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身為一個學渣,我是怎樣通過閱讀成為終身學習者的?

身為一個學渣,我是怎樣通過閱讀成為終身學習者的?
文章來源: 李雪凇 親子精選

寫在前面的話
本文的作者李雪凇先生, 是中國頂級的地產品牌行銷機構——紅鶴中國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全國知名的品牌專家、傑出策劃人。


本文長達7000字,包括李雪凇先生摸索出的讀書方法以及讀書的個人感悟的。作為一個曾經的學渣,可能正是因為他對讀書的堅持,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願您能靜心慢讀,相信對自己以及孩子的教育都將大有裨益。

豆媽分享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一次自我修煉。

轉載自爸爸真棒微信公號IDbabazhenbang
爸爸真棒(babazhenbang):清華爸+復旦媽的原創教育平臺


<1>

16歲,養不成閱讀習慣,會怎麼樣?



16歲之前,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原因有兩條。
第一,家長沒有讀書習慣,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在家裡、課外的閱讀氛圍;
第二,沒有碰到有興趣的入門書。

目前所有k12國民教育教材都是枯燥乏味的,編教材的人員不是由最牛、最有趣的人組成的。能夠把某一門知識學科裡的深入問題淺出地、通透地講述出來的入門書極其匱乏。像英國DK這樣的為數不少的出版商,出了一系列圖文精美且緊密對照的、全景解剖式的入門書,在中國一直是稀缺罕見的——也許我們基礎教育界的人才還沒有準備好。好入門書的缺乏,直接導致了學生們對於這門課難以煥發足夠的熱情和興趣,也就是說,沒有好的領路人去激發、啟發、啟蒙,像理查·費曼那樣的大師給大學新生講物理學入門課,讓原本準備上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去改學了物理,那樣的講義真叫精彩。所幸,科學教育這塊兒,直接拿美國就行了。視覺影像方面,中國的文化也讓好萊塢發揚光大也發財大大。看看人家怎麼把功夫和熊貓搞在一起的。最難的是國學人文方面的教育,只能靠咱們中國人自己搞。沒有有趣有料的學習材料,孩子們只能靠玩兒三國志遊戲瞭解歷史了。

綜上所述,要麼沒有好的家庭讀書氛圍,要麼沒有好的領路人,16歲之前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真的不能怪我們學生啊。
16歲之前,沒有養成閱讀習慣,人生會不會蝦米呢?
如果無法深入閱讀,就無法充分學習人類先人流傳下來的知識和智慧,因為這些知識智慧都是以一種“視覺符號”(文字)的形式,將意義內涵內容“編碼”進這些符碼,然後這些符碼跨越時間和空間,讓後人通過“解碼”來理解這些內涵意義。
形象具象的事物還可以用圖像影像的方式傳遞(讀圖),複雜抽象的事物就一定只能用文字元碼和數學公式符碼來編譯和解碼。
沒有閱讀,就沒有足夠強大的抽象思維理解力的建立,也難以獲得連續思考、長程推演的思維能力。那麼在現代社會,也就只能勝任一些簡單思維的勞動分工。你說人生會不會蝦米?
所以,如果一個人16歲以前沒有養成閱讀習慣,那從16歲零一天開始就要補這一課,必須養成終身讀書習慣,這個沒什麼好商量的。


<2>
閱讀,有兩種類型


第一個是遠慮型(或者叫好奇型)的,另一種是近憂型(也可以叫實用型)。

1遠慮型閱讀

一個人或多或少會對這個世界產生疑惑,那麼就會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尋求理解、獲得安寧的身心環境(安身立命)。每當我們處在一種對前景不明,對環境不安的一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獲得更多的資訊,來解釋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自身的狀態。

