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思考】牛逼的思維方式都是倒逼出來的

【思考】牛逼的思維方式都是倒逼出來的

文章來源:新商業智慧

▌原文標題:《有一種思維方式,成功者一輩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訓練》

創新的機會一輩子也許只有一次,但創新思維需要長期訓練,想要做出顛覆式的創新,首先要會問出元問題

07

在特斯拉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新能源汽車應該是經濟的、小型的、家用的汽車。然而馬斯克用 Roadster,證明了電動汽車以前走過的路,都!是!錯!的!





這是一款超級跑車,它的前五名用戶除了他自己,還有拉裡·佩奇、謝爾蓋·布林、以及 eBay 的共同創始人傑夫·斯科爾,量產客戶從布拉德·皮特、喬治·布魯尼到施瓦辛格,幾乎就是一張全球名人榜。

為什麼馬斯克敢把電動車做成跑車?

他有一段闡述——我們運用第一原理思維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這樣的結果是只能產生細小的反覆運算發展。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像,看到裡面的本質,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想要做出顛覆式的創新,首先要用第一原理思維,問出元問題,之後所有的技術方向都圍繞這個元問題

那麼,電動汽車的元問題是什麼?電動汽車是一個片語,從語法上分析,汽車是中心詞,電動是限定詞。

比較思維就是從限定詞入手,電動嘛,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經濟……於是,我們的思維就被這個限定詞限定住了。

元問題,是回到汽車這個中心詞,汽車的發明就是為了讓人類擁有更快的速度,汽車消費的本質不是為了省油,而是跑得快—— 更恰當地說,是追求跑得快的感覺,尤其是那種一踩油門的強烈推背感。





所以,為什麼電動汽車要做成超級跑車?

電動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掛擋、換擋,一腳踩下去,電流就上去了,加速特別快。最新的 Model S 的百公里加速超過了驚人的 3 秒,價格卻比其他超級跑車便宜很多,豈有不讓人心動之理?

馬斯克通過元問題的思考,把電動車做得比大多數汽車都接近車的本質,這就是特斯拉的成功之道。

06

元問題思維,不僅僅用於理論研究和產品開發。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垃圾處理的臺北經驗

垃圾處理一直是全球大城市管理的難點。而臺北市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取得了廣泛關注,也是馬英九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

以前,臺北的垃圾回收費是按照水費的一定比例徵收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比較思維,都是公共服務嘛。但效果並不好,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完全沒有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

我們看看臺北市政府對垃圾處理元問題的思考過程——是的,我們是要向市民收費處理垃圾,但這是元問題嗎?

再想一想,我們是要減少垃圾排放?不錯,這進了一步,可這仍然不是元問題

再進一步,我們是希望市民減少生活垃圾,保護環境?沒錯,這非常接近了,可這是市政府的元問題,卻不是市民的元問題,再想一想,如何離用戶需求更進一步?

元問題就是:如何讓市民從垃圾分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空言環保?

於是,臺北垃圾新政的核心是垃圾從量計費,市政垃圾車只收取環境保護局指定的垃圾袋,價格為每升新臺幣五毛,分類垃圾免征處理費,使用非專用垃圾袋會被重罰。





這種垃圾新政的妙處在於,用市場激勵手段推行環保,垃圾分類做得越好,垃圾產生得越少,越省錢。所以,它的效果非常明顯,人均垃圾量減少了 65.2%

事後諸葛亮簡單,找到元問題卻很難,因為比較思維是人類的思維慣性。

下面給大家提供四個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

05

方法一:回到需求本身,而不是改進現有方案

2010
年的時候,我還在房地產廣告行業,因為政策的影響,當時房地產市場發生了一個延續至今的變化——主力戶型從改善型大戶型變成首次置業的緊湊戶型,這對於戶型設計的收納功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如果使用比較思維,很容易想到的是把儲藏室變小,或者與其他空間功能合併。但,這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嗎?

