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就是得溺愛!
文:周冲
在中國人的家庭裡,這是一個聞之色變的詞。
因為,在無數杜撰出的故事裡,成功人生,都與窮養相關。失敗人生,都與溺愛有緣。這種對比簡單易懂,又因為政治正確,千百年下來,成為集體無意識,被我們所有人奉為真理。
於是,一旦提起,人人誅而殺之,人人喊而打之,人人避而行之。
但事實上,真正的“溺愛”,就是一個細雨潤塵、春風拂面的自由之境。
它意味著:尊重孩子的欲望,不延遲滿足,不壓制需求,不控制你的想法,不制約你的發展,理解和支持你的決定,認為你是一個理性而健全的人,而不是任我揉捏的物。
如果父母做到了,對孩子不僅無害,反而有福。
可能看到標題,無數為人父母者,還未開始閱讀,就要憤起而罵之:瞎說什麼呢?溺愛會毀了孩子的好嗎?你懂不懂,不懂給我閉嘴!
來來來,先息怒。
息完怒,回答老師一個問題:你見過哪家孩子,是因為被父母溺愛而真正毀了的?
因為不瞭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我無從理性分析,但如果這兩個家庭真實的育兒細節爆出,我相信,我們看到的,除了物質的滿足(也不一定真正滿足),應該還有父母對孩子的無尊重,無界限侵犯,控制和打壓……
這不是溺愛。
恰恰相反,這是不夠愛。
01.
溺愛是什麼?
比如著名的巧克力事件。
一個孩子喜歡吃巧克力。
父母覺得會長蛀牙,對身體不好,於是不給,要孩子節制,不給予他滿足。
但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得失權衡,也沒有是非判斷,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是大人的情緒——剛剛爸爸大聲吼我,太可怕了,我去找媽媽,媽媽也不理我,誰都不要我,誰都不愛我。
他們會覺得恐慌。
越恐慌,就越想要。
因此,父母這種拒絕,不但不會減少孩子對巧克力的攝入,反而帶來他對巧克力的病態嚮往。
他會在家裡到處找巧克力。
他會省下所有零花錢(甚至會偷錢),去買巧克力。
也會因為一塊巧克力,去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
後來,媽媽聽了心理醫生的建議,買來了一箱巧克力,放在兒子的房間,敞開,任他自由地吃。
兒子驚喜不已:“媽媽,這是給我的嗎?”
“是的!”
“全都是你的!”
“我可以吃嗎?”
“當然,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神奇的是,孩子反而不想吃了。
他從最初的每天吃十幾塊,到吃幾塊,到吃一兩塊,到最後,巧克力已經不具備特殊吸引力了。
而媽媽克制住了自己,只是在他吃得不舒服時,告訴他一個事實:“巧克力裡面,有一種咖啡因,吃多了容易讓人不舒服。”
沒有評價,也沒有打壓,而孩子反而懂了。
以後的某一天,媽媽吃了三塊巧克力,孩子說:“媽媽少吃,吃多了不舒服!”
這種物質的滿足,會讓他們形成客觀的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而不至於因為匱乏,將渴望本身,也當作了物質的價值。
02.
中國父母都喜歡在孩子說“要”時說“不”,為什麼呢?
一來因為無知。
二來會帶來爽感。
無知是因為,我們都以為,拒絕或延遲孩子的滿足,會讓他學會珍惜,也讓他明白,不是任何東西他都能得到的。
但事實上,這種態度不明,會讓他更疑惑,到底孰好,孰劣?到底孰可為,孰不可為?
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要去游泳!”
媽媽看了看天氣,說:“快要下雨了,不要去!”
孩子不懂得判斷。他只知道,他合理的欲求被拒絕,感到委屈,以哭鬧來發洩:“就要去,就要去……”
媽媽被吵得不耐煩,說:“行行,你去你去,淹死了別怪我!”
孩子達到目的,出門了。
但他不僅沒有認識到下雨天游泳不好,反而對母親有了一肚子怨毒。
並且,學會了以哭鬧為手段,來達到他的目的,哪怕再不合理,他知道,只要他撒潑,他大叫,他砸東西,父母就會滿足。
漸漸地,他就被父母定性為“壞孩子”。
但換一個方式呢?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去游泳!”
媽媽看了看天氣,說:“好的。不過天快下雨了,媽媽陪你一起去,在游泳池邊等你,你如果遊得不舒服了,馬上就和媽媽說好嗎?”
孩子和媽媽一起出門。
外面雨勢漸大。
孩子一入水,就感覺不對勁,爬到岸邊來,對媽媽說:“媽媽,我好冷,我不想遊了!”
媽媽用備好的大浴巾幫她擦乾水,一句都沒有責怪,只是說:“嗯,下雨天游泳太危險了,我們回家吧!”
以後,孩子通過這一次試錯,就懂得了下雨天不能游泳,同時相信母親對她永不放棄,永遠在她身邊,永遠愛。
因為被愛,她也會愛其他人,能與他人和諧相處。
長大之後,情商也會很高。
對孩子強硬地說“不”,會讓父母很爽。
因為,拒絕本身,會帶來“老子能做主”的快感。
只是,你不敢拒絕領導,不敢拒絕同事,不敢拒絕合作夥伴,不敢拒絕二奶情人小三……只敢拒絕你的孩子,因為他最弱小,也最不可能反抗,你一旦嘶吼一聲,“不!”孩子馬上就縮三縮,立竿見影,效果顯著。
多麼爽!
多麼有氣勢!