比如,我們摸摸額頭燙了,比平時燙,人覺得不舒服,然後又覺得身體內部又發寒四肢無力又酸痛,這時候我們感到不安。
那麼,怎麼才能從不安轉變成安呢?這種轉變,需要我們提出疑問後的解答——知識,所以,求知本身是一種面對問題、對抗不安的一種本能。前人把他的這種經驗沉澱下來、編碼成書、傳給後人,並逐漸彙集出了龐大的知識體系——圖書館。
總有一些人,他們更操心整個人類的命運,他們對複雜而神秘的宇宙萬物表示出興趣,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讀這些先人的知識智慧,也許不會直接讓你面對工作和日常生活,但是它們能在整體上幫助你理解這個宇宙時空、這個世界和社會、這個城市如何運作、你和他人的關係、社區與社群的意義、家庭與責任等諸多不同層面、相互聯繫的問題,理解這些,對你如何定義你的價值、你和周遭環境的互動關係都是有幫助的。但是,這需要持續的學習、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探索人生,還並不能保證成功而徹底的理解了你想去理解的事物。

2近憂型的閱讀

眼前的問題是什麼,去書裡找答案,迅速找到方法技能甚至解決方案。


              <3>
                  作為一個學渣
                         我是怎麼通過讀書,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的


閱讀的五個階段。
我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到小學畢業。我們家在當地是傳統幾代的的商戶家庭,我爺爺是一名“傳統的沒落小鄉紳”(解放後公私合營百貨大樓的高技能店員),我奶奶是一名人民教師。
幼稚園小學的時候,爺爺講各種傳統故事、評書、歷史傳說、一些奇聞異事。比如什麼“識寶回子”,就是認識寶物的回回(後來才知道說的是像阿裡巴巴這樣的穆斯林人)。爺爺總給我講這些蠻七糟八的東西,我也最愛聽這些。那麼我奶奶呢,比較正統,她是教師,所以對我要求很嚴格,是她給了我願景。她和我爺爺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我爺爺很縱慣我、很寵愛我,奶奶很嚴厲,他們倆一個是紅臉、一個是白臉。小時候,他們訂閱了多種兒童讀物伴隨著我的童年,他們會讀上面的故事給我聽,我會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是我的幸運。
初中,情竇初開,讀書上一直矇昧。到了高中,青春期到來和自我意識的覺醒,我那時候開始讀小說了。
這是第一個階段:感性認知的閱讀。
高中到大學,讀了大量小說,幾乎把中國所有的當代現實主義小說都給讀完了,比如說王朔、蘇童、賈平凹、王安憶、路遙、余華、柯雲路、梁曉聲、莫言、鐵凝等燈等燈,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裡,讓它們浸潤和塑造著我的內心世界;為作家的能力感到驚奇——覺得他們太了不起了,能夠虛構出一個世界,讓我能夠很真切的活在當中,然後我的靈魂可以依附在某一個角色上面,感同深受,而且細節和想像力都是那麼的令人震撼。同時,讓我對中國社會現實有了一些初淺的認識。這也是之所以為什麼金庸和瓊瑤沒有完全征服我的原因,我也為他們驚歎——但那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而且有些陳式化,我身邊的同學們只看這些,這不免讓我覺得他們的視野窄了。
說到視野,其實我也寬不到哪兒去。我是疏于閱讀西方文學的,為什麼呢?第一,我們家幾代徽商商賈家庭,沒有留洋西學做學問的直系長輩,沒有家學,英文到現在都是我的一個短板,現在還不得不每天早上聽聽聽。實際上,中學期間,我當時買了不少西方小說名著,什麼《白癡》、《白鯨》、《戰爭與和平》都有,裡面的人物光名字就長的不得了,什麼克裡斯托夫,看不進去,漢譯的語感也不好,從來沒得入門,當然也沒幸運的遇到一個嚮導,沒有被一個環境帶進去。


