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太极拳上身是什么样的感觉?



练太极拳时身上的感觉反映了习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


身上有了太极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


缺少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


那么,太极拳的时候身上都应该有什么感觉呢?


接下来小伙伴们跟我一起来看看你身上有没有这些太极感觉吧!


1“骨肉分离”的感觉

▽▽▽

“骨肉分离”是行拳时 骨升、肉降、关节松的感觉,如同脱骨扒鸡,只要将鸡骨架提起来一抖,鸡肉就会离骨脱落。

拥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没有紧裹在骨骼上,已经处于放松态。


找到“骨肉分离”的感觉,就为开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大门找到了金钥匙。

在行拳中,我们还要做到“三松三竖”:松肩竖颈,松胯竖脊,松踝竖腿,借以使“骨肉分离”的感觉保持贯穿套路始终。

2“自身重量”的感觉

▽▽▽


“自身重量”的感觉是指行拳时我们觉得四肢如同负重。

由于人生来 就在地球引力下运动,以至对自身肢体的重量失去察觉,我们只有在体外荷重时(如拎一桶水)才会有负重感。

如果你在行拳时感觉到四肢的沉重,就说明你的身体真正放松了,放松的状态越好,肩、胯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四肢的沉重感就会越大。

这种沉重感是僵力去除、身心放松后肢体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拳论有“由松入沉”的说法,沉从脚落,提从脚起,“沉”是顺应地心引力,“提”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


沉与提应趁着拳势的蓄发变化而转换:发势时为沉,脚掌植地生根,利于打击对手,用的是地球吸引力;蓄势时为提,身体轻盈灵活,便于动作转换,用的是地球的反作用力。这样,依靠身体的虚实变化透过脚掌来顺应地球的引力和反弹力,将地球的势能转化为行拳的动力。

所以能够善用自身重力和反弹力来行拳,找到身体“如水载舟行”的沉浮感,才算进了太极之门。

3“脊柱行拳”的感觉

▽▽▽


“脊柱行拳” 是指以脊柱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行拳方式。

学拳初期,是用手脚来打拳,使得是局部力和僵力。

进而学会了以腰带脊,发挥腰部的枢纽作用,再随着功夫的加深,“腰”会逐渐成长:先是与胯连成一体,以腰胯来带动手脚,接着脊柱上下伸展,形成一个连接百会和会阴穴的身体中轴线(也称“中垂线”)。

臂和腿好像牵挂在身体的中轴线上,行拳时四肢在中轴线的带动下运动,起于中轴线,终于中轴线。


动手不动腰为僵手,迈步不用腰为死步。上肢要体会“以腰带臂”的感觉,下肢要体会“步随身换”的感觉。

我们常说:“四块松,全身松”,全身的放松关键在于肩胯的放松,

在太极拳中脊柱有三种运动方式:上下拉伸,左右转动和前后张弛。

脊柱的“上下拉伸”使人体脊柱的S曲线得到适当调直,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突臀的毛病,做到身法中正。

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动力源,是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

脊柱的“前后张弛”是说脊柱如同弓背,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蓄势时脊柱随着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驰,称为“吐身”。

行拳时脊柱随着拳势开 合变化和拳势呼吸呈现出节律性的张弛,这是形成太极拳开合鼓荡的动力源。

4“周身一家”的感觉

▽▽▽


“周身一家”是指行拳时“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太极拳中不存在身体的局部运动,不单是举手投足,就连一个呼吸、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意念,无不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

这种整体 运动观,是太极拳区别于日常生活及其它一些运动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


杨澄甫曾经强调过:“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


初级阶段是练形,要体会“太极无手,腰便是手”的感觉,也就是上述 “脊柱行拳”的感觉。

中级阶段是练气,应体会“太极无手,气便是手”的感觉,要求呼吸能够顺应拳势的变化,使呼吸和动作相辅相成、互引互随,身体有开合胀缩感。

高级阶段是练神,须体会“太极无手,神便是手”的感觉,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使神意、呼吸、动作三结合,意到、气到、力到。全身关节放松节节贯穿,筋肉化僵为柔,身体像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柔性浑圆体。

5“身如气囊”的感觉

▽▽▽


“身如气囊”意为行拳时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球,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变化而胀缩鼓荡。

