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解釋
  柏林定律是指:成功的最大障礙莫過於取得不斷的成功。在不斷成功之後,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已經無所不能。即是說,對於下一步的成功來說,上一步成功往往表現為一種慣性陷阱。提出者是法國行為科學家歐文·柏林。

柏林定律操作實務
  如果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人們會把它程式化:經驗--規則--繼續。習慣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石頭,一旦習慣了某條成功的路線,就很難去嘗試其他的路。正確的態度,套用著名影星周潤發的一句廣告詞"對我來說,成功是另一個起點。成功?我才剛上路呢。"

  對於企業來講,通常情況是,市場和消費者行為不停地發生變化,企業卻還在一意孤行。即使是一些剛開始做事非常靈活、以顧客為導向的知名企業,都很難批評或挑戰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於是它們逐漸喪失了靈敏度和適應能力,然後就有可能成為成功的犧牲品。外界條件變化得越快,成功經驗就越容易落伍。如果公司想繼續保持領先,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放棄固有的組織流程。

經典案例分析
  在《個體的崛起--歐洲首席管理大師談自主性管理》中,作者萊恩哈德·斯普倫格指出: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企業通常都不喜歡聽到壞消息,這是阻礙創新的最大問題。而等級制度總是能過濾掉壞消息。"在利多富、 IBM、 AEG、根德和飛利浦,還有其他的知名企業,你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況,就連企業領導階級也是如此。一旦你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或者掌握了最好的或惟一的方法,你就不可能再前進了,你就掉進了成功的陷阱。如果有人說:我有 25年的管理經驗!那麼我們說,他只有一年的經驗,其餘的24年只是在簡單的重覆而已。如果你無法找到新的出路,就只好留在原來的路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