比如,前幾天看到一個案例。
一個母親,有一種變態的控制欲。
她見不得女兒任何好。
如果女兒和哪個同學要好,她就以“她不是好孩子,你不要和他來往”為由,讓女兒和對方斷絕往來;
如果女兒喜歡畫畫,她就以“這不是正經事,不要再畫了”,要她終止。
如果女兒喜歡一個明星,她就以“跟個做鴨的似的,你什麼眼光啊?不要再喜歡了”為由,要她不要再追。
這個母親為什麼這樣?
因為她的生活裡,充滿了無力感。
她失業,丈夫出軌,多年宅居於家,只有通過對孩子說“不不不”,來獲得一點控制感。
但結果呢?
這種“不”,根本帶不來任何“好”,只會讓女兒越來越暴躁,越來越怨毒。
如果換種方式:
任由女兒去交朋友,任由女兒去畫畫,任由孩子去追星……父母自己減少很多焦慮,孩子獲得探索生命的自由。
至於父母擔心的孩子太小,不懂控制,不懂權衡。
其實,我們都做過孩子的,我們不懂控制嗎?
不,我們都懂得,我們都懂輕重緩急,是非對錯。
但如果父母總是想控制我們,我們就會怒從心頭起,對這種無界限、無尊重的行為,充滿了刻骨仇恨。
王爾德說: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而這個社會的大多數成年人在讓孩子愉快這點上,都顯得出奇的吝嗇。
就在他們或是粗暴,或是和藹地,奪走那些讓我們愉快的事物時,他們總會不忘附加這樣一句: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而這真的是一句帶有說服性的辯詞,它會在最後使我們也同意毀滅自己。
03.
我朋友可二,也是溺愛孩子的堅決擁護者。
他說,我唯一擔心的,就是不能將溺愛進行到底。
他家小妞讀幼稚園時,有一天,忽然不願意去上學了。
當時可二在廣州,小妞在老家,由奶奶撫養。
可二聽聞以後,就對奶奶說:“那就不上了唄!”
奶奶也是個聰明人,應允了小妞的請求,說:“好,不去上學了。”
只是,按可二的計畫,每天有意無意地,帶她到幼稚園附近玩。當小妞看著裡面的小朋友玩得很嗨,笑得很快樂,叫得很盡興時,又心動了。
第三天,她牽著奶奶的手,對她說:“奶奶,帶我去上學吧!”
後來,小妞學舞蹈,練劈叉,下腰,痛得呲牙咧嘴,晚上回家抱著媽媽說,好累好痛,不想去。
怎麼辦呢?
聽她的。
可二對家人說:“你們不要責怪她,做好她不去的準備!多跟她講,你知道很累很痛,抱抱她,讓她自己講講累和痛的感覺,但說好第二天再去看看,去不去由她自己選擇。”
當天晚上,媽媽昏昏欲睡時,小妞還在床上教布娃娃跳舞,下腰、劈叉,對布娃娃說:“小寶貝,練跳舞很辛苦,你要堅持哦……”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通情達理,只是你給予她足夠的愛,足夠的自由。
04.
沒有幾個中國人是真正享受過溺愛的。
相反,更多人,都是愛匱乏患者。
從前的時候,我也是溺愛有害的支持者。
直到閱讀心理學,才發現多數人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之而生。
因為,童年時,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他一生的性格命運。
從父母那裡,如果體驗到豐盛自由,成年以後,智慧慈悲。
如果從父母那裡,體驗到的,是匱乏缺陷與沉重,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人與人的關係,就意味著制約和沉重感。
真正的愛,從不會帶來假醜惡,只會讓人真善美。
充沛的愛,從不會令人驕矜狂妄自以為是,只會令人生出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最後,再講一件令我非常動容的事。
一個女孩的父母非常愛她。
愛到什麼程度?
她有一本練習冊掉了,很擔心。
父母沒有半句責備,在確定找不到後,窮盡所能,到處去買,又托了無數人,還是沒買到。
他們決定:給女兒抄一本。
女兒很擔心:“這麼多字,還這麼多圖,你們行嗎?”
母親說:“你爸也是專業畫圖紙的,他來抄圖,我來抄字,可以的。”
他們借來了一本練習冊,然後,一個描圖,一個寫字,一絲不苟地臨摹。可是工程太大了,幾個小時之後,才抄了一半。
因為次日就要交,女兒又擔心起來。
父母對女兒說:“你先去睡,我們保證幫你抄好。”
第二天清早,女兒起床,書桌上放了一本手抄版《練習冊》。因為太厚,書是用粗線穿起來的,但上面的插畫和花紋,一個都不少。
母親還說:“我已經模仿你的筆跡,把你這兩天欠的作業補上了,今天就可以交上去!”
自然,這本《練習冊》成了全班焦點,她和父母,也被老師一起表揚。女兒說:“那種差點撞車,最後刹住停下來還看見了彩虹的幸福感,直到現在都還記得。”
理所當然地,在這種家庭長大,女孩比之于常人,更溫柔從容,也更能理解人,體諒人,與之相處,令人如沐春風。
05.
每個生靈,都是一個對世界的祝福。
每個孩子,都帶著自己的命運來到世界,在內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成長。
如果我們的家長,能放下焦慮,放下評判,放下自以為可以教育孩子的狂妄,只是愛,只是謙卑地陪伴,人間多少悲劇,都會消失。
克裡希那穆提曾說:
如果父母真的關心他們的孩子,社會在隔夜之間就會改變,我們會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會有一個沒有衝突、沒有戰爭的世界。
所以,正在閱讀此文的你,如果現在是父母,或將來要做父母,請記得:去愛他!
更篤定、更慈悲、更無所保留地去愛他!
像溺愛一樣地愛他!
這是每一個大人,唯一不用懷疑,也不容懷疑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