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人體內部的精微運動
文章來源:徐長風 悅太極
人們學習太極拳,總希望在學會動作、拳架之外,還能學到更多東西。太極拳也的確有太多的內容可以奉獻給人們。
太極拳能“以柔克剛”。但柔怎麼克剛呢?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太極拳的理論中,有許多富有哲理的文句。所以學習太極拳,我們能學到許多哲學知識。
太極拳能夠使人“沉靜若水”,這是個心理問題。人們喜歡用心理認知來規範自己或者別人的行為。太極拳裡有許多類似“沉靜若水”等涉及心理學上的指導性語言,這些語言精准地抓住了人們的細膩的心理過程。因此,學習太極拳能讓人們學到許多心理學知識。太極拳與心理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太極拳能“以柔克剛”。但柔怎麼克剛呢?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太極拳的理論中,有許多富有哲理的文句。所以學習太極拳,我們能學到許多哲學知識。
太極拳能夠使人“沉靜若水”,這是個心理問題。人們喜歡用心理認知來規範自己或者別人的行為。太極拳裡有許多類似“沉靜若水”等涉及心理學上的指導性語言,這些語言精准地抓住了人們的細膩的心理過程。因此,學習太極拳能讓人們學到許多心理學知識。太極拳與心理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太極拳輕柔緩慢,主張胸空若穀、腹內空淨氣騰然的運動方式,它是有氧運動,能使人體經絡氣血通順,滿足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太極拳的語言中有許多有關中醫、健康的語言,因此人們通過學習太極拳,能學到許多中醫知識。
太極拳有保持自身平衡同時破壞別人平衡及擊打別人的方法,這種方法包含在每個動作細節中。要掌握這些方法,就必須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一掌劈下去身體內部的變化是怎樣的?應怎樣出手應對?
數百年來,前輩在至柔、至剛、平衡、進取等問題上,把生理學、哲學、心理學、中醫學、動作學等一系列理論,糅合在一起來闡述太極拳,這些理論中有許多是古人的智慧。傳統太極拳理論用物質陰陽兩性的對立、統一、共存、‘互補的規律來解釋太極拳,用陰陽觀來闡述意、氣、勁、整體觀、圓的運動等概念的來源、形成和運用。現代社會,人們更習慣用現在的科學來闡釋現實的存在。如何將太極拳這一古老的理論體系放在現代的科學框架之中加以表述,成為一個重大的課題。
筆者試圖用“人體運動機制是個二元體”的概念,來說清人體內部的精微運動,對古老的太極拳理論加以梳理。
人體是個二元體。一元是原本先天的“爬行”格局,是先天自然形成的,體內運動有圓的運動的特徵;另一元是人類進化形成的用“杠杆力”的格局,它有用線性的橇動運動來獲取東西占為己有的功能,是後天新生的。如果將進化的“杠杆力”這一元剝離,即脫淨拙力,將身體凸顯成原本先天的“爬行”時的格局,即回歸自然,我們就能在“爬行”這一元中很清晰、很從容地揭示人體圓的運動的源頭和人體由內而外進行運動的根源。如此先做剝離工作,再在人體內部進行精微運動,就能更好地理解太極拳是如何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同時破壞對方平衡的以及太極拳擊打對方的具體方法。
問:對方擊打我,我該怎麼辦?
答:不懼怕,不回縮,用單手給予回應。首要任務就是保持自身的平衡,同時破壞對方的平衡。
不懼怕、不回縮,我在心理上不緊張,在生理上四肢不亂動,雖然我全身外形不動,但是體內卻在做著精微的;隹備。
這體內精微的準備是什麼?在瞬間用強烈的“意志力”將自己的頭作“虛領項勁”,目光內斂而炯炯有神地看著對方,既顧及身處的危險,又內視自己體內的運動。腰以下腿部三關節屈曲,使腿部有屈蓄後發的能力。因先有“虛領項勁”,又有腿部三關節屈曲,如此人體構成上下對拉之勢,變成自我感覺十分清晰的“三段分區”的身體。此時,人體獲得了可供自由運用的上下各一個平衡器(如爬行時的前肢和後肢),呈“兩頭實,中間空’’的狀態。這種狀態完全符合生理解剖學椎髓神經、運動神經分段分佈的佈局,由此人體有了如虎豹一樣上撲下躥的能力,同時有了像蛇一樣的屈蓄(張弓)、伸展(攻擊)、旋轉(油滑)的能力,最終形成身體的圓的運動方式。
其實,這就是人體直立狀態下的“爬行”狀態。這是人體的回歸自然,是人的本能,武術上稱此為“渾元”狀態。
從發現有人要打我到完成這一系列準備,人的外表表現出靜、空、無為的姿態,而體內意志力卻十分強烈,完成了體內的總動員。
