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總是不被重視?44種贏得辯論的詭計幫你徹底說服別

總是不被重視?44種贏得辯論的詭計幫你徹底說服別
2016-10-20
週四:閱讀 管理的常識


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政客、新聞媒體、廣告公司、公共關係專家、政府官員和你的朋友、敵人是怎樣對你進行操縱和欺騙的,那就走進他們的觀點。瞭解到他們的思維陷阱,甚至你會比他們思考得更深入。

首先,識別那些想要通過操縱你以從你這獲取東西的人,這些東西可能是你的金錢、選票、支持、時間、靈魂或其他東西。但是他們不會讓你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總是會隱藏他們的目的。他們不會使用合理的證據和有效的推理,他們低估你的心智,認為你沒有能力看透他們的把戲,並認定那些操弄技巧會在你身上起作用。

而你要做的就是識別他們的鬼把戲。謬誤是這些人贏得影響、好處和權力的計謀。當你能夠識別出操縱者謬誤的時候,你就能有效地抵抗這些謬誤的影響。當你發現你的生活中處處都是偽造的良好推理時,你就能抵禦這些偽造推理的影響。當你對這些謬誤產生免疫的時候,你對謬誤的反應就發生變化了。你會抓住關鍵問題,刺破操縱者精心設計的形象,觸到一切浮華繁榮背後的實質。這時,你開始自己管理你的思維和情緒,逐漸成為獨立的自我。

接下來讓我們瞭解一些思維中最常見的謬誤。在看這些鬼把戲的時候,想像自己正在教一些不擇手段的人這些操縱技術。想像你正在試圖影響他人,想要得到他們的選票、支持、錢財或是其他東西。目標迫在眉睫,你十分擔心,這時又有人反對你,所以你希望贏得辯論,獲得更多的影響力,以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對自己怎樣實現目標,你並不關心。

辯論時,你可以在下面44個詭計中選擇一個或者多個詭計。如果你不介意成為一個不擇手段的人,使用這些詭計,你就能操縱那些心智簡單的人,甚至連那些成熟老練的人你都能控制。你可以觀察每天都在熟練運用這些詭計的政客是怎麼做的。不用擔心有負罪感,你與生俱來的自欺能力不會使你知道你在做不道德的事。下面這些就是能夠打敗你自身良心的一系列策略。


詭計1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對手對你的指責奉還給他。  這個詭計被稱為指向對方錯誤。當受到攻擊又無法為自己辯護的時候,操縱家常常扭轉局勢,將對手對他們的指責悉數奉還。你說我不愛你,我認為是你不愛我!

操縱者知道這是讓對手為自己辯護的一個很好的策略。他們通過指責對手做得更糟糕來加大辯論賭注。如他們會反問對手:你怎麼敢指責我不愛乾淨,你上次沖澡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詭計2

指責他犯了滑坡謬誤。操縱者利用這一詭計,指責做了A事的人,會引發多米諾效應,帶來一系列負面事情。A並不是很糟糕,但是A導致BB導致CC簡直糟糕透頂。

想像一位母親告誡她年輕女兒說:親吻自然沒有什麼,但是想想親吻能帶來什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只有你弄清楚這些,你才會避免成為一個可憐孩子的媽媽,否則你年輕的生命就永遠地被毀了!利用滑坡謬誤的操縱者忘了一點,那就是許多行走在滑坡上的人都很小心,不會跌倒。


詭計3

訴諸權威。大多數人都敬畏當權者、社會名流和權貴。此外,人們對許多宗教符號也有強烈的認同感和忠誠心。儘管當權者、社會名流和權貴並不意味著有豐富的可深刻洞見的知識,人們還是深深地為他們著迷。

成功的煽動家深諳人們的這種心理,所以他們用旗幟來包裝自己,將自己和當權者、社會名流和權貴聯繫起來。有時,他們還會找科學家和一些學識淵博的人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煙草公司曾經就雇用過科學家出面宣稱沒有證據表明煙草會導致肺癌,儘管他們知道存在這樣的證據。煙草公司還開設了美國煙草機構來研究吸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事實上,這些研究者是以科學的名義在維護煙草公司的利益。他們欺騙了數百萬人。自然,在做此事時,他們也自欺地認為這樣做是在維護科研的嚴謹性。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賺了很多的錢。


