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中科院院士: 中國學生只會學、不會問——這才是中外教育的最大差距

中科院院士: 中國學生只會學、不會問——這才是中外教育的最大差距
文章來源: 藍橡樹


上海奉賢中學,第七屆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開幕式上,楊福家院士演講。

中科院院士、原復旦大學校長楊福家引用了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的一句話“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愈透,創更新”,意即追求學問,首先要學會提問,不學會提問,不是真正的求學問。

他強調:“育人第一,做人第一,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無論是對於大學,還是對於中小學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希望中國的教育早日脫離單純傳授知識的窠臼,讓學生學會把做人和做事放在第一位。

作者:韓曉蓉,澎湃新聞《教育家欄目》主編。本文來源:澎湃新聞及“曉蓉教育視界” xiaorongedu)。藍橡樹獲授權轉載。

........................................

今日,中國核子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楊福家現身上海奉賢中學,作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的開幕嘉賓,與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近1500名優秀高中學生代表、150名教師代表以及來自50所高校的200多名優秀大學生志願者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中國中小學與教育先進國家差距在於“學問”

楊福家引用了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的一句話“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愈透,創更新”,意即追求學問,首先要學會提問,不學會提問,不是真正的求學問。“正是在這點上,顯示了我國中小學與教育先進國家的差距。”楊福家院士不客氣地批評說,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仍然是傳授知識為主,而教育的核心作用,是教會學生做人和做事。

楊福家舉了一個8歲美國二年級小學生的例子,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單詞scavanger,這位8歲孩子舉手說:“老師,你這個字拼錯了"。老師說:"真的拼錯了嗎,讓我查一下字典。"結果這位8歲的孩子說了句很厲害的話:"我保證你錯了,你不必查字典",結果證明確實是老師錯了,應該是scavenger(吃腐肉的動物)。老師承認了錯誤,校長也全校表揚這個孩子,自信和質疑精神,在國外的課堂上很常見,但是中國,尤其是以前,這樣目無師長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楊福家認為,中小學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錢學森曾表示對他一生最有影響的17個人,有1位是小學老師,7位是中學教師,這確實說明了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楊福家舉了自己的例子,他初中一年級的時候被勒令退學,是因為很小的一件事情。“化學老師來上課,他擦黑板,擦來擦去擦不乾淨,發現裡面有粉筆,他問誰幹的,我說我幹的,於是被開除。”不過,被開除後的楊福家轉學到了格致中學,這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格致中學,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也樹立了堅持向上的人生觀,而瑞典哥本哈根玻爾研究所師從諾貝爾獎得主的經歷,更是開拓了他的眼界,讓他真正走向國際。




科學家要有點藝術素養

楊福家表示:“科學家要有點藝術修養,能學會文學家、藝術家那種形象思維,能大跨度聯想。”

當年,錢學森從美國回來,一手牽著孩子,一手就拿著吉他。楊福家一直記得錢學森的一句話:“科學創新不是單靠邏輯推理,科學創新的萌芽在於形象思維。”

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除了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還需有文化藝術修養。楊福家是學理科的,但他從小學習畫畫和音樂。在他看來,科學創新首先來自形象思維,有了聯想啟發,產生靈感;有了靈感,再去推理,才有探究,“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資料和公式麼?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有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楊福家斬釘截鐵地說。

育人第一,做人第一

率先把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理念引入國內的楊福家院士歸納了博雅教育的5大要素:第一條是“博”,要文理相通,通識體現的正是博雅教育中“博”的要素;第二條就是“雅”,即做人第一、修業第二;第三條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書育人為本;第四條是小班課教育;第五條是豐富的第二課堂。

楊福家對於博雅教育中的雅所指的做人第一、修業第二非常推崇。他表示,這句話早在近200年前就寫入了耶魯大學報告;以科技聞名的斯坦福大學也明確提出這個觀點。學校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學生應該長成什麼樣的人? 6個“L”就可以概括:學以增知(learn to know); 學以致用(learn to do);學會思考(learn to think);學會做人(learn to be);學會提問(learn to ask);學會與人相處(learn to deal with others)

做人第一而不是知識第一,楊福家強調:“育人第一,做人第一,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無論是對於大學,還是對於中小學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希望中國的教育早日脫離單純傳授知識的窠臼,讓學生學會把做人和做事放在第一位。



綜合素質評價對標高考改革

對於楊福家院士提出的問題,中學生領導力大會秘書長王陸軍感觸很深:“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舉辦至今七年來,最大的挑戰仍然來自部分校長和家長以分數和升學率為主的固有觀念,雖然經過七年的努力,有不少家長和校長以及老師都慢慢開始不再唯分數論,但是步伐還可以再加快一些。”

大會圍繞“引領學生新風尚、共用專案新體驗、開啟公益新主張”展開,展示一年來全國範圍內各高中學校的綜合素質實踐成果,此舉是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戰略思想,促進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才能的提升,推動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上海和浙江成為新高考改革的兩個試點省市,把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納入高考的範圍,所以現在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