先感性,後理性。這是我進入讀書世界的次序。
大學期間,和要好的高中同學還保持著聯繫,有學政治的學法律的學物理啥都有,我們男生在一起喜歡炫富!爭論戰爭,爭論政治,爭論哲學,赤裸裸的話語權搶奪。那個時候,存在主義很火,那麼就連夜看薩特,實際上都沒人知道海德格爾是誰,但是薩特很火、“存在即合理”很火,斷章取義的讀,生吞活剝的讀,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拿出來炫了,彼此的差距就是上半夜讀了多少到下半夜堅持住就超越了對手。那麼我們在炫什麼富?是知識,是知識所產生的話語權。
從炫耀開始,獲得了利益。炫耀的過程中,一旦你發現對方不懂,那麼你就迅速佔據了上風。現在媒體報導富二代炫富,我覺得還不如炫知識吧。因為它可能讓你在未來走上一條更有價值的道路。
我的經驗,先通過小說來豐富自己的體會、加深對著個社會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辯論、說理,來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批判式思維。哲學就是理、說理的學問。
從大學開始,我產生了對哲學的興趣。
這是第二個階段:理性認知的閱讀。
大學期間,我學的最好的一門課是馬克思主義原理。記得很清楚,這門課考了89分,全年級第一。卷子很難,第二名大概考了70多分,幾乎沒有幾個人喜歡和重視這門課。馬原是大課,老師叫紅梅(忘了她姓什麼),成績出來後,她點名要見我,說李雪凇是誰。實際上,每一次上馬原,不管是階梯教室或是公共教室,搶座位、記筆記都有我,我覺得她講的東西很有趣,她在講一些深刻道理,這些道理在吸引我。這應該是一個明顯的“種子”。
這個階段,我把它叫做興趣閱讀、或者散點閱讀,讀哪算哪,只要有興趣的、就廣泛接觸。
第三個階段,我把它叫做“系統認知的閱讀”的階段。
大概就是北漂以後,我有意識的認為,需要把這些散點串起來。這個階段,我用了一個方法叫做:先垂直、後水準。
什麼是先垂直呢?我們形容上下是垂直、左右叫水準。上下五千年,這就是垂直。把它們串起來的工具是:讀歷史。
記得9697那兩年,我一直在看歷史。先看通史,看中國通史。我找到三個不同的治史視角。一個是大陸學者的馬克思主義史觀視角,一個是臺灣學者的史觀視角,另一個是西方學者漢學家的視角。
比如,臺灣的柏楊和美國的黃仁宇都算是我的啟蒙老師。那時候,還不知道顧頡剛錢穆伯希和。
柏楊白話版的中國大歷史、資治通鑒,他在古代官名後面用括弧注明相當於現代社會什麼官職稱謂,一下子你就能夠穿鑿到過去、產生了理解(哪怕是誤解呢?也比無解好吧),雖然也許不是那麼貼切、嚴絲合縫,但是對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之後就讀了範文瀾寫的中國通史。國外的史學大家費正清的明清歷史,劍橋史(尤其是劍橋插圖史)裡也看了一些。
從簡明史開始、從大白話版開始、從插圖版開始。由簡單到複雜,從通史到斷代史和專業史。
上下五千年,通過三個視角的對比,我似乎通透多了。然後,我再根據興趣選取某一個斷面,多重視角的深讀一個片段。比方說,上下五千年裡,南宋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如果用南宋作為一個斷面,對它的正史、民族關係的邊疆史、戰爭狀況、經濟史、美術史、城市與建築史、宗教史、中日韓的文化交流互動、語言學與文學、考古文物等,圍繞一個朝代、多個維度下功夫,垂直上展開、做水準式閱讀,就可以形成對這個歷史時期鮮活的、綜合的印象和認識。
第四個階段,我在這麼多年裡,始終堅持年度“主題閱讀”,這是為了深入閱讀。比如,2006年的宗教主題閱讀年。這一年裡有相當大的比重是圍繞宗教這個命題。
制定年度主題閱讀計畫,需要先建立知識分類結構(參考杜威十進位圖書管理學),再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系統化的注意力配比。
有的是興趣——深入再深入、擋都擋不住;有的是補課,完善知識結構、硬著頭皮磕。


最後一個階段,“情境閱讀:感/理性認知—相互啟動的閱讀”。
什麼意思呢?就是抓住感性認知的機會、趁熱打鐵去延伸閱讀,讓感/理性交替進行,讓原本掌握的死知識“活化“。
比方說,在紅鶴,往往在週二晚上有“走紅”講座活動,嘉賓也許是某書的作者,這個時候你可以近距離的接觸思想的原創者。與作者的近距離的接觸、產生感性認知,導致了你看他書的時候有一種更鮮活的連接感。那麼,這個時候,你抓住機會——重溫他的書,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你將剛剛趁熱打鐵所學到的知識,馬上再傳授給別人,那麼,你記住這些知識的概率,將達到60%以上。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你的知識被“使用”所“啟動”了。
再比如,“旅行”前後(尤其是深度人文之旅),進行“目的地”的歷史文化延伸閱讀,也是情境閱讀的一種。
情境閱讀的目的,就是感/理性認知交替進行、相互啟動。
以上五個階段,嚴格意義上講,不能成為一個線性的時間階段關係,應該說這是不同的五種閱讀方式。彼此互補才是最好的。

