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從空有上進心的矮子到行動的巨人,你需要的是大腦,不是雞湯

從空有上進心的矮子到行動的巨人,你需要的是大腦,不是雞湯
原創  衛藍 MOOC

志向很大、理想很大、決心很大!每次接到任務、樹立目標的時候都雄心勃勃志氣滿滿,但一旦事情真的開始,立馬進入玩——看手機——葛優癱——玩的無限迴圈拖延模式。覺得自己智商並不低,上進心也不必任何人少,就是無論如何改變不了這樣的現狀,總是得不到好的結果。讀了很多雞湯、學了很多成功學、看了很多名人語錄,但是完全沒有任何改善。我的問題到底在哪?



行動為什麼跟不上大腦?

1大腦的保護機制 大腦是會保護自己的,打哈欠,遺忘都是保護的一種類型。在行為上的保護是適當限制自己的極限,讓自己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如果自己硬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很容易猝死)。大腦占身體的重量只有2%,但是耗氧量卻占25%,所以會對自己的其他比較消耗能量的行為進行適當的控制,尤其是自己還不習慣的事情,大腦會自動判別為讓自己不穩定的事情,從而讓自己選擇逃避。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跑步過程中覺得自己很累了,但是還能夠再堅持很久,一旦過了某個時刻,就不再感覺累了。


2腦的享樂主義 大腦是非常喜歡享樂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依然保留著非常多的原始成分,這個部分我們叫做爬蟲腦或者邊緣系統。而我們的高級決策中樞前額葉是後來演變出來的。

而之前,很多決策基本都是邊緣系統做出,它擁有更加漫長的進化歷史,在原始複雜多變,朝不保夕的惡劣環境中,邊緣系統也進化出了低能耗的決策機制,而且決策時間更加快捷,大大縮短了應激反應所需要的時間,能夠很快告訴你,什麼事情對你當前最有利,什麼事情不好處理,也就是趨利避害。再加上原始人壽命比較短,這就讓他們的決策更加趨向于“今朝有酒今朝醉”。

3
大腦的決策模式 人的基本決策模式是:場景模式→認知思考→記憶/經驗抽取→情緒加工→決策→行為”但是它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的。大腦神經系統本身就是由150億—200億個神經元和數量巨大的神經膠質組成。每一個過程都需要非常經過非常多的大腦特定部位,但是在每個部位都會有所加工,每條路徑也都會有交叉口。但是具體走那一條,很大程度取決於最前面的兩個,也就是原先的認知和記憶/經驗抽取。

所以,很多人對感興趣的事情都非常不燒腦,很自然想要去做,而且可以很持久。因為自己的認知中覺得它很享受。另一個是記憶/經驗抽取,我們經常聽過看小說改變人生的,但是很少聽過喝雞湯改變人生的。原因就是因為前者是靠大量的類似內容加深了我們的記憶,從而影響我們的決策,讓自己更有力量,但是後者的話,往往都過於零碎,很少能夠成為長期記憶,所以也很難影響我們的行為,喝的夠多也有點效的,關鍵在於能否記住,能否在我們決策的時候被我們從記憶中提取出來。

4大腦的刺激限制 如果你的大腦對同一行為,會不停釋放多巴胺,你猜你會怎樣?那樣你就會跟杏仁體被放置電極,享受電刺激的小白鼠一樣,持續亢奮,並且提前死亡。進化過程中,大腦也會保護我們,不會讓我們對一件事情一直亢奮的。就連嗑藥吸毒,如果不加大劑量,感受到的快感也會慢慢減弱。

所以,當自己持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非常容易感覺乏味的,因為它不再刺激神經,產生讓人愉快的多巴胺和腦啡肽等物質。