詭計4

訴諸經驗。熟練的操縱家、謊言家和政客經常用經驗來支持他們,儘管有時他們的經驗有限,有時甚至沒有經驗。他們知道當提及經驗時,他人就很難否定他們的說辭。當然,操縱家有時會遇到比他們更有經驗的人。這時,他們就會攻擊對手的經驗,指責對手的經驗不具代表性,是偏頗、歪曲、有限或者主觀的。


詭計5

訴諸恐懼。 從深層次來講,大多數人都有恐懼。人們害怕死亡,害怕疾病,害怕喪失吸引力,害怕失去所愛,害怕青春不在,害怕沒了保障以及害怕受到拒絕。操縱家熟知當人們這些恐懼被啟動時,人們就會產生本能的反應。因此,操縱家把自己裝扮成有能力幫助人們抵禦這些威脅的人來達成他們的操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官方指責某一群體是威脅的言論要抱有質疑:記住,這些人威脅到我們的自由、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家園和我們的財產。政客有效地使用這一策略來讓人們站到政府這一邊,做政府也是政客想要人們做的事情。


詭計6

訴諸憐憫。為獲得同情,操縱家知道如何將自己描述成讓人們為之心疼、可憐的人,這種現象在操縱者不想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時表現得更加明顯。

設想一個沒有完成作業的孩子可能哭訴稱:你根本不瞭解我的人生有多麼艱難。太多要做的事情讓我無法完成作業。我不像其他孩子那麼幸運。因為我的父母沒有錢供我上大學,我需要一周工作30小時來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當我晚上回到寢室時,室友還彈琴到半夜,所以我沒能學習,我能怎麼做?給我放假吧!

謀求同情也常常可以為操縱者認同的人辯護:在你批評總統之前,想想他在做著世界上最難做的工作吧。他必須夜以繼日地工作,為我們的幸福勞心,他總是在尋求更多的方法來實現我們的利益訴求,自由世界的命運牢牢地壓在他的肩上,為這個可憐的人想想吧!操縱者用這個策略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的目光不再停留在無辜的人身上,而這些無辜的人所承受的苦難正是總統的錯誤決定造成的。


詭計7

訴諸大眾偏好。在向有共同價值觀和觀點的群體呈現自己時,操縱家和詭辯家常常會很小心,尤其是當這群人有同樣的宗教信仰時。群體中每個人都有偏見,都會對某事或某人心懷芥蒂。詭辯家會攪起人們的這些偏見、憎恨和莫明的恐懼。操縱家表示他們和這一群體的看法一致,按照群體的方式行動,表現出和群體有同樣的看法。他們會努力貶抑反對者,使群體認為反對者不相信群體信念的神聖性。

這一詭計有很多的變形,比如樸素鄉情謬誤,操縱者會這樣說道:
回到家鄉,和我能夠真正信任的人在一起真好。和那些直面事實、用常識去解決問題以及不相信那些自誇自大言行的人在一起真好。


詭計8

訴諸傳統和信仰。和詭計7很相似,這個詭計強調的那些事情好像已經經過了時間檢驗。人們經常被社會習俗、文化規範和傳統信仰所深深影響,傳統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是我們一貫去做的事情。

對於目標人群熟知的事情,操縱者會表現出堅定不移地相信。他們暗示受眾,反對者會破壞這些傳統和信仰。操縱者從不擔心這些傳統是否會傷害無辜的人。他們常常會偽裝出一副獨立思想者的樣子,而他們的獨立思想碰巧和他們的目標受眾相同。操縱者知道人們會懷疑那些違反社會規範和傳統習俗的人,因此他們會避免公開違反目標受眾潛意識中嚴格遵守的社會習俗。


詭計9

採取一個聖潔的姿態。人們深信自己是心存善意和有道德的。我們有時會犯錯,但是我們心地還是善良的:我們國家有最崇高的理想。當然,我們會犯錯,會做出很愚蠢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動機是好的。不像其他國家,我們是無心犯錯的,我們的心地是善良的。