即使是改善戶型,收納也是個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很多消費者換房子,都覺得原來的房子不舒服,至於什麼樣的房子舒服,消費者不清楚,開發商也不清楚,給出的解決方案就很粗暴——換大房子。

當你仔細研究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你會發現,收納的問題不在於收納,而在於尋找。

據統計,我們生活中至少有 10% 的時間浪費在找東西上。也就是說,收納的核心不是空間,房子越大越難找東西,我們都有為了找一樣東西,而把家裡翻個遍的經歷。

這就找到了元問題”——消費者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專門的儲藏空間,而是讓放東西找東西更方便。

從這個元問題產生了根技術:家庭收納的重點在於把東西自然擺放在平常會經過的動線上,讓收納成為家人隨手就能辦到的事情

2010
年後,很多新戶型都取消了儲藏室,變成了玄關櫃、衣櫃、儲藏櫃、櫥櫃、清潔鏡箱等若干部分組成的收納系統。

再接下去,就是很多設計原則。比如:在哪裡使用,就在哪裡存放;最好的位置,留給經常會用到的物品;不太會用到的物品,放到比較高的位置、或者櫃子比較深的地方……

再接去,要考慮很多細節,比如鞋子,既要考慮當季與過季的鞋子的位置,也要考慮高幫和低幫對高度的要求……甚至有很多情感需求,比如愛買名牌包包的女士,如何讓包包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我剛剛服務房地產時,因為太暴利,這個行業比種田還粗放,到我離開時,因為限購提高了入住率,因為消費者的覺醒,這個行業的產品已經相當人性化,這正是得益于放棄改造現有方案,而回到消費者需求的元問題思考。

04

方法二:比較思維仍然重要,但重點在於找到例外

我在《你那不是知識,頂多是橫店的佈景》中提出,知識管理方法是通過比較建立知識系統,但如果我們的現有解決方案都不理想時,比較思維的重點就不是尋找類似的解決方案,而在曾經出現的例外中淘金,甚至是尋找打破常規的黑天鵝

《漢書》裡講了一位叫丙吉的宰相的故事——丙吉外出巡視時,遇到有人鬥毆,死者躺在路上,他看都懶得看。但看見有人驅趕牛,牛不斷地喘氣吐出舌頭,他卻立刻停下來,讓屬下去問問趕牛人走了多久了。



屬下納悶,認為他這兩件事的處理態度不妥。丙吉說: 人命關天的事,地方政府一定會管,作為宰相我不必去過問;現在是春天,但牛若因臨近暑熱而喘息,這意味著氣候不合節令,就關係到農業生產和百姓生活,所以我得問清楚。

這正是管理學的原則,也是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用制度去管理正常現象,而管理者的大部分精力應該放在例外現象上。

你有一個很麻煩的客戶,總是投訴奇怪的問題,你會覺得他很煩,還是把他當成一個有價值的例外去研究?

你管理的銷售區域,有一個社區成績一直很好,你是憑直覺認為社區經理有能力,還是該例外的區域可能有不同尋常的機會?

法國科學家龐加萊有一段話:正是例外讓事情變得重要起來。我們不去尋求相似,我們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別,因為它們最富有啟發性。

03

方法三:把自己放在新人的位置上

商業史上的大部分創新都是由外來的新勢力實現,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用過早期 windows 系統的人,一定玩過掃雷紙牌遊戲,為什麼做作業系統的微軟要做這樣的小遊戲?





因為 windows 系統引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設備——滑鼠,它需要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微軟把自己當成一個電腦行業的新勢力,希望通過這兩款遊戲,訓練使用者使用滑鼠,學習按一下、按兩下、拖拽等操作。

遺憾的是,當微軟處於這個行業的壟斷地位時,它也喪失了把自己當成一個新手去改變用戶習慣的動力。

早在 1998 年,微軟內部就開發出了採用觸控式螢幕產品,但蓋茨不喜歡它,因為它的介面不像 Windows”,不是為滑鼠鍵盤輸入設計的。

Windows
就是上帝,一切創新都必須相容 Windows。這個標準扼殺了微軟內部的許多創新。

思考元問題需要資深人士的經驗,但從元問題出發的根技術又會危害資深人士的既定利益。大公司的創新如此之難,以至於微信成為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外,但如果微信是出自 QQ 團隊,那麼它從一開始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02

方法四:專注思維與發散思維結合

看過薩爾瓦多·達利的作品,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天才,但他的靈感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為了想像組合、具象化,達利有一套創意訓練方法。