<4>
我將閱讀分成四個深度,
分別是:購讀、抽讀、通讀和研讀




購讀,基本上指我在書店/網上買書的時候,為了決定買不買、特別要素級的概讀。買書的時候,我急切的搜尋著概念。哪些概念我最近比較有興趣,或者說這個概念在我的年度主題計畫裡,那麼只要是涉及到這方面的,我就馬上會把它買了。甭管我瞭解這裡面的百分之多少,我都會把它收入囊中。
判斷這本書我是否準備入手:主題、作者背景、目錄和框架、前言(著作初衷)、主要觀點;然後看一下豆瓣書評、三聯書評、國外著名書評;最後,翻一翻其中的一些頁碼,體會字句和語感。
抽讀,是抽我有興趣的章節。不從第一章開始讀,而是選最有興趣的那一章讀、或是最重要的那章讀。一本書,可能會按照一條邏輯結構主線來編排撰寫,描述的事物發展更可能是非線性邏輯性的。一本書的主要觀點也只能出現在一些章節中,而並非所有的章節。有時候,從頭讀到尾只是滿足了一種儀式感。
通讀就是從頭到尾給讀完。比較重要的書才值得這麼對待。
研讀最不可繞過去的、可能會對我某一個領域的知識具有跨越性的認知的、絕對重要的好書,那麼把它研讀。
研讀大概是個什麼感覺呢?第一是在書的眉側腳空白處做“批註”(用不同的符號去標注不同的詞句屬性,比如底線、波浪線、著重號、方括弧等),把一些重要的摘錄和觀點感悟,整理成“讀書筆記”。
很多講道理的書(往往被稱之為“哲學書”),有的時候,為了完整表達一個抽象複雜的概念意涵,從句比較多,句子確實比較長,我們需要把一個句子分解開——這些從句在修飾哪些主語,需要對於句子成分做出一些劃分,知道它重點在說什麼。
遇到比較難的概念(主觀上不是很清楚的概念)的時候,我也抱持著兩種態度。
一種是隨時做連結閱讀。讀電子書比較好辦,直接連結跳轉就可以查了;如果是紙質書,馬上折個腳,立馬去找另一本書,乘熱打鐵。或是手機百度、維琪百科,瞭解一般性概念。
然而,總有一些概念,不是馬上就可以深入的,放一放。比如一些需要長時間學習積累才能掌握的專門性理論。你不用馬上去破解它,在腦海裡留個印象、埋下了種子。如果未來恰好與之利害攸關(重要性原則),它一定會萌芽,到時候再去研究;如果不相關,學了也沒什麼用,學習的投資回報率很低。
如果這輩子沒有研讀過50本書的話,對於人類的卓越思想應該是難以有所領略的。有些書,也許確實是需要逐字逐句不能放過才能讀懂——它是有點複雜——在說抽象的概念,把模糊而抽象的概念和思想、通過語義網路、面對不同認知局限和有限理性的每個人的大腦——把意涵確認下來,這本身是一個艱難的創造過程。而我們讀者需要提供的僅僅是理解力,它跟創造力之間差著若干個層級,我們不會連理解力都懶得付出吧?
如果你想把一部分研讀過的重要的書,傳給你的子女,那麼他們也能夠通過父母的視角去理解這些書中的智慧,並且獲得一種傳承:“哦,原來我父親看過這本書,他年輕的時候是這麼理解這個世界的”。也許你在年老的時候也想看看,你在年輕的時候是怎麼去思考同一個問題的。研讀,可以與作者共感共思共鳴,可以留下思想的痕跡,可以提升認知能力。

