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用心理學大師羅傑斯的方式,看孩子

用心理學大師羅傑斯的方式,看孩子
文章來源: 羅靜 積木育兒

當孩子不聽話、耍性子、鬧情緒時,怎麼處理才好?
關於這個問題,一位爸爸就曾經通過積木育兒微信留言:
“孩子過了2歲,開始有自己的小意識之後,就越來越不好管了。有時候為了要吃零食而耍性子,哭起來驚天動地,絕對有不達目的不甘休的氣勢。
實在管不住了,我就動手打了他。管倒是管住了,可把他打怕了,再也不肯跟我睡了。
我知道這個辦法不好,可是當孩子是在管不住時,我真不知道還有別的什麼辦法可以讓他聽話。”
其實,在育兒問題上,爸媽們可以學習一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的方法,用羅傑斯的方式看孩子。

TIP:羅傑斯是誰?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代言人。他極其重視自我成長的潛能,所以無條件地把來訪者看作具有自我價值的人,堅信他“能夠用更加成熟的方式,重新組織他的人格,組織自我與生活的關係。”
羅傑斯一直致力於讓每一個人過上“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在這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的眼裡,人格和行為是不可分離的,每個人都值得尊重和關注。

▌每個孩子都是有正向的潛能,父母應對孩子“無條件積極關注”
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的正向潛能,這是羅傑斯人本主義理論的核心。孩子剛出生時,並沒有“自我”概念,隨著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慢慢將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
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後,孩子的自我實現趨向便被啟動了。在自我實現的驅動下,孩子會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並不斷地積累經驗。
通過自身機體自動評價過程時,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孩子尋求保持、再現,而碰到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孩子便會盡力回避。
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體驗是受他人的關懷或者尊重而產生的,羅傑斯把這種體驗稱為“正向關懷需求”。孩子的這種“正向關懷需求”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
然而,他人(尤其是父母)的關懷和尊重通常是有條件的——根據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這些條件體現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將這種條件稱為“價值條件”。
孩子不斷地通過自己的探索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並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
漸漸地,孩子在評價一件事情時,不是通過自我感受,而是以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價值規範為標準。而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衝突時,孩子就會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
譬如一個本來很普通的孩子,但是他的父母一直通過暗示、鼓勵,認定他以後會了不起。這個孩子將這個觀點內化,最後就會真的脫離平庸。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欣賞、鼓勵、認可,就是這樣發生作用的,是有意義的。

而如果只是將目光放在短期效果上,例如在孩子不聽話時把孩子暴打一頓,或者狠批一場,孩子可能表面上會立馬變乖了,但是這種不當方式卻從根本上認定孩子“壞”,這會讓他失去變得更好的機會。
他們可能通過說謊、拒絕、叛逆行為(不確定)等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以求意識水準與自我相一致。
因此,父母和社會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而不是有條件的關注。
換句話說,不管孩子說什麼,不管他做什麼,只要是在規則範圍內的,都認為是對的,是好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正向的潛能。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這樣一個激發潛能的環境。

▌正面與負面的條件式育兒方式都有害,只是形式略有不同
看到這裡,經常閱讀積木育兒微信文章的爸媽們可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嗯,在我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
最早提出“無條件積極關注”這個概念的是羅傑斯,他在“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中,將其看作重要前提。
針對羅傑斯的這個理論,國外有一項調查,對象是九年級學生。
研究者精心地將“孩子在聽話時得到贊許”與“當不聽話時較少得到接納”嚴格區分開來。這兩項研究發現,正面與負面的條件式育兒方式都有害,只是形式略有不同。
正面的條件式育兒方式有時能夠使孩子在學習上更努力,但也會使他們感到強烈的“內在強迫”。負面的條件式育兒方式,除了使孩子反感爸媽,連短期效應都沒有。
這項調查告訴我們,從長遠來看,不論是在孩子達到爸媽期許時給與表揚,還是在做錯時給與懲罰,二者都是條件式育兒方式,都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可以說,有很多爸媽對孩子的關注都是有條件的。
比如,孩子考了滿分,便給出極大的興奮反應;而當孩子考試失常的時候,就立刻一副冷漠的表情,甚至還加以棍棒,恨鐵不成鋼。
還有些爸媽總會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想以此激勵孩子——“你看,誰誰誰就……你怎麼就學不會呢?”
殊不知,這種方式養大的孩子,特別容易自卑,偏於敏感執拗,容易在乎外界評價和有無獲得實際的“成功”。
因為父母在用這樣的回應告訴孩子:只有在你表現好的時候,只有你成功的時候,我們才是愛你的;我們對你的愛是有條件的。
至少,這就是孩子所能夠感受的全部內容。父母不接納孩子的結果,就是孩子學不會接納自己。一旦孩子有一天遇到了困難、挫折甚至失敗,就有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而言,父母無條件的愛,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比價值條件的積極關注更有利於人格健全。
無條件的愛首先和物質無關,和情感上的滿足有關,和安全感有關。
父母只有在情感和情緒上無條件支持孩子,接納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才能不至於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何種舉動才能獲得父母的愛和關注上。
請父母必須牢記,任何的物質,都無法彌補情感上的欠缺。


▌用“共情”的方式紓解孩子的情緒,問題迎刃而解
“共情”這個詞,相信你們也並不陌生。
它也是羅傑斯創始的“以人為中心”的主要治療方法:“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包含著幾個方面的情況。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過程中,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不過,並不意味著孩子說什麼,我也跟著說什麼。共情不等於附和、完全認同孩子。
“你做得對”這樣的話,雖然可能讓孩子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卻妨礙了孩子對自己的反省。父母應該試著去解釋孩子的情感(這一方法,主要針對3歲以上的孩子)。
我曾經提到過一個案例,一個孩子,從幼稚園回來後情緒有些低落。
媽媽說,你看起來有些不高興呀。
孩子回答:老師今天表揚了李黎。
媽媽說,哦,是不是老師沒有表揚你,你有些失落啊。
孩子說,我不喜歡老師了。
媽媽說:對,怎麼能不表揚咱們呢!
這個案例,對話以媽媽的附和聲結束。孩子也許當時滿意了,但是媽媽卻沒能幫助孩子就事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
如果換一種方式呢?
媽媽:你看起來有些不高興呀。
孩子:老師今天表揚了李黎。
媽媽:哦,老師沒有表揚你,你有些失落啊!
孩子:我不喜歡老師了。
媽媽:你肯定做出了努力,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結果卻沒有。
孩子:是啊,我就是晚了一點舉手。下一次,我一定快點舉手,回答問題。
從兩個案例的對比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孩子需要的並不是父母的認同,而是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回應和正確解釋。
因為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那麼豐富,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父母的智慧之處就在於,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然後等待孩子自己找出解決之道,自己做出選擇。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案例,爸爸其實完全可以用“共情”的方式來替代打罵。
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抱抱孩子,或者拍拍孩子的背,然後跟他說,我知道你很喜歡吃糖,不讓你吃會很傷心,但是你已經吃了幾個了,不能再吃了,你知道蟲蟲很喜歡吃有甜味兒的牙齒。
我們喝一小杯水吧,不讓蟲蟲有機可乘。相信孩子會接受你的意見。
“無條件積極關注”和“共情”並不是兩個單獨使用的心理治療方式,而是羅傑斯在心理治療中運用的效果最優化組合。
如今,這個組合方式不僅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被廣泛運用的一種方法,也被認為是處理孩子問題時副作用最小、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總能以羅傑斯的方式對待孩子,這種思維和行為方式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這對促進孩子的共情能力(或情商)和親社會行為有著極為積極的促進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