怎麼讓行動跟上大腦?
1從簡單開始 習慣是有慣性的,在前面“大腦的決策模式”中有提到,記憶和經驗的抽取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決策,而習慣是一種行為記憶,它反而更加牢固,甚至已經結合了我們的正回饋系統,要想要改變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宣導從簡單開始。這樣也可以避免觸發大腦的保護機制,讓自己更加難以決策。這也是很多商業行為在改變我們習慣的時候總是想法設法降低我們的改變門檻和成本,比如,以前滴滴快的的“0元打車”,餓了麼美團的外賣優惠券等等。自己在改變自己以前的懶散模式的時候,最好也是從簡單開始。那樣自己也容易在成就感中培養出新的習慣。


2制定計劃和流程 關於計畫的制定,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看得到自己的變化,給自己大腦更多的確定性,從而增大自己前進的決心。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杏仁體對恐懼和未知是最為敏感的,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夠給自己邊緣系統看到價值,它總是會慫恿我們退縮。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完成進度,能夠給大腦更多的正回饋,告訴大腦,自己的行為能夠帶來好處,是穩定的,是可預見的。並且進度的完成提成實際上就是在加大刺激的量,也避免觸碰到大腦應激保護所需的閾值。

3不斷重複自己的行為 行為的重複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希望這種行為能夠成為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能夠最快提取到的部分。邊緣系統的回饋和決策系統非常快速,達到應激自動化的程度,如果想要戰勝它,就必須也培養出一個自動化的應激行為,去抵抗自己大腦的享樂主義的決策。
4結合獎懲,培養監督機制 邊緣系統的決策很多都是為了,獲得多巴胺、腦啡肽,內啡肽等能夠讓自己愉悅的物質。但是,如果你施加負反饋刺激,讓大腦產生對這種行為的反感,那麼大腦就會避免自己的行為。如果自己的行為總是能夠得到獎勵,那麼自己就會在正回饋中形成大腦的應激,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大多數行為都是可以成癮的,關鍵在於正回饋。
這裡的話,建議大家去看一本書《遊戲,讓學習成癮》。裡面有各種讓自己對好的行為成癮的辦法。懂得利用,也能夠以此戒除自己不好的習慣和行為。
5學會休息 一個人處於疲勞的狀態,是非常觸發大腦的享樂主義的,因為大腦會覺得“你快不行了,那就多玩會吧”。其實,更多的是,大腦在睡眠的時候會排毒,大腦睡眠不足,很容易造成一些毒素(β-澱粉樣蛋白)堆積,大腦在工作的時候還要費些勁去排毒,很容易造成困乏。我想這個時候,沒有多少人的行動力能夠保持在高水準狀態。
6改變環境 行為的發生很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的。這也是色彩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等的理論基礎。比方說,我們在進化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沒有噪音的時候睡覺,所以當我們去圖書館,周圍很安靜的時候,我們會經常犯困,這個時候“享樂主義”也很容易趁虛而入,拿起手機,半天過去了。所以,當自己覺得容易分神和犯困的時候,找個人比較多,但不是很吵的地方看書,利用好他人在場和社會形象認同,反而能夠讓自己的行為更加持續有效。
7提供威脅 前面說道,杏仁體是非常敏感恐懼和未知的。我們之所以能夠每天都堅持刷牙,除了它已經成為習慣了,很大原因是我們害怕。害怕待會讓同事猜到自己昨天吃了什麼菜而咯咯大笑。害怕喜歡的女孩聞到不好的味道等等。
其他方面的威脅,最簡單的就是告訴自己(心理暗示):如果不努力,自己將拱手讓出這個世界給自己鄙視的人。這也是前面有人提議設定deadline”的原因,因為明天的威脅是挨上級或老師的批。想想就有動力啊!

8切斷後路 大腦是會保護自己的。破釜沉舟實際上就是削弱了保護作用。你會在覺得累的時候玩手機,會在無聊的時候想看電影。大腦不想讓自己太大壓力,怕自己因為壓力過大瘋掉。這很正常,但是,大腦很多干預實際上是過度的。所以,我也提議大家適度地切斷自己的後路。比方說關機或者不帶手機,卸載自己電腦的遊戲,提高自己享樂行為的成本。我記得,歌德的《浮士德》是在自己扔掉衣櫃的鑰匙後,沒法跟朋友出去遊玩後專心寫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