<5>
 閱讀速度 




很多人問我,你的看書速度怎麼樣?我說,我一年大概五十本左右,平均一個禮拜一本。還有更多的資訊,通過手機閱讀方式。
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原來的速度也沒有那麼快。在這二十年裡面,前十年的速度不是很快的。小說最快,雜文什麼的都比較快,通俗讀物快,但是抽象概念比較多的、闡釋原理的就會比較慢。
十年讀下來,就會產生一個加速度。
知識的累積是個級聯關係,由下一級概念模組化為上一級概念。
當陌生概念越來越少,知識點互相間的交叉關係多了,神經網路的語義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速度越來越快。由慢到快,是一個規律性的過程。
買書的時候,求量不苛求質。把你能夠瞭解到的概念、有利於你對原有認知概念產生擴展的書都買下來;
看書的時候,求質不貪求量。不要貪心一下子讀完,值得讀的書不要放過其中不懂的概念,多連結多查詢。




<6>
 閱讀的好處 


剛才在“一”裡,我已經說了,“近憂/遠慮”,是面對一種疑問、疑慮,去解答的過程。
看書,就是在找答案,就是在向古人今人牛人大師打聽消息、詢問回復。
我們總把眼前的叫做“功利”,不在眼前的利益好像就變得不是很“功利”,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裡”道出了生物演化行為裡更為深層的功利性。
青春期躁起來的時候,男生間話語權(發言權)的爭奪,也是實實在在的功利。話語權力是法國哲學家福柯提出來的,他認為知識就是一種權力,他把這個現象解析出來。
當你掌握發言權的時候,你會獲得更多關注、更多支配權,你在一個群體裡面就會佔據上風,會因為足智多謀而得到更多尊重和信賴。你也會樂此不疲。如果你恰巧從事了一個以知識和創造力為主行業,那麼讀書將成為最好的投資回報——它會練就你的看家本事。
年輕時候,因為炫耀知識,而進入到“知道分子”的行列,慢慢的你就會變成真正的知識份子。你會在閱讀人類最卓越思想為他們感到自豪的時候,漸漸的發現這種求知所帶來的理性良知,給人類社會帶來諸多福祉。慢慢的你會提高德行底線,你會不稀罕做底線以下的事情。
如果你只是好奇,書中世界無奇不有,這也是最好的休閒方式之一,其他方式(除了創造)會顯得無聊而蒼白。這種有趣的生活方式,將會取代重複性的、沒有多少趣味的遊戲活動。比如說打麻將,翻來覆去的就是那麼點信息量。當閱讀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其實就是過一種精神生活,那麼你就會離這種肉體刺激更遠一些了。

<7>
 閱讀作為投資 


在中國,富二代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大部分都是市民家庭或是中產家庭,也有一些家裡條件不錯、仍想獨立,不想被他的父母剝奪自己奮鬥機會的青年人。如果你不想靠上一代對你施加過多的影響、為你們鋪好的黃金大道,那麼自己怎麼去走這個獨木橋呢?
那麼我在想,反正人人都是一輩子,每個人的最終結果都是死亡,重要的是經歷,所以怎樣經歷,選擇過怎樣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是最重要的問題。
對我來講,激發自身潛質、增長經歷、奉獻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意義所在。那麼行萬里路、破萬卷書、閱萬類人,就是實現意義的路徑和方法。
“破萬卷書”,是三者中經濟成本最低、但時間成本最高的。在知識經濟的現代社會,你最該投資的就是:知識和智慧。
如果你沒有一千本藏書,你可能就沒有辦法成為一名具備完整知識架構的人。如果你月入一萬,建議你花在知識和資訊方面的投資至少不低於一千元。越是年輕人,經濟和社會資源少、但是時間多,讀書是這個人生階段最好的投資回報率。
在我一窮二白沒錢的時候,最捨得花的錢就是:買書。我的心裡有本賬,世界上有很多大偉人大牛人,他們窮其一生所產生的思想,然後才賣四十塊錢,而人們猶猶豫豫居然那麼吝嗇;而在餐廳裡點一個菜花五六十塊錢、連眼睛都不眨——說吃不完了都不打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