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什麼是太極拳之氣

什麼是太極拳之氣
文章來源:悅太極

什麼是太極拳之氣?歸納起來有三種認識。氣力、氣力,氣就是力;力氣、力氣,力即是氣。氣力合一。此其一。太極拳修煉不是要求氣沉丹田嗎?當然是將吸進的空氣導引至腹部,聚于丹田,這種受意識控制的氣體就是太極拳之氣。此其二。通過特殊的訓練手段,培養出來的內氣,比如練拳時出現手脹、發麻,甚至發紅等現象,便是內氣所致,此即所謂的氣感。此其三。究竟那一種說法確切,首先,看看先賢經典拳論中關於“氣”的語錄。


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中一語:“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武禹襄(1812~1880年)《打手要言》一文涉及“氣”的句子更比比皆是,達二十四處之多,比如“以氣運身”“以心行氣”“行氣如九曲珠”“氣以直養而無害”“心為令,氣為旗”“氣宜鼓蕩”“氣如車輪”“氣斂入骨”等等。

從這些語句中不難發現,氣即力的說法顯然不恰當。那麼,另兩種說辭呢?筆者在《中華武術》去年第11期發表的《身法——太極拳走架打手的靈魂》中曾做過一點介紹,不妨查閱,今再詳加解釋。以“氣沉丹田”為例,它在太極拳修煉中是一種身法要領,首先將其納入身法準則的是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他明確指出:“能做到尾閭正中、涵胸、護肫、松肩、吊襠,就能以意送氣,達於腹部,不使上浮,謂之氣沉丹田。”


請注意“就能”二字的用意,顯非用力使氣、有意控氣,而是以上諸身法合乎法度之後,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權且將其稱為“氣感”吧。氣感,因人而異,感覺不盡相同,不必刻意追求,要順其自然。氣沉丹田關鍵在於“吊襠”“尾閭正中”,尾閭前送,小腹上翻,襠部鬆弛,如同井中汲水。腹內感覺鬆快,而絕非緊張,腹肌緊縮,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語出《十三勢行工歌訣》)。其功用使身心鬆弛,穩固下盤。與之相呼應的當然是“虛領頂勁”,意在“提頂”。頭頂百會穴如有一線上提,提綱掣領,領起全身,整個身體恰似懸空。如此,則頭正身直,滿身輕利,所謂“滿身輕利頂頭懸”(語出《十三勢行工歌訣》),這是向上的身法要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虛虛相對,如一線串就,上提下吊,輕靈穩健,不偏不倚,“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語出武禹裏《打手要言》)。因此,氣沉丹田之“氣”,也即太極拳之氣,不可簡單地理解為人自然呼吸之氣。將吸進的空氣導引至腹部,充氣如鼓,更非太極拳之所為。必須清楚,修煉太極拳不對人的自然呼吸進行有意識地調控。從生理學和運動學角度而言,也無需控制,如蓄勁要吸氣,發勁必呼氣,這種功能人的呼吸系統自會做出本能的相應選擇,不需要人為調節。然而,當真正做到了氣沉丹田,人體重心自會下降,自然呼吸也隨之進入深呼吸狀態,氣順暢達。


太極拳修煉者追求氣感,須從追求氣勢下工夫。所謂氣勢,指人所表現出來的某種力量和態勢。正如郝月如先生所言:“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要神氣鼓蕩,全身好似氣球,氣勢貴騰挪,身體有如懸空。”肢體動作受內意的支配、指揮,氣勢由內生髮,通過肢體來傳達,此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因此,那種下盤不動或微動,四肢大幅度搖擺運動、纏繞折疊、驚彈抖顫當不屬於太極拳運動的範疇。試想:手動,腳不移,手足不合;臂搖,腿不動,肘膝不合;肩抖,胯不動,肩胯不合。連基本的“外三合”都做不到,如何稱之為太極拳呢?習者不可不明。既然肢體是傳達氣勢的載體,那麼行功走架時,四肢要有放長、放大的意識,上可頂天,下可入地,前後左右須有穿透一切障礙物的意念。如此,則須骨肉分離,這也是意念,肌肉似完全松沉入地,只有骨骼在支撐,永年人將此叫做“脫骨狀態”。這時,身體便可產生懸空如氣球的膨脹感覺,同時兼備如樹紮根之沉穩,正所謂“氣宜鼓蕩”“氣如車輪”。日久功深,走架打手時的氣勢會越來越圓滿。所以,永年拳師在評價一個人的走架水準時,常常說:“氣勢不錯”欠缺氣勢“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