國內外新聞通常也以這個前提進行報導:我們可能會犯錯,但是我們的動機是好的。操縱者也會利用這個經不起推敲的前提。這和竊取觀點或問題回避詭計密切相關。


詭計10

攻擊他人。當對手做出合理的論斷時,操縱家會忽視這些論斷,轉而對對手進行人身攻擊。謾駡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操縱家知道如果受眾知道他的對手支持一項受眾厭惡的事,他的對手就會遭到受眾唾棄。如給對手貼上無神論的標籤,或者稱對手支持恐怖主義或者對犯罪的態度不夠強硬。

這個策略有時被稱為井裡投毒。這種策略會讓受眾一次性對操縱者的對手感到徹底的反感,不論這個人為自己辯論些什麼都無濟於事。當然,操縱者知道正確引導受眾的重要性,會避免讓受眾走得太遠。操縱者知道他們的操縱越是精細,操縱的效果就越有成效。


詭計11

竊取觀點。證明某事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它置於首要位置。思考下面的例子:
你需要什麼樣的政府?是自由主義者建立起來的隨意花掉你辛苦錢的政府,還是經濟人士建立起來的知道如何在緊縮的預算下運作、能夠為人們提供工作的政府?
這句話包含以下兩個假定,每個假定我們都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是真的:

● 自由主義的政府總是隨意、不理智地花銷。
● 經濟人士知道如何在緊縮的財政下運作政府,並且能夠為人們提供工作。

這種謬誤的一個變式被稱為回避正題”—使用能夠預設判斷的語詞來提出問題。例如:我們是該站起來去捍衛自由和民主,還是任由恐怖主義和暴政所控?這樣的提問回避了一些問題,如:我們真的推動人們自由進步了嗎?我們真的傳播民主了嗎?注意操縱家在提出問題說明某個事實時,通常會選擇那些預設他們立場正確的語詞。


詭計12

要求完美。對手要求操縱者同意X,操縱者為了不失去信譽就不能反對X。那好,可以接受X,但是要滿足一些條件:是,我支持民主,但是必須是真正的民主,這意味著在我接受它之前,這兒,那兒,還有那個都要改變。
通過這種詭計,操縱者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人們很難發現其實操縱者並不希望X的發生。這和詭計32很像(一直反對)。


詭計13

製造出一個虛假兩難。真正的兩難是指我們被迫在兩個同等不喜歡的選擇中做出一個抉擇。而虛假兩難則是我們本有許多可能,但是我們說服自己只有兩個不喜歡的選擇可供抉擇。就像這句話:我們要麼在反恐怖主義戰爭中失敗,要麼放棄我們一貫享有的自由和權利。

人們通常願意去接受虛假兩難,因為很少有人喜歡面對複雜和有細微差別的事物。我們喜歡一刀切,我們想要的只是清晰簡單的答案。所以,擅長操縱的人經常使用虛假兩難策略。

操縱者以黑白截然二分的形式呈現問題。例如:你要麼支持我們,要麼反對我們。你要麼支持民主和自由,要麼支持恐怖主義和專政。他們知道只有少數人能夠覺察出這一虛假兩難並做出回應:但是這些並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在AZ之間,我們還有BCDEFGHIJK……可以選。


詭計14

用類比和隱喻來支持你的觀點。類比和隱喻是字面上未必正確的比較。思考你難道不認為到了我們打擊那些對待犯罪軟弱的法官的時候了嗎?黑體的詞是隱喻。對那些司法體系知識主要來自員警與小偷類電視節目和媒體轟動性報導的受眾來說,這些隱喻有很大的吸引力。

要想贏得辯論,操縱者就會利用比較來美化自己的形象,並醜化對手的形象:你像過去我父親待我的方式對待我,他那麼對待我是不公平的,同樣你也是。或者:你對我的態度就像向一匹倒下的馬補踢一腳一樣,你就看不到我這一天過得有多糟糕嗎?!

