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練太極拳,符合人體結構科學。


來原悅太極


太極拳與人體結構關係
太極拳的基本身法要求,就是完全符合人體結構的,因此說太極拳的運動具有科學性。太極拳的身法要求為沉肩墜肘(上肢)、松胯提膝(下肢)、豎腰立頂(軀幹)、含胸拔背(胸背)、裹襠溜臀(髖關節)、頂頭懸(頭部)、虛領頂勁(頭部)等等。下面分別談談其與人體結構的關係。





虛領頂勁頭部要注意頭頂(百會穴)、下頦、頸部、視線(眼神)的關係。虛領,即下頦微收,頸部肌肉鬆弛,會使頸椎向上引起。而百會穴的開,則有頂頭懸之意動。這是使頭頸部保持最佳狀態的要求,並是立身中正安舒的首要部分。



 


沉肩墜肘要求是沉肩而不是松肩。拳論講上如浮雲,下如流水,所以應該是向足下沉,也就是肩井穴與足下的湧泉穴相通。墜肘,不是由肩到肘,而是由手腕部向肘部松墜,形成肘與肩和手腕部的一個漏斗形。肘尖要有接地感,既能形成上如浮雲的意動,也能走出上臂的支撐、前臂的旋動、手腕的松轉靈活,同時也不失中,可以說肘是定位點,前臂和手是運動點。



 


 




含胸拔背胸部是以肋骨、胸骨和脊柱形成的胸廓,胸廓內有心臟、肺和縱膈、食道、大動脈等重要的內臟器官,使應很好保護的。所以含胸是使胸腔虛空,也就是空胸而實腹,空胸而緊背。即以自己的膻中穴到胸前20釐米處,形成一個氣場,以上肢的活動來保護胸腔。拔背是使頸椎的最後一節放鬆,可以使頭部活動自如正直,同時有弛項感,這樣就能做到全身的中正安舒。



 


 




豎腰立頂因為人類是脊椎動物,脊柱是支撐全身的支架,腰椎共五節,上接胸椎、下連尾椎,是人體上下相連的支架,其中以三四腰椎最為吃力,也是腰部屈曲的關鍵所在。豎腰是腰椎一節節向上疊加,使脊椎在自然彎曲中,有中正之勁。豎腰也是人類直立後,減輕脊椎負荷的需要。人們應隨時保持脊椎的正直,否則就要出現椎問盤突出等脊椎病。在醫學上患有脊椎病的人群要高達50%以上,都是姿勢不正確引起的。所以太極拳講立身中正、豎腰立頂也正是為了使脊椎所受負荷和壓力降到最低,不出現病態。
 


 


裹襠溜臀裹襠是指會陰穴有向上微提的感覺,並可配合氣沉丹田。如果沒有裹襠,則氣沉丹出就沒有了作用。溜臀是臀大肌的作用,是維持身體平衡和下肢運動的。
豎腰是腰椎一節節向上疊加,使脊椎在自然彎曲中,有中正之勁。豎腰也是人類直立後,減輕脊椎負荷的需要。人們應隨時保持脊椎的正直,否則就要出現椎問盤突出等脊椎病。在醫學上患有脊椎病的人群要高達50%以上,都是姿勢不正確引起的。所以太極拳講立身中正、豎腰立頂也正是為了使脊椎所受負荷和壓力降到最低,不出現病態。



 


  

松胯提膝這裡面提到的提膝,不是弓膝。弓膝單單指形狀,而提膝則是指本質動作。提膝是大腿前側的肌肉上提,而松胯則是大腿兩側面的肌肉的放鬆作用。充分做到用下肢肌肉支持全身,並保護骨骼和關節,使下肢關節運動得法。



總之,太極拳運動主要是肌肉系統的鍛煉,關節作用在於其運動的力度、角度和承受力及適應力等。肌肉系統鍛煉對大肌群和小肌群都要有相互的協調作用,使之能夠科學合理地運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