他在經過長時間的構思,極度疲倦的時候,坐在一把椅子上,手裡握著一把鋼勺,全身盡可能的放鬆,讓思維在發散模式下四處遊走。

你擔心他會睡著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時鋼勺會掉在地上,忽然醒來的達利就進入專注模式,迅速把剛剛的想像到的畫面記錄下來。





當你長時間用專注模式考慮一個問題時,你會有許多想法,有一些是造成問題的思維,有一些是解決問題的思維,但你找不到它們之間的聯繫,因為元問題常常以變形的方式隱身其中。

達利的方法,就是把專注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結合,讓我們把造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分離開來。

01

最後,你應該已經發現了,本文的編號是倒著寫的。

事實上,這是我平時寫文章的常用方法之一。不知道寫什麼時,從一個明確的結論開始,一步步往回倒推。而且,當你從“7”開始寫時,你不會寫到“5”就結束,一定會嘗試寫到“1”,看看會不會冒出新火花。只不過,為了閱讀方便,本文僅僅把序號倒寫。

找到元問題也是一樣,如果從“1”開始,可能你想到“3”就覺得差不多了。

創新思維從來就沒有什麼武林秘笈,即使日常工作中絕大多數時候不需要元問題思考,你仍然需要大量的訓練,跳離舒適區

好的思維方式都是逼出來的。


【拓展閱讀】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幫神一樣的人物存在。就像讀到的那句話:人類就像是一條歷史長河中的魚,只有某幾條魚跳出河面,看到世界的法則,但是卻無法改變,當那幾條魚中有跳上岸,進化了,改變河道流向,那樣才能改變法則。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不斷尋找內心的東西,同時也在不斷的去反省和否定自己的一些思維模式,嘗試重構自己的底層思維,這篇文章作為這段時間不斷尋找的一個短暫總結,因為這條路的成長還有很遠。

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按照馬斯洛的理論需求,有五方面的需要。而在奮鬥的現實過程中,往往首先將財富定為首要目標,包括自己也一樣。然後瞭解和研究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傳統的財富=錢的思維是完全錯誤的,甚至是非常愚蠢的。錢從來就不等於財富,它本身只是財富的替代物或者衡量物而已。如果用錢來代表財富,那麼財富一定是在不斷縮水的。正確的思維應該是財富=資產,而資產本身是可以不斷產生增值效應的。

而在不斷學習和瞭解牛人的過程中,發現牛人和一般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思維上的差距。一直隱約感覺到自己的思維局限受到自己整個成長環境的極大限制,整個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那種感覺就好像有人站在可觀測到的宇宙界線外,默默的看著在地球上的你一樣,無比的渺小感。想體驗這種感覺?推薦視頻《直觀感受數量級視頻》,或者玩《宇宙的刻度》遊戲。當用這樣的視野來看待自己時,整個世界就不一樣了。

在這裡寫一點自己瞭解到並在不斷實踐學習的牛人思維:

1.頂級思維——制定規則

用互聯網的通俗語來說,屌絲就是在慘死在規則裡的人。就跟物理一樣,不管是在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都有其自有體系也就是規則的存在。但是在屌絲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去教如何打造頂層規則,因為頂層的規則設計往往把持在精英中手中。在某些國度,規則的設定有生殺大權,想死就死,想生就生,因此無數人為此醉生夢死。而牛人在往往是那些掌握了一定規則的人,在現實中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論,總是能所向披靡,所以往往被人稱為牛人。而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看,這些人在掌握了資訊以後,其物質以及能量都不斷擴大形成正向迴圈。當無法突破這一層的理解時,牛人和屌絲就有了巨大而無法填滿的鴻溝。因為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中,我們總是在順從被人制定的規則,而沒有耐心下來思考其背後的為什麼,而那些思考過的魚就成為跳出河面的魚,瞬間就長出了翅膀。

李嘉誠在採訪中被問到如何管理他龐大的商業帝國,他說他更多的是做一件事就是問問題,問現在的各種變化跟他集團的有什麼關係。比如新型媒體的出現,會對他的媒體集團有什麼影響?然後他底下一堆人就去研究這個問題。通過問為什麼的方法論,就能不斷去觸摸規則,順應規則,甚至改變規則。