這樣的類比和隱喻能否起作用,部分取決於受眾的偏見和觀念。這就要求操縱者熟知觀眾的世界觀和其中包含的隱喻。例如,如果操縱者試著用宗教觀影響某人,使用宗教隱喻和類比成功的可能性大。熟練的操縱家知道在和一個原教旨主義基督徒說話時,使用《古蘭經》中的隱喻是錯誤的。


詭計15

質疑對手的結論。操縱家希望受眾接受他們的結論,同時拒絕反對的結論和解釋。如果他們記得拉丁語:“non sequitur”(指不合邏輯的推論),他們就可以指責他們的對手不合邏輯,要求受眾質疑他們對手的推理。一旦對手得出結論,操縱者就會說:

等等,這不合邏輯!你的結論和你的前提不符。首先,你說X,現在你又說Y。你怎麼從X得出的Y?你怎樣解釋這其間的跨越?你說的沒有邏輯。你沒能證實Y,只證實了X

通過這個詭計,操縱者推翻了對手所做的任何合理推論,同時顯示出他們自己嚴密的邏輯性和不偏不倚。


詭計16

製造擔憂:無風不起浪。操縱者知道,對手一旦面臨著嚴重的指控就很難洗清自己的嫌疑。持續的懷疑將破壞這個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謠言將困擾他一生。因此,這是44個詭計中最邪惡的一個。

在美國麥卡錫時代,許多人的家庭、友誼和事業都被謠言和無風不起浪的心理摧毀。參議員麥卡錫和他的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在對人們進行公共裁決之前,會對他們說,如果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那麼就要和委員會合作,提供左傾觀點人的姓名。如果人們拒絕這樣的要求,電視機前的美國民眾就會認為這些不配合的市民是非美國人

大多數反對該委員會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他們的家庭被邊緣化,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嘲笑和欺侮。他們大多數遭到排斥,不能在自己專業領域中找到工作。

當然,私人談話中也會時常出現這類不道德的指控。不用再多做任何事情,人們便會散播一些謠言比如:當然,我不信,但是你聽說傑克打自己的妻兒了嗎?真是不可思議,你覺得呢?

而政府對這個詭計的使用經常被認為是傳播不實資訊。例如,傳播某個國家存在暴政,這樣就能夠為另一國家入侵該國做出合理辯護。希特勒有效地使用了這個詭計。美國政府也經常傳播虛假資訊。例如,美國政府總是不斷地向美國民眾傳達,美國向中、南美洲派遣海軍以驅逐現有政府、讓另一個更友好的政府上臺是合理的。

這些報導多年後的失信對於報導的虛構者來說沒有影響。資訊的作用不是長效的。資訊失信通常很久之後才會發生,這時已產生不了什麼影響了。多年後,人們已經不再關心這件事。

人們傾向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思考,因此,僅僅通過提及某些看起來不恰當或是違反社會規範的資訊,操縱者和政客就可以讓人們反對某人。例如:凱文已經承認吸食大麻,這足以讓我們看清他了!看那個穿小背心的女孩,我猜我們知道她追求什麼了。


詭計17

稻草人謬誤。操縱者知道醜化對手形象的重要性。不管對手的觀點是什麼,熟練的操縱家都會讓對手的觀點看起來不可信。這種曲解他人觀點使自己獲利的方法被稱為稻草人謬誤。儘管看起來和真實的一樣,但是稻草人事實上並不存在。稻草人謬誤指的是錯誤地呈現或者歪曲他人的邏輯。

設想有人想要改革我們的司法體系,其反對者就會用稻草人謬誤歪曲這個人的觀點:那我想你是要釋放所有的犯人,進而將我們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但沒有人說要這樣做,所以反對者反駁的物件其實是並不存在的稻草人。他成功地運用稻草人策略,曲解了一個人的觀點,將他人觀點歪曲成人們反對的那樣。

除了曲解對手的觀點,操縱者還會聲稱對手曲解了自己的觀點。這種情況下,操縱者稱是他的對手使用了稻草人謬誤。

在任何情況下,操縱者都希望自己呈現出的推理是最好的,而對手的推理要差得多。操縱者希望在對手觀點看似糟糕的同時,突出自身觀點的合理性。

想像一名環境學家會這樣說道: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減少我們對地球造成的污染。例如,汽車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可替代性能源清潔能源。我們不應該繼續將汽油作為我們首要的汽車燃料,否則,我們的星球會繼續遭到污染侵害。

反對這名環境學家的操縱者可能會這樣歪曲他的觀點:

我對手真正希望的是一個更加強大的政府。他希望剝奪你選擇的權利,給官僚政府更多的權力來控制你的生活。不要讓他得逞。


詭計18

否認不一致或為不一致辯護。操縱者知道前後不一致會影響個人的形象。說一套,做一套,有時支援X,有時又攻擊它,這會招致人們的反感。當被受眾發現自己存在矛盾時,操縱者一般會有兩個選擇:要麼否定矛盾的存在;要麼承認矛盾,並稱這是一個合理的轉變。

