拳架式時,務使全身松柔,久久自能圓活無疑。有一寸許處著力,則必停滯。練太極拳所得的是彈勁,太極拳最忌直力,原富直力者練太極拳尚須漸次使直力化為彈勁,待完全變化之後方能得太極之妙用。





練拳的人下部穩實與否,全系于練習架式時是否能氣沉丹田,如練有相當的工夫,確實能與每一呼吸之中都注意氣沉丹田,則下部決無不實之理。和人比試時候,其所以容易受敵人牽動或攻退,其病並不在下部不穩實,乃腰腿不活之故。腰腿能活,則站走隨意,沒有與敵人相頂撞的時候又何至有牽動下部與被敵人撞退之事。太極拳不以強硬為體,務必練成極柔極軟以不丟不頂為原則,使敵人雖有大力而不能發揮。



無論何種技藝皆是熟能生巧,一方面練拿,拿即是粘,一方面練走,自然由熟可以得巧。然則僅一部分功,能粘與不能粘,能走與不能走,全在功夫的深淺,若沒有相當的功夫,儘管知道粘走的方法,仍粘不住走不了。基本練習還是按著規矩推揉,棚,履,擠,按四手,得認真分析,不可苟且馬虎放過。推手也是一個太極的圓圈,在一個圓圈之中分出棚,履,擠,按四手,聯貫而成,在這四手聯貫成大圓圈之中,於彼此皮膚接觸之處,每一手又各成一小圓圈,每個小圓圈中又分半圓為粘,半圓為走,兩手同時粘走,虛實須得分清。



無論練架與推手皆須注意尾閭以及脊樑的中正,不偏不倚,所有動作發源於此。動作必從尾閭發端,方是以身體運動四肢,不是以四肢牽動身體。尾閭有圓圈,則各部的圓圈能粘能走,如果尾閭不起作用,各部的圓圈也都失去了粘走之效。依次練習若干日,自有恍然之時。故歷來練習武術之人,貴在能得名(明)師。每有終年遊歷,意在求師訪友,即為此等處非經指點不可也。





太極拳應其一氣連綿不斷,勁路集中之點無可靈求,惟其如此,所以能收通身圓活之效。不拘內外家拳術,總以能圓活為第一要義,即以圓活二字為拳術之要素也無不可。


太極拳練習的人要知道先後主隨,有條不紊,兩手之中,以何手為主何手為隨,而一手之間應何部分先虛,何部分後實,如何方能使勁路迴圈,成一完全無缺之圓。兩手成圓,互相救應,不能偏左或偏右之弊。經中所謂尾閭正中者是也。



練太極拳的要含胸拔背,就在根本上防止敵人攻擊胸部的一種姿勢。練太極拳全部的方法只是惟恐敵人不肯進入其胸部,敵手一入胸部,則隨時隨地皆為練太極的進攻之機會。發與化似二實一,不能發則不能化,不能化亦不能發。故經雲: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太極拳其從首至尾須一氣呵成,中間不能停滯,以滿身輕利,氣沉丹田為原則,依此原則,又能時時注意陰陽虛實變換,免除雙重之弊,雖無明師指導,亦自有豁然貫通之日。練太極拳架式有真實工夫,則推手必容易進步,且不難出人頭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