蓄势时,体 内能量流(“内气”)由四梢向丹田回收,身体有收缩感,此过程称为“合”,属阴;

发势时,体内能量流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有膨胀感,此过程称为“开”,属阳。


我们把身体随着拳势蓄发变化产生连续的、有节律的胀缩感称为“开合鼓荡”。

身如气囊的胀缩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棚劲”,“开合鼓荡”就是体内棚劲充盈变化的结果。

棚劲是刚柔相济的弹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是太极拳捋、挤、按、采、列、肘、靠等所有劲力的“母劲”,因此太极拳又有“棚劲拳”之称。

太极拳棚劲的鼓荡、充盈程度 标志着习拳者功夫的深浅,对技击和养生效果影响极大。

6“吸缩呼胀”的感觉

▽▽▽


“吸缩呼胀”是身体“开合鼓荡”与拳势呼吸相配合的感觉。

“吸缩呼胀”的感觉是:蓄势时,随着吸气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身体产生收缩感;发势时,随着呼气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产生膨胀感。


拳势呼吸很好地顺应了拳势的蓄发变化,是太极拳运动最合理、最自然的呼吸方式。-----当你在行拳中有了“吸缩呼胀”、的感觉时,说明你的呼吸已经融入到身体的开合鼓荡之中,开合趁着呼吸,呼吸促使鼓荡,形息互引,形气合一。

这时你就掌握了拳势呼吸的奥妙。

7“手指胀缩”、“掌心吸放”的感觉

▽▽▽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感觉。

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鼓荡。


蓄势时,随着吸气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被气抽向丹田而收缩变细的感觉;

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


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凹凸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常说的“粘黏”劲。

要求学员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粘黏”劲。

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放的感觉,恭喜你 已经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8“口内生津”的感觉

▽▽▽


“口内生津”是行拳过程中口内唾液津津不断。

杨式太极拳家李雅轩先生说:


“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练太极拳应当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行拳时口内生津便是身心舒泰的一个标识。

太极拳练得是否得法,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套拳练 下来看看口内是否甜液津津,身心是否舒适畅快。

太极拳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身舒适为万法宗”。

陈式太极拳家冯志强主张“打拳似休息”,“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愿每位拳友都能在享受太极拳带来的酣畅舒美中获得健康长寿。

9“天人合一”的感觉

▽▽▽


“天人合一”是习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指行拳时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天地之间,在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和互动中获得快乐和升华。

太极拳理认为,天地为一大太极,人体为一小太极,行拳时将自己的小太极融入到天地的大太 极之中,做到“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便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聚散变化决定着事物的变化与归属。


我们祖先将能量流的汇聚称为“阴”,将能量流的发散称为“阳”,所以天地大太极就是宇宙间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

太极拳由蓄、发两种拳势互变而成,蓄势时人体能量由四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发势时人体能量由丹田向四梢发散,为开属阳,所以人体小太极是人体能量“阴聚阳散”的表现。

因此行拳时人体通过能量流(内气)的“阴聚阳散” 产生开合鼓荡,使个人的拳势与大自然的气势相合,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能量流)”和“天人一理(阴聚阳散)”。 

你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佳境,就能从中得到自我陶醉和升华。

 

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这是一本太极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认为是太极拳的经典文献。

其一,自杨露禅、经杨健侯辈、至杨澄甫辈,祖孙三代练拳、传拳,都是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未留系统拳照。至杨澄甫才首次以亲自示范的成套拳照为基础,撰述成专著。由口授到有书为据,这是一个转折,或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其二,《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作者在《例言》中强调:“太极拳祗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这种情况,是人为地对原传拳架的改变。就拳架传承的一般情况而言,拳架在自然传承中出现变化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传习者各自的武术基础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性格和体质不同等,对原传拳架的理解不会尽同,采取的修练方法也不会尽同,于是,形成的擅长技法(所谓“绝招”)和练拳风格必然有异,这就难免所习拳架和拳式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杨氏祖孙三代存在这种情况,他们各自的传人、再传人同样会因为上述原因,引起所习拳架和拳式发生一些相应变化。唯此,若不进行必要的统一,再一代代转传下去,失去杨式太极拳架的“原生态”将是难免的。要统一,必须有个标准。“杨澄甫定型架”发挥了这个标准作用。杨式太极拳从不强调统一标准,到强调“无二法门”的统一标准,应该说是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里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