人們的生活中充滿矛盾和不一致。那些最一致完整的人是那些承認矛盾和不一致存在並且努力去減少他們的人,而操縱者則努力去掩蓋它們。


詭計19

妖魔化對手的觀點,神化自己的觀點。大多數人並不世故,要想操縱他們,操縱者只要使用正性詞彙來描述自己,用消極詞彙來描述對手即可。因此,操縱者稱他們自己相信民主、自由、穩定、和解、公平、力量、和平、保護、安全、文明、人權、主權、改革、開放、保護無辜、上帝的安慰、常態、驕傲、獨立、包容和共克時艱……

而稱反對者相信暴政、壓制、衝突、恐怖主義、進攻、暴力、顛覆、野蠻、盲信、暴亂、傷及無辜、極端主義、專政、密謀、狡詐、殘忍和破壞……

這個詭計的變式包括神化自己的動機,稱自己的理由是正當的:我並不是為了利益或是貪婪,我也不想要提升我的權力和影響力,我不希望控制或是主導他人。我要的是自由的傳播以及人們共用民主的美好生活。

操縱者模糊了他真實的動機,使自己的動機看起來正當合理,使自己看起來心靈高尚。這種策略,有時被稱作找到好的理由,即口頭上稱所作所為是出於高尚的目的。


詭計20

巧妙地回避問題。操縱者知道如何預測受眾可能會提出來的難題,也知道如何巧妙地回避這些問題。第一種回避的方法就是用玩笑來化解這個問題。第二種方法就是給出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軍隊多久才能從X國撤兵?答案:只要不需要,我們一天都不會多待。)第三種方法就是給出的答案盡可能長而且盡可能提供更多的細節,使得操縱者可以將問題轉移到一個更為簡單的問題上。

操縱者不會直接回答會使他們陷入困境或者迫使他們承擔不願承擔的責任的問題,他們會用含糊不清、玩笑、轉移注意力和眾所周知的道理來回避這些問題。


詭計21

迎合你的受眾。人們樂於接受迎合:能夠和抱有傳統常識,並且對社會問題有真正洞見的人談話真好。”“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像你這樣不會受騙的人……”在使用這個策略時操縱者會很小心,避免太過明顯而讓受眾對自己產生懷疑。

大多數的政客都非常善於迎合和逢迎。他們的目標是贏得受眾。政客希望降低受眾的防備,希望受眾對他們的批評有所減少。


詭計22

隱藏自己所述。操縱者經常有選擇性地使用語言,拒絕表態或者不給出直接的答案。這能夠讓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全身而退。如果受眾發現他們遺漏了重要資訊,他們就會宣稱沒有找到一手消息。在面對逼問時,他們能夠限制自己的立場,這樣就沒有人能夠證明他們是不對的。當面對壓力時,他們會掩蓋和回避。熟練的操縱家都是這類高手,他們必須掩蓋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言論進行辯護。


詭計23

忽視證據。為了不改變自己的立場,操縱者常常忽視證據。通常情況下,他們會忽視那些威脅到他們信念和利益的證據。想像一個冷血的基督徒不相信一個無神論者可以過著有道德的生活(在沒有《聖經》的指導下)。如果這個人知道一個無神論者過著自我犧牲、同情憐憫的生活,那麼這個人的觀點就會發生衝突,最終會想辦法在頭腦中去除它。


詭計24

忽視主要觀點。操縱者知道如果他們在某一議題上不能獲勝,他們就會想辦法將受眾的注意轉移到另一個點上。這個點和之前的議題可能沒有任何關聯。熟練的操縱者知道如何在受眾不知曉的情況下完成這次轉變。


詭計25

攻擊證據。當操縱者不能成功回避那些不支持他們論斷的證據時,他們就會攻擊這些證據。在進攻伊拉克之前,美國堅稱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美國政府沒有切實的證據表明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它努力製造一些公然想像出來的證據。沒有證據能夠使美國政府相信他們做錯了,因為人們不願意思考要是錯了會怎樣。詭計44雙重標準謬誤也是對證據的回避。