用單手給予回應,這是心理上不怕的表現。我體內做好了一切準備,卻只用單手給予回應,只是用了全身四分之一的能力,意在試探對方的能量大小和虛實情況。這只手不是進化鑄就的用杠杆力的手,而是爬行時的前肢。這只手伸出去, “虛領頂頸”、 “力從脊發”,力量的源頭在腦前耳後,與胸、腹無關,所以此手“伸中有屈”、 “柔中寓剛”、 “胸空若穀”、 “氣沉丹田”。由此,人體在空淨的胸、腹中儲備了足夠的“氣”。
人體由內動而外觀靜止的狀態開始動,用單手給予回應,是胸腹之“氣”潤滑推動下的手臂運動。此時手臂的運動方法是肩關節旋轉和肘關節伸屈。
肩關節旋轉和肘關節伸屈,是由胸腹之“氣”潤滑和推動的,故十分自由堅定,而且同人體伸、屈肌整體作功方式(肩關節內旋,接通胸腹屈肌:肩關節外旋,接通背部伸肌)相連,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肩關節旋轉和肘關節伸屈,是人體肩以上“上一個小整體”,也稱“上一個平衡器”的圓的運動成就的,手臂露在最遠端,是末梢部分,它能輕輕地伸出去如樹梢撩人,也能同“上一個小整體,緊密連接整體貫勁後能量很大地伸出去用來擊打。於是,人體有了輕能輕到極致、重能重到極致的能力,太極拳稱此為“勁”。
此時單手伸出僅僅是防範的預備動作。若遇飛速向我打來的拳,我則不慌不忙追蹤與其相交。對方身手既出,已有不達目的誓不甘休之勢;我當在其未達目的之前(這種功夫是越靜越眼快手快),用“沉靜若水”、 “由內而外”的單手臂與來力相接,接到力後不間斷地用一個變手,手臂根部也就是肩關節內旋,肘關節隨肩關節內旋,隨勢屈曲,帶動胸、腹、腿內側全身屈肌整體作功產生巨大能量,或者用單手臂肩關節外旋接通背部、腿部伸肌,全身順勢用丹田之氣、整體用伸肌直接攻擊對方,勢如推山。
手臂的這種功能,太極拳用一個“掤”字來表達。單手臂“掤”出,①能黏貼對方,使其不得松脫,太極拳謂之“不丟不頂”和“黏連沾隨”:⑦此時我手臂屈肌、胸腹屈肌、腿部屈肌整體屈蓄,呈圓球狀,上、中、下只要有人用力作用於我如圓球的任何一點,我均可用圓球滾動來破壞其平衡,單手伸出,用單手臂肩關節旋轉、肘關節伸屈,加上全身屈肌整體伸屈、旋轉,對方之力一定落空,我卻能保持平衡,從而造就“我順人背’’的態勢,因而威勢十足。
問:輪到我擊打對方時。我該怎麼辦?
答:我擊打別人時,不是伸手想打就打,而是同準備受擊打時一樣,體內也要有精微的準備,將人體調整到伸、屈肌整體作功的狀態。伸、屈肌整體作功,非將人體凸顯成“爬行”時的格局不能實現。
“爬行”時的肌肉運動方式,是以頡頏原理進行伸、屈肌整體作功的。當人體凸顯成原本先天的“爬行”格局時,一定是虛領項勁超乎尋常,手臂成了爬行時的前肢,整條手臂的拙力就此消失,手臂高抬或者下落完全由全身伸、屈肌主宰,且此時胸、腹空淨。當整體屈肌猛然問收縮,借胸、腹由空變實,即所謂用“氣”的潤滑和推動下,手臂下落的速度一定很快。
我們可以自己試驗一下。雙臂前伸,一臂高,一臂低,高的手輕柔握拳,低的手輕柔張開,高舉的拳用胸腹屈肌的整體力而不是用手臂力用心自由下落(內含用屈肌的加速度),擊中低的掌心,感受產生的衝擊感和疼痛感;同樣雙臂前伸,一臂高一臂低,高的手握緊拳頭,低的手用力張開手掌,高舉的拳有目的地打下去(此時一定是用手臂的拙力),擊中低的掌心,感受產生的衝擊感和疼痛感。(或者可以用尺骨對尺骨對擊,這樣的效果更明顯。)把兩種感覺和疼痛感進行比較會發現,被用心的自由下落的拳擊打有沉重感,如鐵錘擊打,深到皮肉之內,使人無法抗拒,難以應對;而被握緊拳頭的擊打有表皮的散發感,雖然也疼痛,但能忍受,而且容易應對。
2009年第5期《少林與太秘上刊登的陳雄先生的《太極拳的十三種松胯狀態》的開頭寫道:“網上有段記載,楊露禪在北京教拳告老還鄉,吳全佑尾隨不舍,楊師便下轎對他說: “我當天發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沒有一招留下。總之你記住, ‘圈內打入,圈外推人’便是。”
筆者認為,所謂“圈”是指胯,指骨盆。這是全身伸、屈肌整體發力彙集的地方。 “圈內打人”,是指屈肌整體發力,身體狀態如擂鼓,力量彙集到骨盆之內,即“圈內”; “圈外推人”,是指伸肌整體發力,身體狀態如推山,力量溢出骨盆之外,即“圈外”。
問:與對方脫開時,我該怎麼辦?
答:與人脫開,我身體必須重歸中定。
“中定”就是人體在直立情形下凸顯的“爬行”時的格局,並使之不散。
人體凸顯的先天的“爬行”格局,是天地未開時的狀態,要靜就極其穩定,要動則非常靈敏,靜能如冰,動能若火,對心理素質的要求是極高的。太極拳體內的精微運動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很容易實現動靜有致、冰火同存,使人的心理訴求與生理運動合而為一、高度統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