而各種牛人推薦的書目,最後總結起來就是分為幾類:自然科學類(世界運行規則)、社會科學類(人類組織內規則)、各種心理學(自身思維的漏洞)、歷史類(規則效果)、財經類(方法論)

2.杠杆思維——放大效應

很多人喜歡用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來描述杠杆效應。而在牛人的眼中杠杆不止可以撬動地球。所有的資訊、物質和能量都是可以用杠杆來撬動的。

比如:財富投資中的房產投資,就是很簡單的杠杆效應,只要付30%的首付杠杆就可以撬動100%的房產,甚至流行過透過規則實現0首付的方式,最終獲得資產的增值。

各種商業模式的很多核心就在於杠杆的運用,比如小米雖然雷軍一直強調互聯網思維,但是100億的估值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杠杆。巴菲特強調看不懂科技行業也是因為這個行業所擁有的巨大杠杆,一堆神奇的企業,市盈率高達100以上。

資訊比如雕爺的網路文章,每次雕爺一發文章,第二天所有的互聯網科技報導類的都是雕爺文章的報導,各種分析文甚至批判文層出不窮。雕爺不花一分錢,網路媒體免費幫他打廣告。

而在財富的創造過程中,杠杆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所謂的屌絲,總是通過出賣勞動力來賺錢,而更進一步老闆是通過組織杠杆來賺取利潤,最後資本家則完全是通過金融杠杆在賺錢。而牛人們對杠杆的控制和使用則讓人歎為觀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強的自我價值認同感,不以外界環境為轉移

牛人不是活在當下的,他所有的努力或者付出是為了未來的自己。

看了很多的勵志文,最有感觸的就是一個老闆為了偷學行業規則而去打工的故事,類似李嘉誠偷學塑膠花而打工的故事一樣。翻看各種牛人故事其中都有一個核心點,就是他們的自我價值認同感不是來自于所謂的老闆的表揚或者其他人的讚賞,而是源於內心中那一顆不斷超越的心。

而屌絲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則完全或者是大部分來自於外部,比如有錢就可以對別人顯擺,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甚至透過物質的奢侈消費來滿足自我價值感。而對牛人來說,金錢只是對於他們亮閃閃思維的獎勵而已。

一個人如果無法形成自我的價值觀認同,就無法形成穩定的思維體系,經不起誘惑,從而很多事情都是淺嘗輒止,很難成長為一個牛人。另一方面,自我價值認同感也可以延伸為一個人的自律、獨立思考能力、目標感強等等。

而這種自我價值感的形成就需要對整個世界運行規則的瞭解和學習。比如瞭解了財富的理念,就能自然形成財富安全感,而不用整天擔心失業的風險。

以知乎的牛人采銅,提到的對於事情的評價方法論舉例:用二維的思維來考慮,一是收益值,該事件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認知、情感、物質、身體方面的收益皆可計入),二是收益半衰期,該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半衰期長的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會持續地較久較長。我們更多的應該集中于做高收益值、長半衰期和低收益值、長半衰期的事。

而對於收益值和半衰期的判斷就源於我們內心對自己的價值認同判斷。比如在牛人眼中有價值的跳槽只有一種就是能力已經提高至一個相當的高度,找更大的平臺或者被挖走。

4.反直覺思維——我們知道的其實是錯的

這個思維是源自科學松鼠會裡關於化學滲透的文章。

其中有個最牛的思維體系架構就是關於自然科學的層次結構:自然科學中的各個領域,並不是齊頭並進的,其中一些學科是另一些的天然基礎。最主要的一個層次系統是這樣的: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科學,越前面的越基礎,每一種科學也許人類開始認識的時候是獨立的,但追究到深處,你總是會發現你需要前面一層的大量知識才能產生認識突破。

而反直覺思維最簡單反例的就是:更重的物體下落更快,這就是既簡單又錯誤的直覺。另一方面直覺的缺陷就在於他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就像《窮查理寶典》中提高的關於人類的偏見描述一樣,這些偏見其實來源於人類的天生直覺。

牛人之所以稱其是牛人,也就是其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和擴展,懂得原有無往不利的思維只是在某些限度之內,就跟經典物理學和現代物理學區別一樣,當站在經典物理學的巔峰時,不代表現代物理學不存在。

我仍然走在否定之否定的成長路上,一起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