詭計26

大聲堅持次要點。操縱者知道,在他們要輸掉辯論時,分散人們注意力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大聲堅持辯論中的一些次要點。因為大多數人的思考總是很膚淺的,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操縱者疾呼的這個點,其實不重要,尤其當他們沉浸其中時。

例如,由於媒體熱切關注小的議題,人們常常錯過一些過大的議題。世界上的營養不良和饑荒問題很少得到媒體的報導,這類報導只是偶爾在特殊的時刻才見諸報端。與此同時,一些國家拒絕執行政府要求則被媒體視為大議題,從而被大肆地渲染和報導。


詭計27

採用艱難、殘忍世界的論調。我們常說,良好的結果不能為卑劣的手段開脫。但是我們真的相信這句話嗎?當我們做出不道德行為時,政府發言人會用這是一個艱難、殘忍的世界來為此開脫。

當個體或國家擁有大量權力時,他們就會認為他們應該做更多的事情。他們相信他們的目標總是美好公正的,而他們做的那些負面事情是因為受到邪惡力量的強迫。操縱者堅稱他們是被迫使用這些卑劣手段的,他們從內心深處想避免這些手段,但這是個艱難、殘忍的世界。採用這樣的論調,他們就能夠贏得辯論。

例如:我們不希望看到戰爭,我們是被迫加入戰爭的。”“我們不想看到失業現象,但是自由市場經濟需要有人失業。”“如果我們將資源給那些不努力工作的人,他們會越發的懶惰,最終我們將成為一個集權的國家。”“我們不希望中情局捲入到刺殺、嚴刑拷問、散佈不實消息或其他任何卑劣的行為中,但不幸的是,我們被迫使用這些伎倆來捍衛世界的自由和民主。


詭計28

做出籠統、粉飾的概括。操縱者和政客會用概括來支持他們觀點,並且他們知道,不管他們是否有充分的證據來支持這些概括,受眾都會接受他們的概括。他們經常做出受眾樂於接受的積極概括,例如關於我們忠誠於上帝、國家,熱愛祖國、家庭和自由市場經濟。操縱者會故意將自己的概括與受眾的思維契合。當然,這些操縱者採用的概括多是模糊不清的,這樣他們就能在需要的時候全身而退。


詭計29

盡可能找到你對手觀點的不一致處。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時,我們不能去實踐我們的承諾,因而每個人都會陷入雙重標準之中。操縱者能發現對手中任何的不一致,並能快速地指責對手的虛偽,儘管他們比對方更虛偽、更不一致、更心口不一。虛偽從來不是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


詭計30

使你的對手看起來荒謬可笑。操縱者總是試圖使對手及其立場看起來荒謬可笑。人們願意嘲笑,尤其是嘲笑那些帶有威脅性的觀點。這樣的嘲笑通常能夠釋放人們的壓力,使人們可以不用認真思考令他們不快的事。操縱者會巧妙地使用質疑策略,從而讓他們的嘲笑看起來不像是酸葡萄。


詭計31

簡化問題。大多數人不願意去理解深度或者是細小的問題,操縱者就借此將問題過度簡化,以符合他們所需:我不關心統計資料得出的虐囚結論,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嚴格懲罰犯罪。把你的同情留給受害者吧,而不應是那些罪犯。在這裡,人們對虐囚的忽視本身就是一種犯罪。不幸的是,一些人並不關心虐囚行為。在他們眼中,世界僅有好壞之分,有時好人需要以卑劣的手段對付壞人,壞人需要得到懲罰。通過將這一問題簡化,他們不需要去處理監獄裡真正發生的犯罪。


詭計32

一直反對。假設你的對手做出了合理的推理來論證某一結論,但是你的心定如鐵,沒有什麼能改變你的想法。這時你可以提出一個又一個反對。對手一旦回應某一個反對意見時,你又可以提出另一個反對意見。這是操縱者常用的詭計,他們心想:我會一直提出反對,沒有什麼能讓我相信對手的觀點。


詭計33

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寫歷史。歷史記載中,殘忍的行為和暴政都被抹去,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虛構看起來倒成了鐵定的事實。這在愛國歷史中十分常見。歪曲歷史常常因為所謂的愛國情懷而變得合情合理。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就將會受到人們的指責:你總是看到我們哪裡做錯了,怎麼不去看看我們做對的事情呢?!

人們的記憶是對過去事件的不斷重構,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為自己開脫,對質疑提出譴責。歷史記載也遵循這一規律,尤其是作為學校教科書中的歷史。所以,在講到過去的事時,操縱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歪曲。當然,一如往常,熟練的操縱者隨時準備好為自己開脫。


詭計34

找到自己的既得利益。操縱者總是攻擊對手的動機,同時堅稱自己動機的純正。通過表達高尚的理想,他們隱藏了自己真實的動機。

當操縱者尋求自己的利益而遭到對手警告時,操縱者要麼否認這個指控,要麼還擊稱,每個人都有權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遭到進一步的追問,他們會稱你也這樣來為自己辯護。


詭計35

改變論據。當操縱者感到他們將輸掉辯論的時候,他們不會放棄,而會改變他們的論據。有時,他們只要在同一個詞的不同意義上來回搖擺就能實現這種改變。如果操縱者之前說某人肯定沒被教育好,因為她見識淺薄、知之甚少的話,之後會改變他們的論據稱:當然她接受過很好的教育!看看她讀過多少年的書,如果這都不算受過教育,我不知道什麼才叫受過教育!


詭計36

轉移舉證責任。舉證責任指的是辯論中的一方有責任證明他的觀點。例如,在法庭上,檢察官需要證明犯人有罪,以打消人們合理的疑慮。而辯護人則不需要證明犯人的無辜。操縱者不希望承擔舉證責任,他們會將舉證責任推給他們的對手:等等,在我證明進攻伊拉克是合理的之前,你先要證明這為什麼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任何國家進攻其他國家都需要找到證據證明自己進攻的理由。沒有國家有責任去證明自己不去進攻他國的理由。根據國際法,舉證責任歸屬於首先發動戰爭的一方。

假設操縱者質疑你的愛國主義,而你問他有哪些證據證明你沒有愛國,那麼他會試圖將舉證責任轉移給你:等等,你做過什麼事表現出你對國家的忠心了?你有社會主義觀點,不是嗎?你難道沒有反對自由貿易嗎?你沒有反對越南戰爭嗎?所有這些謬誤都是想將舉證責任退給你。


詭計37

歪曲,歪曲,歪曲。在《華爾街日報》(200457日)刊登的評論中,對主導媒體中的歪曲報導,Daniel Henniger寫道:

我們所棲息的媒體無一例外都是一個歪曲的世界。大多數人已經放棄獲取純粹事實的希望,將自己與歪曲的報導為伍。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媒體充滿著歪曲的報導,因為我們已經是這一事實的受害者。
熟練的操縱者無一不重視歪曲的重要性。操縱者不斷地歪曲對手的觀點,同時積極地呈現他們自己的觀點。

要想抵制歪曲的影響,識別哪些事實是最重要的、哪些解釋是最合理的,這就需要批判性讀者意識到媒體無處不在的歪曲和選擇性。批判性的讀者必須考慮其他看待問題的方式、其他資訊來源以及其他思考問題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資訊最佳的呈現方式。


詭計38

含糊的概括。當人們不清楚對方在說些什麼的時候,很難證明對方是錯的。不關注具體資訊,操縱者的話語中滿是含混不清的概括。這個策略在政客身上很常見:忘了那些沒骨氣的自由分子說的話吧。是我們強硬起來的時候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打擊犯罪,打擊恐怖分子,打擊那些蔑視我們國家的人。

操縱者知道他們不提具體事情可能會招致人們的質疑。例如:你到底要對誰強硬呢?你打算對這些人怎樣強硬呢?嚴刑拷打,羞辱,還是刺殺?是沒有指控就長期監禁他們呢,還是將他們關押在沒有廁所的小囚室中?

當他人對你使用這個策略時,你可以要求他給出具體的例子,詢問他對關鍵字的界定,堅持讓他用具體例子表達觀點。不要讓他們含糊不清的概括得逞。


詭計39

故弄玄虛,雙言巧語。我們經常會做一些我們指責對手所做的事,但是我們絕不會去承認,因為這會阻礙我們達成目標。雙重標準就是這樣的一種策略。同樣的事情,我們用正性的詞語來描述我們的所作所為,而將消極的詞語貼到做同樣事情的對手身上。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政府稱發動戰爭的國家為戰爭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改稱這些國家為防衛國家。發生這樣的轉變是由於這些國不願意承認他們發動了戰爭,而且這還能讓人們相信他只是防衛那些入侵國家。簡而言之,從政治的角度看,防衛戰爭更容易接受。

當敵對政府成員向我們透露敵方消息時,我們稱他的行為是勇敢極富勇氣的;而當我們國家的人向敵方透露消息時,我們稱這個人為叛徒。我們是聰明的,他們是狡詐的;我們支持為自由而戰的戰士,他們支持恐怖主義分子;我們建立收納所,他們開設集中營;我們策略性地後退,他們大規模地敗北;我們信仰宗教,他們滿是盲信;我們堅定不移,他們固執己見。有成千上萬個這樣成對的詞來描述同一件事。我們做,就是正確的;他們做,就是錯誤的。大多數人沒能發現這其中的雙重標準。


詭計40

扯下彌天大謊。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會撒一些小謊,但是卻沒有膽量扯下彌天大謊。操縱家就不怕,他們知道如果他們足夠堅持,人們就會相信,尤其當這謊言在媒體上直播出去時。熟練的操縱者關注的是他們能夠讓人們相信什麼,而不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們知道人類的心理天生不會自發地尋求事實,人們渴望的是安慰、安全感、個人確認和既得利益。人們不渴求事實,尤其那些令人不快的事實,那些能夠揭露人們矛盾和不一致、能揭露人們不想瞭解真相的事實都會遭到人們的排斥。

操縱者擅長說謊,擅長讓受眾相信他們所說的是事實。例如,在翻看中情局的歷史時,人們會發現中情局許多不道德的行為都被謊言所掩蓋。事實上,這些不道德的行為發生時,官方否認中情局採取了這些行為。


詭計41

將抽象詞語和符號描繪得像它們是真的存在一樣。操縱者深知大多數受眾並不精通語言學。大多數人不會思考他們的話語和世界上具體事物之間的關係。語言和具體事物是存在一定距離的,這為世界提供了更寬泛的解釋。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的世界觀準確地反映了世界上的事實,並不知道自身的觀點是高度歪曲的。在大多數人眼中,抽象並不是抽象,而是事實。思考下面的例子:

● 我們是自由的代表。
● 民主的要求。
● 公正堅持我們要……
● 旗幟向前行進。
● 科學稱……

注意在上面所有的這些例子中,抽象觀點由於和動詞一同出現就有了生命。例如,旗幟如何前行?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們就被這種炫目的、高度誤導性的詞語所深深影響。


詭計42

拋進一條紅鯡魚(指轉移受眾注意力)。在這個策略中,操縱者通過關注不相關但卻能調動受眾情緒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當操縱者發現自己不能駁倒對手的推理時,他就不會繼續反駁了,而是拋進來一則能夠煽動其受眾情緒的議題,將受眾的注意力從對手的推理上吸引過來。

思考下面的例子:操縱者的對手稱,由於人類的活動,尤其是工業垃圾的大量產生,世界上的海洋正在走向滅亡。沒有反駁對手的觀點,操縱者是這樣轉移受眾注意力的:

真正需要我們關心的是,所有的政府都在監管他們的工業。如果這些行政監管繼續增長的話,我們就會失業。我們需要的是人們能有工作的機會、孩子能有發展的機會以及人們能實現自己潛能的國家。

這和海洋消亡有關嗎?當然沒有。這是操縱者丟進來的一條紅鯡魚,目的是轉移受眾注意力。


詭計43

訴諸統計。人們對數位印象深刻,尤其是精確的數字。所以無論何時只要可以,操縱者就會引用統計資料來支援他們的觀點,儘管這個資料是值得懷疑的。操縱者的受眾常因為他們所引述的資料而印象深刻:你知道嗎?有78%的學生讀了這本指南後,兩學期內平均績點提高了1.33個水準,比你們學校還要高!


詭計44

雙重標準。操縱者經常使用雙重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標準不同。比如,我們不能忍受國家發展核武器(除了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盟友),我們譴責入侵(除非我們是入侵者),或者我們不能忍受敵人的嚴刑拷問和破壞人權(儘管有時我們自己這樣做)。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內容選自《批判性思維工具》,點擊閱讀原文瞭解及購買本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